一線樓市,驚現“0認籌”?
作為一線城市的深圳出現“0認籌”,引起了不小的討論。
文/樂居財經 作者/鄧如菲
最近,市場傳出的一份聲明顯示,位于深圳龍華區一個新盤項目銷售方案于2023年11月5日公示,11月5日9:00—11月6日18:00為意向登記階段,至2023年11月8日9:00止“i深圳”APP及線下營銷中心均無意向客戶登記,因此取消原定11月8日開始的公證搖號程序。
無意向客戶登記的情況引發了市場的關注,眼見“0認籌”的消息逐漸刷屏,開發商趕緊出來澄清。
官方聲明顯示,該項目于2021年12月取得預售許可,批準預售656套住宅,目前銷售去化率已超過80%。此外,該項目有121套房源因其他項目安置需要提供物業擔保,2021年12月未納入預售。2023年11月,相關物業解除擔保后,開展該批房源銷售工作。由于是項目尾盤,未做集中蓄客安排,也未做線上客戶申請安排,故“i深圳”APP暫無意向客戶登記。所以不存在“零認籌”情況。
對此,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此次“0認籌”的事情總體上是一個烏龍,項目沒有走傳統的“意向客戶認購—搖號—選房”的模式,卻被認為深圳樓市降到冰點,進而引起了很多誤解和不好的市場印象。
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總監何倩茹也對媒體表示,今年三季度開始,很多項目由于意向登記量不足,開盤日均采用i深圳線上登記客戶+線下登記客戶相結合的方式開盤,該項目只是線上為0,不等于沒有意向客戶。
其實從整體數據來看,深圳樓市仍處在緩慢恢復階段。
樂有家研究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深圳新房網簽量、二手房網簽及過戶量小幅上揚。同月,深圳新增一手住宅預售40.5萬平方米,庫存量仍維持在高位,近500萬平方米,去化周期上升至18.5個月。不過,當月深圳一手住宅預售成交2654套,環比上漲28%,結束了8、9月的“兩連跌”。
另一方面,樓盤“0認籌”與否和區域有著密切的聯系,熱點城市的核心地段仍然有很高的熱度。到今年9月,深圳13個認購率比例超過1:1的樓盤里,幾乎都集中在南山福田、寶安中心區等三個核心區域,價格多數在8萬元/平方米以上。
據了解,今年原定10月24日開盤的上海水榭蘭亭,在開盤前發布公告稱:“因為項目認購期間無意向認購客戶登記認購,將不再采取以隨機搖號排序確定選購房屋順序的方式開盤銷售?!?/span>
值得注意的是,與深圳的烏龍不同,今年上海有幾個項目確實出現了0認籌的情況。
今年9月,上海浦東川沙的佳怡華庭因為登記認購期間無認購客戶,取消搖號選房活動。同樣在9月,曾在浦東爆火的高端盤一一綠寶園,加推第七期,共38套獨棟別墅,最終0認購。
目前,深圳已執行了“認房不認貸”政策,并放寬了港澳居民購買非住宅類商辦物業、商務公寓套數限制,取消離異時間限制等利好政策,但政策利好帶有延緩性,且樓市限購條件仍未松動,市場規模仍然處于較低水平。
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建議,在當前環境下,政策應根據市場需求和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優化。對于房企而言,可采取一些措施來應對市場變化,包括加強產品創新、提升服務質量、優化銷售策略、提高市場競爭力以及加強財務管理和風險控制等。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