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的私募“套娃”大案:幕后操控者成謎
膽肥的機構“玩火”,并最終惹出了大麻煩。
來源/翠鳥資本
十余年來,私募行業采取管理人備案制度,相當于一種牌照準入模式,并借此與眾多代銷機構合作,向高凈值客戶募集資金。
這種背景下,讓有些膽肥的機構“玩火”,并最終惹出了大麻煩。
11月14日晚,證監會對杭州瑜瑤、深圳匯盛展開立案調查。
這兩家私募可謂名不見經傳,但這次卻掀起了一股私募圈的“大浪”。
遭到調查的兩家私募,搞起了基金投資的“套娃玩法”,讓整個私募基金產業鏈“噤若寒蟬”。
這兩家私募有著同一個實際控制人,目前已把另一家百億私募FOF機構逼進了墻角,并產生了數十億的資金兌付風險。
截至目前,不計其數的投資者資產不知所蹤,并牽出十分惡劣的基金運作問題。
事件緣起
這宗私募大案,涉及基金FOF投資。
所謂FOF投資,可以理解為組合基金投資,理財客戶將資金委托給FOF機構,該機構通過專業的基金研究,將資金再投給其他不同策略的基金機構,實現大類資產配置。
通常來講,FOF機構并不直接投資股票和債券,而是將資金分配給擅長選股、選券的基金管理人。
因此,投資者的資金流向FOF機構之后,再流向一家基金機構的產品,這個產品也就成為這筆基金投資的底層資產。
然而,讓證監會啟動調查的這宗案件,資金向下流向了好幾環,至今不知道去了哪里。
11月13日,私募圈曝出華軟新動力的運作風險事件。
華軟新動力成為了“受害者”,這家機構主打FOF投資,由于傳言散布于諸多微信群,眾說紛紜,到了11月14日,這家受托百億規模的私募終于開口發聲。
當時,華軟新動力披露:本公司管理的最終實際投資至匯盛基金部分私募產品,因匯盛基金發生違約行為導致兌付困難。
從這段表述可以看出,華軟新動力的部分產品資金,流向了這家叫匯盛基金的產品。
這與傳言中的說法吻合,然而,華軟新動力并沒有談及傳言的另一部分,即匯盛基金又把客戶的錢投給了另一家私募杭州瑜瑤。
傳言還稱,杭州瑜瑤又把錢投給了一個叫磐京投資的私募,之后錢就失去蹤影了。
更有基金圈人士稱,涉及的客戶資金高達20-30億元人民幣。目前,這些數字依然無法證實,也沒有被證偽。
簡單來說,客戶將錢委托給華軟新動力后,資金像“擊鼓傳花”一樣被投出去,一層套一層,如今錢已不知所蹤。
讓人驚訝的是,華軟新動力頗有點“完美受害者”心態,在其公司聲明中還稱:“針對匯盛基金的重大違約行為,華軟新動力將持續向基金持有人進行信息披露,并針對匯盛基金以及相關環節采取法律手段” 。
監管表態
華軟新動力的聲明發布后,市場也停止了猜測,確認“木已成舟”,但此案進一步信息卻無從尋找,畢竟,這牽涉著投資者的資金,也讓整個私募行業蒙羞。
11月24日晚,證監會果斷表態,從中可以看出最新的案件線索。
“相關人員控制杭州瑜瑤、深圳匯盛等多家機構,多層嵌套投資,存在虛假宣傳、報送虛假信息、違規信披等情形,還可能涉嫌違法犯罪行為。”
此外,證監會已經決定立案調查杭州瑜瑤、深圳匯盛,從嚴處理違法違規行為。
從文字表述來講,傳言中上述兩家機構被同一人控制,也得到了基本證實。
對于此案的最新進展中,相關人員已經被控制,但具體包括多少人,并不清楚。
證監會新聞稿中披露:公安機關已經介入,控制涉案人員。我會將做好溝通銜接,積極穩妥推進風險處置。下一步,我會將進一步促進行業規范運作,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幕后人身份成謎
據工商資料,匯盛基金、杭州瑜瑤和磐京投資并無聯系,但這宗私募大案卻讓這3家私募的真實勾連得以曝光。
市場有消息稱:上述三家私募背后都是一個實際控制人——毛崴。
毛崴在資本市場上可謂相當能折騰。
公開資料顯示,毛崴生于1973年,歷任浙江省杭州市道路運輸管理局科員,浙江君鑒律師事務所顧問,磐京投資董事長兼實控人。2020年9月起擔任上市公司大連圣亞的總經理。
大連圣亞在A股市場,以“能折騰”出名。比如2020年,該公司出現多個狗血劇情,包括總經理辦公室遭“竊聽”、新任總經理被打傷住院等。
毛崴更因超比例增持、減持未報告、披露及在限制期內交易大連圣亞行為被證監會調查,最終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
值得注意的是,磐京投資已于2022年9月8日因“異常經營”被中基協注銷登記,該機構此前備案的私募產品,并沒有基金托管機構。
毛崴身在何方,以及在這次私募“套娃”丑聞事件中究竟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成為該案的關鍵之處。
此外,私募行業的規范問題再次成為市場的熱議話題,特別是針對私募FOF投資,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最后變成了“套娃投資”,造成資金兌付巨大風險。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