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32億底價清倉富滇銀行13%股權,大唐集團加速“甩賣”金融資產
曾吸引諸多有實力股東注資的富滇銀行,近年來卻屢遭股東“拋棄”。近日,或為加速集團甩賣金融資產,其第二大股東大唐財務再度掛牌其持有的所有富滇銀行股權。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 作者/張博然
大唐集團再度掛牌轉讓富滇銀行9億股股份。
12月25日,北京產權交易所官網顯示,中國大唐集團財務有限公司擬將持有的富滇銀行9億股股權掛牌轉讓,轉讓底價約為32.04億元。
相比于大唐財務買入這9億股權所花費的21.36億元,若以本次轉讓底價成功交易,大唐集團將獲得約10億元的資本利得。不過,就目前富滇銀行股權交易的“冷淡”,這筆交易尚存較大不確定性。
擬32億底價清倉富滇銀行
近日,北京產權交易所官網顯示,中國大唐集團財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唐財務”)擬掛牌出售其持有的富滇銀行股權。
根據公告,本次轉讓涉及富滇銀行9億股股權,約占富滇銀行總股本的13.47%,轉讓底價約為32.04億元。
從富滇銀行的股權結構來看,大唐財務為富滇銀行的第二大股東,本次擬轉讓股份為其持有的所有富滇銀行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大唐財務謀求“清倉”富滇銀行股權已非首次,在2021年2月,大唐財務就將這9億股權擺上了貨架,不過,這筆交易一直沒有轉讓成功。
不僅大唐財務此前的股權轉讓受挫,另外一家央企子公司中鐵信托有限責任公司在今年5月25日第四次公開掛牌轉賣富滇銀行股權,轉讓底價為8990.10萬元,較首次掛牌價格已下降超過3800萬元。
事實上,近幾年急于“退出”富滇銀行股東行列的大唐財務與富滇銀行的淵源頗深。
2011年,為相應云南推出“央企入滇”戰略,大唐集團旗下子公司大唐財務與富滇銀行簽署合作協議,雙方表示將積極推動包括同業授信、資金業務、結算、銀團貸款等在內的業務合作。
同年,大唐財務以2.35元/股的價格參與富滇銀行的定向增發,認購6億股,成為該行第一大股東,并為富滇銀行帶來了14.1億元的增量資金。
此后,2013年大唐財務繼續出資7.26億元取得富滇銀行增發的3億股,不過,2019年富滇銀行繼續增發時,大唐財務則選擇放棄參與增資并降至第二大股東。
據統計,大唐財務共耗資約21.36億元獲得了富滇銀行9億股股權,若本次成功“清倉”,哪怕不算分紅收益,大唐財務的這筆投資也將獲得約10億的資本利得。
然而,富滇銀行的股權在市場上并不是“香餑餑”,所以大唐財務這筆股權轉讓能否成功尚存較大不確定性。
處于“動蕩期”的富滇銀行
近幾年股東的密集出讓股權或與富滇銀行的基本面有關。
作為云南省唯一一家省屬銀行,富滇銀行成立之初被寄予厚望,并在2018年提出了赴港上市的目標,然而,時至今日,其距離上市仍“遙遙無期”。
與此同時,近年來,人事變動頻繁、資產質量下滑、內控隱患等問題,給富滇銀行的前景增加了諸多變數。
2022年初,云南省紀委監委發布消息稱,富滇銀行原黨委委員、副行長曹艷麗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審查調查,而在曹艷麗之前,該行原副行長孔彩梅也已于2018年被查。
今年2月,云南紀委監委通報,富滇銀行小企業信貸專營中心總經理黃紅松、富滇銀行不良資產清收中心副主任鄭春華二人,同樣接受調查。
前后兩位副行長以及多位高管被調查也導致富滇銀行管理層經歷了一系列人事更迭。
2021年,該行原董事長洪維智因工作調動離任。同年9月行長代軍接任董事長,但此后行長一職便一直空缺。
其中,2018年8月開始,洪維智一直擔任該行董事長。2021年4月,洪維智辭職,原行長代軍升任董事長,此后行長職位一直空缺。直到今年7月11日,原中信信托副總經理劉寅才正式被任命為富滇銀行行長。
富滇銀行的經營業績也隨著人事變動進入“動蕩期”。
2018年,富滇銀行業績突然“爆雷“,凈利潤僅實現1.13億元,相比于2017年11.26億元的凈利潤,降幅達89.96%。
雖然2019年至2021年該行經營業績有所回升,分別實現凈利潤3.79億元、5.36億元、6.13億元,但距離2017年11.26億元的凈利潤仍有較大差距。
具體來看,影響富滇銀行業績的一個關鍵因素或是計提的貸款損失常年處于高位。2020年、2021年、2022年,富滇銀行計提的貸款損失呈現攀升趨勢,分別為48.4億元、57.6億元、66.1億元。
與此同時,富滇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也已連續三年下滑,2020-2022年依次為13.23%、13.02%及11.61%。
大唐集團加速甩賣金融資產
作為“電力系”的五家央企之一,富滇銀行僅是大唐集團龐大資本版圖的“一粟”。
據了解,當前大唐集團旗下包含了5家上市公司,分別為以水電資產為主的桂冠電力、以新能源資產為主的大唐新能源、以環保業務為主的大唐環境,以及2家以火電業務為主的大唐發電和華銀電力,其還出現在與富滇銀行同屬于云南國資的云南銅業前十大股東之列。
除了控股多家上市公司,在投資領域,大唐集團作為LP認繳了中央企業鄉村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的3.23億元的出資額,該公司對外投資達到了115家,其中包含多家A股上市公司。
此外,大唐集團還通過旗下資本運作公司中國大唐集團資本控股有限公司控股北京大唐泰信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大唐商業保理有限公司、大唐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并參股了大唐建信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華宸信托有限責任公司、永誠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不過,在2021年后,資本版圖橫跨多個行業的大唐集團卻開始密集出讓旗下資產。
今年8月,旗下子公司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擬轉讓持有的大唐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15%股權,并擬以不低于10.67億元掛牌轉讓旗下喜來登酒店等資產。
2021年,旗下的大唐集團資本控股有限公司曾掛牌出售其持有的永誠財險1.66億股股份,占永誠財險總股本的7.6%,轉讓價格為2.8億元。與此同時,大唐集團也開始“甩賣”承擔主營業務的資產,僅2022年就出售了旗下7家火電廠。
持續謀求“瘦身”或與大唐集團當下境遇有關。
在“煤、電矛盾”最突出的幾年里,一眾火電企業經營較為困難,到2021年,因相關環保政策導致大量彈性煤炭產能無法釋放,加上國際能源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國內煤炭價格持續上升,更是壓縮了火電企業利潤。
2021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電力企業業績均不佳,而火電占比最高的大唐集團受影響最為嚴重。
雖然當前火電經營困境有所逆轉,但大唐集團仍處于業績“修復”期。
責任編輯 | 陳斌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