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置地2023保住行業第4名,全靠同行襯托?|地產
這樣的業績全靠同行陪襯,還是真的“抗揍”?
撰文|蜜姐? ? 來源|閨蜜財經
1月11日,華潤置地公布了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經審核營運數據。
當月數據有點慘淡,其總合同銷售金額同比減少約58%,權益合同銷售金額同比下滑約64%。
不過,華潤置地2023年累計合同銷售金額,相比2022年不降反增了1.9%。
近年來,華潤置地保持在房企銷售排行榜前10強的隊伍里,排名還從10位沖到了第5、第4位。
這樣的業績全靠同行陪襯,還是真的“抗揍”?
01
這個冬天有點冷:2023年12月,華潤置地的業績同比超腰斬下滑。
公告顯示,2023年12月,華潤置地實現:
合同銷售金額210億元,同比減少57.6%;
總合同銷售建筑面積約1012831平方米,同比減少62.5%;
權益合同銷售金額125億元,同比下滑64.2%;
權益合同銷售建筑面積625251平方米,同比下滑68.6%。
這個業績應該說相當不理想,畢竟2022年12月還或多或少受疫情影響,也沒有看到年底沖業績的成效。
拉通全年來看,表現還不錯,尤其是有同行的襯托。
2023年,華潤置地累計合同銷售金額約3070.3億元,同比微增1.9%;總合同銷售建筑面積約13073106平方米,同比減少8.3%。? ? ? ???? ??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1—11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額105318億元,同比下降5.2%,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4.3%;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減少8.0%,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同比減少7.3%。
2023年幾家曾經的房企黑馬和巨頭,出現了流動性危機,千億規模房企減少了4家(詳見:年度榜單出爐!2023:百強房企深度洗牌)
對比之下,華潤置地能保持合同銷售金額正增長已實屬不易。
02
合同銷售金額增長的另一面:毛利潤連續3個報告期負增長。? ?
前些年,房企們在紛紛追求千億銷售目標時,不少都出現了規模擴張、營收、利潤增長不一致的情況,甚至是反向增長的悖論。
華潤置地似乎也由類似的情況。
財報披露,2023上半年,其累計合同銷售金額約1,702.4億元,同比大增長40.6%;合同銷售建筑面積同比增長19.4%。
但同期,華潤置地營收729.7億元,同比微增0.11%;實現開發物業結算營業額546.2億元,同比減少8%,結算面積同比下降25.5%;毛利潤187.2億元,同比下滑4.65%,該數據已是連續第三個報告期內負增長。? ? ? ??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網
2023上半年,華潤置地毛利率也和大行情差不多,出現了微降,為25.7%,同比減少1.2個百分點。? ??
財報解釋毛利潤及毛利率的減少,與2023上半年其產品結構及計提存貨減值有關,導致其開發銷售型業務毛利率同比減少了5.8個百分點,約為17%。
2022年,華潤置地營收和歸母凈利潤雙雙下滑,分別同比減少2.38和5.09%;歸母凈利潤更是同比減少13.30%,而2020—2021年,該數據還保持了正增長。
而2023上半年,華潤置地在毛利潤同比下滑的情況,核心凈利潤反而同比增長了10.9%,達112.7億元。
這與其經營性不動產業務、輕資產管理業務增長、運營效率提升,以及期內完成了折價收購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若干項目產生的收益有關。
03
逆勢增長背后的隱憂。
據克爾瑞研究中心發布的歷年房企銷售排行榜來看,疫情疊加行業周期調整的情況下,華潤置地的排名不降反升。
2019年,華潤置地的全口徑銷售金額為2430億元,排名第10位。
2020—2023年,其銷售金額持續增長,分別為2428億元、2950億元、3158億元、3013億元和3070億元,分別位列第9位、第8位、第4位和第4位。
尤其是2022年,還逆勢進入了前5強。這與其重倉一二線城市不無關系。
不過,此次發布趕超大多數同行的業績數據后,資本市場的反響平平。截止1月12日收盤,華潤置地股價跌了2.11%。? ?
除了股市大行情的“涼爽”外,對房地產行業和房企的信心還有待恢復。而逆勢擴張的央國企們也存在一定的隱憂。
2022年,華潤置地在營收和歸母凈利潤雙降的情況下,債務總額不降反增了16.5%,達2300.37億元。? ? ???? ??
截至2023年6月,華潤置地的綜合借貸額折合人民幣約為2,310億元;仍在致力于降負債,同期其總有息負債率和凈有息負債率均有所下降,分別為39.3%和28.5%。融資成本也相對較低。
值得注意的是,其融資中,非人民凈負債面臨一定的匯率波動風險。2022年底,其人民幣凈負債敞口占比約為16.8%,2023年6月底縮減至8.5%。
盡管如此,國際評級機構穆迪仍在2023年三季度,將華潤置地等房企的展望評級由“穩定”調整為了“負面”。
此外,2023年中報的收入結構,也反映出華潤置地仍在轉型,想要走多元化的道路。
比如,期內其購物中心的租金收入86.4億元,同比增長39.5%;輕資產管理業務營業額50.1億元,同比增長37.6%。
而同期,其營業額占比近75%的主業,即開發銷售型業務營業額反降了8%。這對于其業績未來業績增長而言,壓力不小。? ?
同時,期內其他收入、其他收益及虧損達44.73億元(2022年同期為12.24億元),但并未說明收入的詳細來源。
即便是逆勢增長的房企,細看其收入構成、債務等信息,以及目前的樓市行情,仍然是處于承壓期。???
本文未注明數據均來自于上市公司財報及公告,特此說明和感謝!文章僅供討論分析,不構成投資建議。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