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方被罰沖擊波,東興證券遭惠譽下調評級
評級下調原因何在?
作者/ 小債??來源/債市觀察
這兩天因“反向討薪”在金融圈爆火的東興證券樹欲靜而風不止!
1月11日,惠譽國際評級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譽)評級宣布,已將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興證券”)的長期發行人違約評級、股東支持評級以及東興證券全資子公司東興啟航有限公司發行的存續高級無抵押票據的評級分別自“BBB+”、“bbb+”及“BBB+”下調一個子級至“BBB”、“bbb”及“BBB”,并將上述評級列入負面評級觀察名單。
東興證券公告 來源:企業預警通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29日,東興證券的母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東方”)因大客戶授信不審慎等14項違法違規事實,被罰款1060萬元。中國東方被罰不久,也就是1月3日,惠譽將中國東方的發行人違約評級自“A”下調至“A-”,并將發行人違約評級及政府支持評級列入負面評級觀察名單。
而此次東興證券評級下調與中國東方評級下調關系緊密。
公開資料顯示,東興證券是2008年經財政部和中國證監會批準,由中國東方作為主要發起人發起設立的全國性綜合類證券公司,2015年2月2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是境內首家資產管理公司系上市證券公司。
惠譽指出,中國東方持有東興證券45%的股權,且任命東興證券半數以上的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成員,故中國東方對東興證券的業務戰略和財務狀況有很強的影響力。而中國東方評級的負面變化可能會導致東興證券的評級發生至少相似幅度的變化。
除了受中國東方評級下調的影響因素外,東興證券評級下調和自身也有關系。
惠譽認為,東興證券在競爭激烈的經營環境中市場地位不夠強大,且大部分業務易受資本市場變動和主要經濟變量的影響,導致其業務存在內在波動性,因此其獨立信用狀況處于次投資級水平。
1月12日東興證券發布的公告回應,公司目前經營情況正常,財務狀況穩健,融資渠道暢通銀行授信充足。本次信用評級調整目前對公司業務經營及償債能力無重大影響。
信用評級打架
其實,這并非東興證券首次遭遇惠譽“下調”和“負面”評級。
2023年4月10日和7月12日,惠譽分別將東興證券“BBB+”的長期發行人違約評級和“bbb+”的股東支持評級列入負面評級觀察名單。
而同為國際三大信用評級機構之一的穆迪也于2023年12月7日將東興證券的評級列入下調的觀察名單。此前2022年11月1日,穆迪便曾將東興證券的本外幣發行人信用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
而此前2022年9月21日,標普(S&P)也曾將東興證券的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由BBB下調至BBB-,短期發行人信用評級由A-2下調至A-3。
但無論是惠譽、穆迪還是標普,評級下調的原因,均涉及東興證券的母公司中國東方。
不過,對東興證券的評級,國內評級機構半年前給出的結果卻與國際評級機構截然不同。
東興證券的發債公告顯示,本土評級機構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聯合資信)于2023年5月29日和6月25日分別給出了東興證券兩項最高評級:主體長期信用等級 AAA,2023年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一期)信用等級AAA,評級展望均為穩定。
來源:企業預警通
2023年流年不利
2023年注定是東興證券不太平的一年,此前東興證券接連收到監管層立案通知和警示函。
4月1日東興證券發布公告稱收到證監會立案告知書。公告顯示,因東興證券在執行澤達易盛(天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澤達易盛”)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項目中,涉嫌保薦、承銷及持續督導等業務未勤勉盡責,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東興證券公告 圖源:企業預警通
向前追溯,2020年6月23日,澤達易盛在科創板上市,上市保薦機構為東興證券,保薦承銷費為4252.52萬元。2022年5月11日,澤達易盛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2022年8月23日,上交所發布關于對澤達易盛持續督導保薦代表人予以監管警示的決定。
而后,上海金融法院于2023年7月發布了澤達易盛案特別代表人訴訟權利登記公告。以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為由,要求澤達易盛賠償投資損失,東興證券等中介機構承擔連帶責任。
面對監管立案和投資者訴訟索賠,東興證券于2023年9月21日發公告稱,作為澤達易盛的保薦機構和主承銷商,與其他中介機構及相關當事方擬共同出資3.4億元設立澤達易盛事件賠付專項資金賬戶,用于賠付適格投資者的投資損失。
東興證券公告 圖源:企業預警通
但澤達易盛黑天鵝事件剛過去不久,東興證券又收到甘肅證監局出具的警示函。
11月23日,蘭州黃河生態旅游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黃河開發公司”)非公開發行的“22蘭旅02”“22蘭旅03”兩只合計6.46億元的債券,因未按募集說明書約定的用途使用被甘肅證監局出具警示函,而作為“22蘭旅02”“22蘭旅03”受托管理人,東興證券未履職盡責,違反《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的規定,遂也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
前不久,在12月21日這天,東興證券又因行業少見的“宕機事件”而受到業內熱議。
據股吧熱帖和新浪微博,開盤便有投資者爆料稱,東興證券APP無法登錄,電腦客戶端也同步故障。而此次宕機持續超過一個小時,午間收盤前才恢復正常。后東興證券官網回應稱,系“普通交易系統延時增大,導致部分客戶登錄緩慢”所致。
“反向討薪”引發行業熱議
作為AMC系上市券商,東興證券在信息技術上的投入其實不菲,一位“硬核”技術骨干的薪酬以高達156.41萬的薪酬一度位列東興證券高管薪酬榜首,也曾被業內稱為“最高薪酬CIO”。
實際上東興證券主要高管的薪酬在2022年均遭遇“腰斬”,引起行業猜測。
就在上周五,1月12日東興證券審議通過《關于審議公司績效薪酬追索扣回情況的議案》,掀起“反向討薪”風暴,引發行業高度關注,這也是證券行業首家披露對于薪酬追索扣回的相關公告。
早在2022年5月,中國證券業協會曾發布《證券公司建立穩健薪酬制度指引》,指出對違法違規或導致公司有過度風險敞口的高管和關鍵崗位等相關責任人員追究內部經濟責任,并應當將薪酬管理納入公司聲譽風險管理體系,加強薪酬相關聲譽風險管理。
此前的澤達易盛案,再到作為受托管理人未履職盡責被監管出具警示函,以及近期的“宕機事件”均讓東興證券承受了不小資金和聲譽損失。可見,東興證券在內控、管理方面還是存在一些問題。
東興證券半年報顯示,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東興證券總資產為 994.96 億元,降幅2.22%,負債總額為 729.16 億元,降幅3.63%。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8.18億元,歸母凈利潤3.5億元,同比增長2%,28.03%。
2023年上半年,在85家參與上交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和北京證券交易所地方政府債券承銷的證券公司中,東興證券中標金額 42.8億元,排名第 11 名。
在債券融資方面,作為境內首家AMC系上市證券公司,東興證券也充分發揮了債券承銷業務全牌照優勢。2023年12月31日,東方財富金融數據平臺對2023年度證券公司發債融資情況進行梳理統計,東興證券以2.83%的融資利率成為2023年度發債融資成本最低券商。
截至最新,公司存續期債券規模191.3億元,債券只數16只。
東興證券被惠譽下調評級,你覺得會給它帶來哪些影響呢?東興證券需在在公司治理層面繼續加強哪些方面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