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放松限購的底層邏輯
風往哪去。
來源/地產知識橘
0.
往年,1月是房地產銷售的絕對淡季。而今年1月,廣州卻有不少豪宅新盤摩拳擦掌,積極刷臉,好不熱鬧。
許多人看不懂,但他們很快就看懂了——
1月27日,在距離春節只有十幾天的時候,廣州祭出了2024年的,需求端的,第一個王炸。
1.
關于這王炸本身,有很多人分析過了。
簡單點說就是:
120平以上,新買不限購,原有的不算限購套數。
120平以下限購區內的房子,如果愿意做個出租備案,或者掛個牌,表示準備賣掉,那也不占限購套數。
2.
四舍五入,看起來算是全域放開,但和直接放開又有那么一丟丟的區別——
假設,你沒有廣州戶口和社保,那么,想要入主中心城區,還是只能選120平以上的住宅。
你已經有廣州戶口了,手上也有那么一兩套不是很滿意的房子,之前賣不出也騰不出購房資格,現在,恭喜你,你有房票了。
你可以選擇全城所有的房子。
3.
換個角度來看,政策出街之后,廣州不同的產品迎來的購買力變化,是有層次的。
120平以上的大戶型,迎來的是外地投資客和本地高端改善的雙重夾擊,120平以下的客戶主要是本地普通改善,而更小的剛需上車戶型……
嗯,鼓勵方向是進入租賃市場,讓每一個年輕人都租得起房。
4.
政策的傾向性,很明顯了——
排除萬難,讓有錢人先買。
5.
當然了,這樣的傾向也有不得已的成分。
我說個數據吧。
克而瑞統計顯示,2023年,廣州仍在執行限購的區域中,120平方米以上的一手住宅合計供應10456套,占限購區的42%。
而成交呢?只有8409套,占限購區成交的37%。
也就是說,去年,雖然大家都說大戶型房子賣得越來越多了,但很明顯,供應量增加的速度,遠遠高于去化的速度。
大戶型的庫存,越來越高了。
這是為什么呢?
6.
熟悉廣州市場的都知道,好多年以來,廣州中心區的新增項目都是非常稀缺的。
但這兩年吧……市場這么差,郊區的土地也不好賣,只能卯足了勁兒出中心區的地。
于是,從員村到上涌,再到琶洲,好地一塊接著一塊。
光去年,就有四塊地闖進了廣州單價地王Top 10,分區來看,宇宙中心天河成為全市涉宅供應的第一大戶,總建面高達326萬平,比前年漲了接近50%。
7.
地價那么高,房企們要想賺錢,就必須拉溢價做豪宅,于是,最終的產品動不動就100多平起步,扎堆出街,同質化嚴重,都盯著同一撥人薅。
再不出政策引點活水,重點扶持的話,這些以往大家認知中房價最堅挺的區域,很快要變成踩踏出貨的沃土了……
你看看這半年來天河東-牛奶廠板塊,是不是跌得不要不要的。
如果連天河這金字招牌都要砸了,房企還敢碰廣州哪兒的地?
所以啊,當務之急,還是清庫存啊!
8.
好在,趁著住建部表態要“充分賦予城市房地產調控自主權”,廣州終于走出了第一步,當了回“第一個吃螃蟹的一線城市”。
9.
可能大家會覺得時間點有點奇怪,畢竟不少人已經在回家過年和親子旅游的路上,但從全城自媒體的關注度來看,炸場+預熱的效果,已經達到了。
政策起效,本來也需要時間的。
10.
而且,這一次的松限,不會是放松政策的底牌。
限購還有放松空間,金融政策和稅收政策也有空間,其他一線城市陸續跟進,形成合力,也需要時間。
就像局姐的好盆友@沒錯我叫劉懟懟?昨晚分析過的那樣,春節一過,兩會一開,全國,尤其是重點城市的各種利好,還會陸續有來。
這個小陽春的整體數據,一定要好過去年的。
11.
說白了,清庫存不能光靠喊口號。
歷史經驗無數次證明——
只有漲價,才能清庫存啊。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