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系公募新成員!華泰保興基金擬變更實控人,最新反饋意見來了
2024年2月9日,證監會官網披露了最新的華泰保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變更實際控制人反饋意見。公司實際控制人擬由華泰保險變更為安達有限公司(Chubb Limited)。
來源/新經濟e線
安達有限公司作為全球市值最大的財產和責任保險公司之一,全球業務覆蓋54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通過持續增持華泰保險的股權,已實現對華泰保險的控股。
早在去年10月13日,華泰保險在官網發布公告稱,華泰保險實際控制人為安達有限公司。該公司通過旗下安達北美洲保險控股公司(安達北美洲保險)、安達天平再保險有限公司(安達天平再保險)、安達美國保險公司(安達美國保險)、安達百慕大保險公司(安達百慕大保險)等4家控股子公司合計持有華泰保險72.0913%股權。
新經濟e線注意到,一旦公司變更實際控制人最終獲準的話,華泰保興基金將成為外資系公募基金公司的新成員。此前,包括貝萊德基金、路博邁基金、宏利基金、富達基金、施羅德基金、摩根資產管理基金、摩根士丹利基金、聯博基金、安聯基金在內的九家外商獨資公募基金公司已相繼獲批。
公開信息表明,華泰保興基金成立于2016年7月26日,其控股股東為華泰保險,后者持有其85%的股份,余下15%的股份分別由5家合伙人企業持有。華泰保險前身是1996年成立于北京的華泰財險,注冊資本40.22億元。目前,華泰保險已發展為一家綜合性金融保險集團,集團旗下擁有華泰財產保險、華泰人壽保險、華泰資管、華泰保興基金等子公司。
監管三點反饋意見
新經濟e線獲悉,就華泰保興基金申請變更實際控制人一事,證監會提出了三點反饋意見,具體如下:
來源:證監會官網
其一,根據申請材料,安達有限公司旗下有多家持牌子公司,但僅提交安達美國保險、安達財產和意外保險公司2家子公司監管部門意見,請安達有限公司說明該兩家公司在集團重要性情況(結合資產、收入、利潤占比等),以及是否存在其他重要的持牌子公司,如存在,請說明相關子公司近三年誠信合規情況及監管指標符合監管要求情況,并提交相關支撐材料。
其二,根據《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管理辦法》(以下簡稱《公募管理人辦法》),基金管理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境外機構的,需符合“最近3年金融資產管理業務規模、收入、利潤、市場占有率等指標居于國際前列”。根據申請材料,經對標比較,安達有限公司“投資業務”規模在“全球資管機構排名500強”榜單中排名第197位,但安達有限公司未直接納入榜單,請說明原因,補充論證安達有限公司是否具有金融資產管理經驗,并進一步補充完善其“金融資產管理業務”符合國際前列的證明材料。
其三,請補充說明原銀保監會批復的華泰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泰保險)股權變更是否已完成工商變更登記,安達有限公司是否已成為華泰保險進而成為你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如已成為,請說明是否符合《公募管理人辦法》第五十九條“基金公司變更實際控制人應當報經證監會批準”的要求。
另據華泰保險官網顯示,華泰保險是中國第一家正式引入外資股份的中國保險公司。成立之初的華泰保險,股東多達63家,曾創下國內保險機構股東最多的記錄,也正是因為如此,華泰保險多年來成為“安達系”、“君正系”、“當代系”等各路資本競相追逐的對象。特別是外資股東“安達系”與中資“君正系”一度相互“追趕”,通過增持謀求控股權,不過,最終還是“安達系”笑到了最后。自2018年以來,“安達系”加快了對華泰保險的收購進程,華泰保險也成為中國首例由“中資轉外資”的保險集團。
2023年12月21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華泰保險變更股東的批復,同意安達北美洲保險受讓內蒙古君正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君正化工)持有的公司約1.18億股股份。受讓后,安達北美洲保險持有華泰保險約14.62億股股份,持股比例增加至36.35%,成為華泰保險單一第一大股東,此后君正化工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除了君正化工外,人福醫藥和天風證券也相繼將持有的華泰保險股權轉讓給了安達北美洲保險。
去年10月,人福醫藥發布公告稱,已將自己持有的華泰保險2.52%股份轉讓給安達北美洲保險,交易金額約為10.26億元。同年12月22日,天風證券公告稱,控股子公司天風天睿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與安達北美洲保險簽訂的關于轉讓華泰保險4.45%股權的交易已全部完成。該交易轉讓價格約為18.08億元,涉及股份約1.79億股。近日,上述股份轉讓事宜已完成過戶,天風天睿已收到所有轉讓款。
從華泰保險經營狀況來看,目前集團旗下壽險業務出現虧損。華泰保險去年半年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華泰財險2023年上半年實現保險業務收入52.72億元,凈利潤2.83億元;華泰人壽2023年上半年實現保險業務收入41.70億元,凈虧損0.51億元,上年同期華泰人壽實現凈利潤11.94億元。華泰人壽去年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公司第三季度凈虧損1.52億元,前三季度累計凈虧損2.04億元。
總經理一職仍空缺
此外,新經濟e線注意到,自從原華泰保興基金總經理王冠龍去年12月因工作調動離任以來,公司總經理一職目前仍空缺,暫由王現成代任。
來源:基金公告
公開資料表明,王冠龍為華泰保興基金成立以來的首任總經理,其任職時間從2016年7月4日至2023年12月6日,超過七年之久。王冠龍歷任黑龍江省經濟信息中心經濟信息處分析員、哈爾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職員;1996年7月起,歷任華泰財產保險投資部業務經理、副總經理、投資管理中心副總經理;2005年1月起,歷任華泰資管副總經理、常務副總經理兼首席運營官(任職期間曾兼任公司董事會秘書、華泰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董事)。2016年7月起任華泰保興基金總經理。
而代任總經理一職的王現成歷任建行總行行長辦公室主任科員、資金部本幣交易室主任科員、資金部上海交易中心主任科員、金融市場部副處長、處長,平安信托固定收益部董事總經理。2016年11月起,加入華泰保興基金,歷任公司副總經理,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公司資深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現任公司臨時負責人、資深副總經理、首席投資官。
此前,在王冠龍任內,華泰保興基金發展較為緩慢。截至2023年年末,華泰保興基金基金管理規模合計約338.82億元,行業排名94/157,處于中下游位置。
從公司產品結構來看,固定收益產品占據了絕對主導。截至2023Q4,公司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型基金分別有13只和1只,對應管理規模分別約220.92億元和79.66億元,合計超過300億元,達300.58億元,占比近九成,約88.71%。而包括偏債混合和偏股混合在內的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數量分別為13只和1只,對應管理規模分別僅38.37億元和1.11億元,合計僅約39.48億元,占比僅11.65%。
從規模效應來看,華泰保興基金旗下主動權益型基金規模普遍偏小。截至去年年末,如華泰保興研究智選(A/C)、華泰保興鑫成優選(A/C)、華泰保興健康消費(A/C)、華泰保興價值成長(A/C)、華泰保興吉年盈(A/C)、華泰保興策略精選(A/C)等6只主動權益基金份額合計管理規模均不足億元。特別是華泰保興策略精選(A/C)更是跌破了5000萬元的清盤“紅線”。
此前,華泰保興策略精選披露的2023年四季報顯示,截至2023Q4,華泰保興策略精選(A/C)報告期末基金份額總額僅有4851.55萬份,對應基金資產凈值約4214.67萬元。其中,華泰保興策略精選A和華泰保興策略精選C單位凈分別僅有0.8808元和0.8679元。報告期華泰保興策略精選A份額和C份額凈值增長率分別均為-8.58%,均跑輸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的-3.51%。本報告期內本基金存在基金資產凈值連續二十個工作日低于五千萬元的情形。
另據新經濟e線了解,作為一家中小型基金公司,人才問題始終是華泰保興基金有待跨越的一個門檻。截至去年年末,包括公司去年6月新聘的黃曉棟和陳祺偉2名基金經理在內,旗下基金經理人數共計僅10名,遠低于行業平均的22.58名。與此同時,公司基金經理人均管理資產也不及行業平均數,前者和后者分別為34.01億元和47.92億元。
從基金經理任職年限來看,最長的張挺和尚爍徽兩人在公司的任職時間也不到七年;趙旭照和周詠梅兩人在公司的任職年限均在六年左右;趙健和孫靜佳兩人在公司的任職時間分別為五年多和接近五年。此外,田榮在公司出任基金經理的時間也僅一年左右。
此外,Wind統計還表明,就管理績效而言,上述華泰保興基金旗下10名基金經理中,孫靜佳、趙旭照和趙健等3名基金經理的算術平均年化收益率均落后于業績比較基準的算術平均收益率,分別落后2.23%、1.74%和0.24%。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