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東直售,中介慌了?
房產交易領域迎來新變化。
文/樂居財經 來源/李蘭
2月24日,“二手房業主選擇自己賣房”的消息沖上微博熱搜。消息顯示,越來越多二手房業主在社交平臺通過個人賬號發布房源信息,選擇自主賣房,甚至還會分享一些快速賣房的經驗。
在某社交平臺,輸入“賣房”兩字,可以看到不少業主的掛牌出售信息。有些帖子會詳細介紹了房子的優勢、劣勢,還把報價區間寫得很明確。甚至有業主聲稱:“房東直售,可省25萬元中介費。”
一般而言,一二線城市中房屋交易中介收費標準大概在成交價的2%~3%。由于一線城市的房價較高,動輒要付出數十萬甚至幾十萬中介費,這對購房者來說仍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業內人士認為,房東直售雖能獲取利益最大化,但是,與專業中介相比,業主在法律法規、市場分析等方面的知識儲備可能不足,這也增加了交易的風險。
其實,早在2021年8月,杭州發布消息,“個人自主掛牌房源”功能正式在“杭州市二手房交易監管服務平臺”上線。
但是,該平臺的“個人自主掛牌房源”功能,只能適用于情況相對簡單的房產交易,例如一次性付款、產權歸屬明晰、無房產抵押貸款等,或者在買賣雙方都比較熟悉房地產交易相關流程的前提下,也可以選擇用這個平臺進行交易。
繼杭州官方試水“房東直售”模式,此后,深圳、上海、寧波、徐州、蘇州、九江等地紛紛跟進“房東直售”模式。
客觀來講,房產交易完全繞開中介并不現實。當前全國二手房交易中,約85%的交易由中介機構完成,房東和購房者自主交易的比例相對不高。
從二手房買賣的實際情況和服務需求來看,還需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因為,房產交易流程比較復雜,對于普通人來說,沒有精力篩選房源,約看房源。
尤其是涉及到產權抵押調查、資金擔保、房源情況核實、按揭貸款、簽訂合同等較復雜的程序,中介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優勢。
機構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百城二手房月均掛牌量為482萬套,同比增加11.6%。與此同時,2023年全國百城二手房月均掛牌時長為82.23天,同比2022年上漲14.1%。
業內人士認為,激增的二手房房源,擺在買家面前的選擇越來越多,議價空間拉大,成交周期拉長,也迫使業主主動求變,選擇自主賣房。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看來,要想解決存量問題,精簡二手房交易流程值得期待。同時,也對中介行業提出了更明確、更精細化的要求。能不能以更優質、更有性價比的服務吸引客戶,才是中介行業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底層邏輯所在。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