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顫抖!該破產的破產
“對于嚴重資不抵債、失去經營能力的房企,要按照法治化、市場化原則,該破產破產、該重組重組。”
文/樂居財經 作者/吳文婷
3月9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民生主題記者會上,住建部部長倪虹談及市場最為關注的房企債務問題。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是住建部首次如此明確且堅決的表態,猶如向房企們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從住建部的表述來看,未來救房企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救助對象以房地產項目為單位,而非以房企為單位。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保交樓、保民生,而不是給出險房企托底,白名單成為救項目的主要政策。
而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則指出,這部分內容主要是提及房地產難點和風險,對嚴重資不抵債和失去經營能力的房企,明確破產和重組。該表述雖不是最新的,但從兩會“化解風險”的思路來說,此類工作今年會全面開啟。
據媒體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約有235家房企發布了相關破產文書,2024年截至2月29日申請破產的房企已超20家。申請破產的房企主要以三四線城市的中小型房企為主。 ?
不僅如此,2023年房地產行業規模繼續下滑,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金額約為11.17億平方米、11.66萬億元,分別較2022年下降8.5%和6.5%。
這意味著,商品房銷售面積回到2014年,商品房銷售金額則略高于2016年。若與2021年行業頂峰相比,面積、金額分別下降35%和34%,行業繼續出清、延續筑底行情。
針對防風險,倪虹直言當前房地產的難點是資金。為此,中國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按照“一項目一方案”提出項目“白名單”,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
目前,全國31個省份312個城市建立了這一機制,上報的“白名單”項目達6000多個。這些項目中,82.8%是民營企業和混合所有制企業的項目。截至2月底,商業銀行已審批貸款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
不過,對于房地產市場,倪虹表示,“我們不能光看短期,還要看中長期。當前房地產市場在調整,穩定市場的任務依然艱巨。但從我國城鎮化的發展進程看,從我國城鎮300多億平方米存量住房需要更新改造來看,房地產還有很大的潛力和空間。”
在抓重點方面,倪虹強調了老舊小區改造,并提出2024年將再改造5萬個老舊小區。據其介紹,去年全國實施各類城市更新項目6.6萬個,完成投資2.6萬億元,這當中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萬個,惠及2200多萬居民。
“什么是好房子?不同的面積、不同的價位都有不同的好房子,我們將引導建筑師去精心設計好的戶型,鼓勵企業去研發好的產品、好的材料、好的設備,我們也希望能夠多行業跨界協同,合力建造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讓群眾能夠住得健康、用得安全方便。”
倪虹還指出,在新模式下,希望現在的房地產企業能看到,今后要拼的是高質量、新科技、好服務。誰能抓住機遇轉型發展,誰能為群眾建設好房子,提供好服務,誰就能有市場,誰就能有發展,誰就能有未來。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