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房企營收排行榜來了
3月結束,在港上市的內房股陸續交出2023年答卷。
文/樂居財經研究院 嚴明會
根據樂居財經研究院推出的2023年內房股營收榜顯示,截至3月31日,共有79家內房股發布2023年報,總營收取得29142.39億元的成績,平均營收為368.89億元。
與2022相比,2023年營收TOP3座次微調。萬科企業以4657.39億元奪魁,蟬聯內房股“營收王”;華潤置地以2511.37億元居第二,與萬科企業相差2146.02億元;中國海外發展以2025.24億元位居第三,時隔一年重回前三甲。
期內,營收超1000億元的內房股共有8家,除前三名萬科、華潤置地、中國海外發展外,還有龍湖集團、融創中國、建發國際集團、綠城中國和新城發展,營收分別為1807.37億元、1542.31億元、1344.30億元、1313.83億元和1194.64億元。
其中,龍湖集團曾在2022年內房股營收榜單中位列第三名,此次則掉到了第四。另外,與2022年相比,營收超2000億元的內房股減少1家,營收超1000億元的內房股增加1家。
從營收增速來看,較上年明顯變快,共有6家房企2023年營收規模實現倍增,分別為匯景控股、粵海置地、新天地產集團、渝太地產、綠景中國地產和中國新城市。其中,匯景控股增幅高達995.80%。
還有7家房企營收增幅在50%-100%之間,包括首創鉅大、金地商置、融創中國、眾安集團、旭輝控股集團等。
不過,有39家房企2023年營收下滑,占比近半。但與2022年共48家房企營收下滑對比,2023年營收下滑房企數量還是有所減少。其中,辰興發展營收同比下滑74.88%,在79家內房股中墊底。此外,萊蒙國際、華僑城(亞洲)、恒盛地產、西王置業的營收跌幅均超過50%。
從目前已發布2023年報的79家內房股來看,房企分化愈加明顯,企業銷售仍面臨較大壓力。“丁祖昱評樓市”指出,多家上市房企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市場處在持續筑底的過程,對樓市的判斷依然謹慎,并且把現金流安全擺在更為重要的位置。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也有部分房企“爽約”,緩發年報。如碧桂園、融信中國、當代置業、正商實業、上置集團、上坤地產等,緩發原因包括公司債務重組、更換核數師、若干關鍵員工(尤其是財務部門)離職等等。
對此,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此類事件反映了房企的窘境,即由于債務問題的困擾,企業的債務梳理、處置和公布方面都增加了工作量。尤其是和投資者的重組方案遲遲未達成,一定程度上使得企業的基本經營和工作秩序受到了干擾。
“應該說系統性的、增量性的風險少了,但是一些老問題‘遲而未決’,其實也會加大市場的焦慮感。無論是投資者還是個人,抑或是地方政府,都需要看到一份完整、及時、準確的財報。而類似財報數據遲遲不出現,也使得一些決策缺乏基礎,最終導致一些問題遲遲被拖。”
嚴躍進表示,企業要積極捕捉有利信息,包括3月份以來各地銷售數據的回暖等,其實還是需要有積極的宣傳。類似宣傳有助于穩定預期,對于房企后續的相關工作尤其是市值管理、企業管理等都有積極的作用。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