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騎士”欲集體跑路,昔日海航系險企再度飄搖
近日,北京產權交易所披露一則招商項目顯示,某人壽保險公司計劃將65%的股權進行公開轉讓。
出品|達摩財經
近日,北京產權交易所披露一則招商項目顯示,某人壽保險公司計劃將65%的股權進行公開轉讓。本次項目的招商主體為四家公司,采取集中方式進行招商,掛牌起止日期為2024年4月12日至2024年5月24日,如果沒有征集到意向合作方,將按照5個工作日為一個周期延期,直至征集到意向合作方為止。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招商項目中,標的公司名稱、招商主體公司名稱、參考價格等關鍵信息悉數被隱匿。
毫無疑問,對于這家壽險公司來說,關鍵信息被隱去可以極大的降低此次掛牌轉讓對公司產生的負面影響。但通過項目中標的企業概況以及業務概況等多種跡象不難發現,此次掛牌交易的標的公司直指鼎誠人壽。
項目概況與鼎誠人壽官網對比圖
鼎誠人壽長久以來一直飽受業績虧損的困擾,自2009年成立至今,鼎誠人壽無一財年實現盈利,合計虧損約17.5億元。本次高達65%的股權轉讓,更是足以引發鼎誠人壽控制權、管理層人員、管理機制以及公司戰略的變更,不禁讓人對這家壽險公司的未來感到擔憂。
昔日“白衣騎士”集體清盤
鼎誠人壽是一家全國性合資壽險公司,公司前身為2009年3月成立的新光海航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最初由新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與海航集團有限公司分別出資50%組建,總部設在北京。
苦于公司一直未能實現盈利,新光海航人壽償付能力跌至負數,原保監會對其采取行政監管措施,要求從2015年11月起暫停增設分支機構、停止開展新業務并盡快落實增資。
2018年,由于深陷債務危機,海航集團退出新光海航人壽股東行列。新光海航人壽借機變更注冊資本,注冊資本由5億元增至12.5億元,引入柏霖資產(現更名為為順正新)、香江金融、國展投資、樂安居、上海冠浦5家地產系“白衣騎士”成為新股東。
增資完成后,新光人壽持有新光海航人壽25%股權,為公司第一大股東。為順正新和香江金融各自持有20%股權,國展投資、樂安居、上海冠浦則分別持有14%、11%、10%,該股權比例直至今日也一直未發生改變。
值得注意的是,為順正新、香江金融、國展投資、樂安居四家公司均為“深圳系”,四名股東合計持股65%,與本次掛牌出讓股權總數恰好相符。
2019年6月,新光海航人壽正式更名為鼎誠人壽,開啟了復業工作。不過鼎誠人壽開業15年以來,仍僅擁有北京、海南、陜西、江蘇4家分支機構,展業范圍相當有限。
自鼎誠人壽復業至今的五年以來,包括第一大股東新光人壽在內,鼎誠人壽多位股東都萌生了撤股退出的想法,最后卻都不了了之。
2021年7月7日,鼎誠人壽發布公告稱,新光人壽將其所持有的鼎誠人壽25%股權全部轉讓至紅豆集團,轉讓成功后,新光人壽將退出鼎誠人壽股東名單,紅豆集團將成為新的第一大股東。
同月底,鼎誠人壽還發布公告表示,股東香江金控計劃將其所持有的20%股權全部轉讓至江蘇永鋼集團,實現股權的全面剝離。此外,公司決定以每股1元的價格擴大增加注冊資本金25億元。
但是,無論是股權變更還是增資方案,直至今日也未能執行。
業績壓頂,誰來接盤?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保險業面臨著多重挑戰,影響了股東的回報水平和預期。因此,有不少保險公司的股東都萌生退意,選擇退出保險行業。但是,對于鼎誠人壽來說,長期低迷的業績表現,更加大了買家接盤的難度。
鼎誠人壽自成立以來就一直未能實現盈利。2009年至2018年,鼎誠人壽的凈利潤分別為-0.41億元、-0.49億元、-0.72億元、-0.9億元、-0.86億元、-1.08億元、-0.82億元、-0.99億元、-0.87億元、-0.79億元,合計虧損高達近8億元。
自2015年起,鼎誠人壽的償付能力充足率跌為負數,降至-179.71%。也使得原保監會對其采取了行政監管措施。
2019年1月,鼎誠人壽增資完成,公司董事會聘請了中國保險行業的老將、原新華保險掌舵人萬峰當選公司董事、臨時負責人,試圖扭轉常年經營不善的現象。在萬峰執掌下的2019年,鼎誠人壽虧損增加至1.1億元,轉型效果在短期內尚未顯現。
2020年8月31日,萬峰向鼎誠人壽提出申請退休,并且向董事會申請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職務。有報道表示,萬峰的離開或與鼎誠人壽股東與管理層之間的矛盾有關。2020年9月,李建成為公司新一任董事長。
在鼎誠人壽復業之后,業務也確實出現過起色。過往財報顯示,2019年至2023年,鼎誠人壽保費收入逐年遞增,分別實現0.88億元、1.85億元、15.73億元、21.32億元和28.67億元。
但是公司在凈利潤的表現上依舊乏力,2019年至2023年,鼎誠人壽分別虧損1.1億元、1.62億元、2.65億元、2.55億元和1.66億元,5年再增加虧損約9.58億元。
鼎誠人壽凈資產的下滑無疑也增添了股權轉讓的難度,截至2023年末,公司凈資產僅有3159.34萬元。在償付能力方面,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95.77%、135%,據機構預測,2024年一季度末二者將分別下滑至85.6%、127.31%。
在2024年工作部署會議中,鼎誠人壽董事長李建成曾坦言,公司還處在一個比較艱苦的爬坡時期。結合現階段狀況來看,無論鼎誠人壽的股權能否轉讓,龐大的資金需求仍是未來鼎誠人壽需要面對的最大難題。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