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鞏固行業領先地位 海信家電一季度業績刷新歷史新高
持續鞏固行業領先地位 海信家電一季度業績刷新歷史新高
中證網訊(記者 楊梓巖)4月24日,海信家電披露的2024年一季報顯示,公司持續鞏固行業領先地位,營收、凈利均創歷史同期新高:實現營收234.86億元,同比增長20.87%;凈利潤9.81億元,同比增長59.48%;扣非凈利潤8.38億元,同比增長60.89%;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7.06%,同比提升1.85個百分點。
持續鞏固行業領先地位
2024年第一季度,在家電行業持續復蘇、產業機構調整不斷深化和外銷景氣度進一步走高的背景下,海信家電敏銳把握行業趨勢,精準定位市場需求,多點布局,多點開花,在2023年實現冰洗空廚全線爆發的基礎上,2024年第一季度繼續保持全品類快速增長的態勢,行業領先地位不斷夯實。
空調方面,據奧維云網線下新風空調市場監測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海信新風空調占有率穩居行業TOP2,海信新風空調璀璨C310在新風柜機細分市場位于行業第一;科龍空調新推出的科龍睡眠空調小耳朵省電款LT,產品上市即賣爆,勢頭強勁。
值得一提的是,3月14日,在上海AWE家博會上,海信空調宣布其新風空調璀璨C3系列成為2024年歐洲杯官方指定空調產品。此外,海信空調宣布與國內知名電子競技俱樂部——王者榮耀職業戰隊:重慶狼隊王者榮耀分部正式達成深度合作,聯合發布戰神系列——海信新風空調小氧吧X5。
洗衣機方面,海信洗衣機一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70.4%。據奧維數據,2024年第14周,海信洗衣機線下占有率創造歷史最高水平,同比增加3.43個點。
季報顯示,一季度,海信家電新上市大直徑平臺的兩款新品H8、I2,分別聚焦高端享受人群與中低端剛需人群,其超薄機身、大直徑、快速烘干、超高洗凈比等平臺特性廣受市場關注,H8差異化的護膚級護理,將干衣機的護理功能移植到洗衣機產品上,迎合高端享受人群的衣物護理痛點。
冰箱方面,在今年上海AWE家博會上,容聲冰箱隆重召開了“品質容聲 平嵌引領”的平嵌領導者發布會。與此同時,海信冰箱攜璀璨509真空魔方Pro全嵌冰箱全新亮相,引領品質生活的新潮流。
廚電方面,今年一季度,海信廚電累計銷售額同比增長75%,其中出口同比增長202%。與此同時,海信洗碗機創新推出了兩項專利技術:UVC全水路殺菌技術和雙衛星噴臂局部加強洗技術。
增強技術創新核心動能
在業績快速增長、行業領先地位不斷夯實的背后,海信家電堅持“技術立企”的核心理念,不斷提升技術創新的核心競爭力。
以冰箱為例,海信冰箱立足產品全生命周期降碳,采用生物基材料替代石油基材料制作冰箱高強度結構件,開創了生物基材料產品應用的行業先例,同時提高再生材料應用比例,整機再生材料比例高達27%,結合綠色制造、高能效技術升級,在BCD-454WP1NWF1R1C/HC4(H)上應用,降低產品碳排放33%。
在冰箱保鮮技術方面,海信聚焦真空技術升級、容聲圍繞WILL養鮮技術迭代,開展氣體調節相關技術、新一代加濕模塊、特定波長光照技術等研究工作,滿足用戶多樣化需求。海信冰箱與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聯合申報的《家用制冷器具食材真空存儲保鮮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項目于今年2月獲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二等獎。
海信以用戶需求倒推產品研發,將科技與基于場景的空氣訴求融合,海信中央空調基于物聯網與AI技術在中央空調領域的創新應用,發布了“ThinkAir主動式全健康空氣解決方案”,讓空氣實現主動式管理,給用戶帶來簡單、便捷、高效的智慧全健康空氣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海信中央空調旗下兩款產品——高溫螺桿式水(地)源熱泵機組和紅焰雙高效系列地暖中央空調斬獲“2024中國熱泵展創新產品獎”;日立新一代水源多聯機核心技術獲評“國際領先”。海信空調與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聯合開發的《基于智能溫濕分控多場景送風技術的舒適空調器研究及產業化》項目榮獲2023年度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積極回報投資者
隨著業績的快速增長,行業地位的持續鞏固,海信家電贏得資本市場充分認可。Wind數據顯示,2023年海信家電A股和H股分別上漲58.26%和101.75%。截至4月24日,2024年以來,海信家電A股和H股再次分別上漲71.42%和69.62%。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同時,海信家電積極響應新“國九條”要求,做好公司市值管理,增強分紅的穩定性、持續性和可預期性,積極回報投資者。2023年度,公司進一步提高分紅比率,擬派發現金紅利總額高達13.91億元,股利支付率達49%。近十年來,公司已累計向中小股東分紅約36億元。
與此同時,海信家電繼續回購股份,彰顯對長遠發展的信心。在2023年回購2.1億元的基礎上,公司于今年1月宣布擬以1.88億元-3.76億元繼續回購股份。截至2月29日,公司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1361.55萬股,占公司目前總股本的0.98%,耗資3.35億元。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