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茅”通策醫療董事長、總經理、CFO、董秘統統被警示!
市值蒸發千億,新任女董事長如何收拾“爛攤子”?
作者/高遠山?編輯/武麗娟?來源/ 野馬財經
“牙茅”通策醫療(600763.SH)實控人呂建明已經退居二線,但是與這位前董事長相關的“罰單”依然接踵而至。
5月23日晚間,通策醫療公告收到了浙江證監局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由于未及時披露非經營性資金占用情況,通策醫療及公司時任董事長呂建明、董事長兼總經理王毅、財務總監徐國喜、董事會秘書張華等集體被浙江證監局出具警示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這已經是呂建明4月18日卸任董事長后第二次收到“罰單”。5月16日,通策醫療公告稱,因為5年前的一起1.12億元財務資助款,上市公司及呂建明等相關責任人同時收到監管警示。
在實控人呂建明擔任董事長的過去7年時間,“牙茅”通策醫療(600763.SH) 依靠“體外模式”迅速擴張,股價也隨之飆升,市值一度站上1300億元的高點。但如今公司市值縮水超千億,截至5月24日,報收60.67元/股,總市值194.53億元。
但伴隨著高速擴張,在復雜的關聯關系下,公司出現不少“暗箱操作”,以及關聯方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等問題。
如今會計師出身,也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的王毅接棒呂建明董事長職位,在財務專業人士的帶領下,通策醫療能重振旗鼓嗎?
卸任一個多月
連收2份罰單
這一次的罰單,是在呂建明任職董事長期間,且依然與通策醫療的關聯方有關系。
2023年報顯示,通策醫療子公司浙江通策將所持有的杭州天使的65%股權,和北京風尚的51%股權,先后作價1元轉讓給呂建明旗下北京存濟,自2023年3月起,通策醫療不再將杭州天使納入合并財務報表范圍;自2023年9月起,北京風尚也不再納入通策醫療合并財務報表范圍。
然而轉讓完成后,截至2023年12月31日,通策醫療對北京風尚、杭州天使依然存在暫借款,分別為310.99萬元、78.6萬元,合計389.59萬元。北京風尚、杭州天使與通策醫療的關聯關系被披露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附屬企業”。
直到2024年4月25日,通策醫療才收回上述暫借款本金。
而這一行為構成了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且通策醫療未在2023年半年報、2023年年報中披露上述情況。
基于此,浙江證監局對通策醫療、北京風尚、杭州天使、時任董事長呂建明、董事長兼總經理王毅、財務總監徐國喜、董事會秘書張華分別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事實上,5月16日,通策醫療和這些高管剛吃過一次“罰單”,被罰案由同樣是發生在呂建明任職董事長期間。
事情緣起于2019年至2020年8月,通策醫療為浙江通策眼科醫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眼科投資”)提供了1.12億元財務資助款。
企查查顯示,眼科投資成立于2017年5月,通策醫療直接持股24%,呂建明直接、間接持股77.48%,為眼科投資的實際控制人,還擁有公司97%的表決權。
來源:企查查
2024年1月10日,通策醫療披露《關于參股公司歸還財務資助款的進展公告》,稱眼科投資將于2024年一季度完成歸還財務資助款。
通策醫療還表示,如2024年一季度末未歸還,眼科投資實際控制人呂建明將代為履行歸還義務。
然而眼科投資并未按照約定還款,呂建明也未按承諾代還。
一季度結束后,2024年4月2日,通策醫療又公告,稱眼科投資預計將在2024年4月15日前歸還財務資助款及利息。
直到4月8日,趕在年報發布之前,眼科投資才將全部財務資助款1.12億元本金及利息歸還給通策醫療。
來源:罐頭圖庫
鑒于上述違規事實和情節,上交所決定對通策醫療及呂建明等相關責任人予以監管警示。同時浙江證監局也因1.12億元財務資助款問題,決定對眼科投資、呂建明分別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此前曾因關聯交易未披露被罰
而呂建明這幾年收到的監管處罰不止于此,原因同樣與通策醫療及其關聯公司錯綜復雜的資金往來有關。
具體來看,2021年,在通策醫療全資子公司浙江通策婦幼醫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通策婦幼”)股權參與壹號基金的過程中,通策醫療以1.43億元貨幣形式逐期同比例出資,占壹號基金出資比例的28.6536%,壹號基金以同等價格受讓通策婦幼股權,實現以子公司股權置換為壹號基金28.6536%股權的交易實質。
壹號基金成立于2017年9月,原注冊資金為2億元,實繳300萬元,呂建明出資比例30.35%,通策醫療出資比例為28.65%。
但在通策醫療向壹號基金支付出資款1.43億元同日,壹號基金就將1.43億元轉入呂建明控制的其他主體,資金經多道轉賬最終主要用于銀行還款。這實際上已經構成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往來,屬于《證券法》第八十條第一款、第二款第三項規定的重大事件。
但呂建明作為通策醫療實控人,組織安排相關資金劃轉,未及時將有關情況告知公司,導致公司未能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于是2022年12月24日,呂建明于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并被處以100萬元罰款。
依靠“體外模式”迅速擴張
掏空自己“買買買”
過去幾年,通策醫療通過自建及體外模式迅速擴張,即通過呂建明旗下的投資平臺孵化成熟后置入上市公司。但這種模式也帶來一些問題。
2022年5月16日,通策醫療還曾耗光賬上的現金收購醫療IT服務商和仁科技(300550.SZ)。
彼時通策醫療通過受讓股份取得和仁科技的實控權,并將為此支付7.69億元。但2022年一季報顯示,通策醫療賬面貨幣資金為7.34億元。也就是說,這筆收購耗光通策醫療賬上所有現金之外,還差3000多萬元。
呂建明在就收購舉辦的電話會上解釋稱,通策醫療下屬的所有醫院都在貢獻現金流,極少需要額外資金的注入。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表示,通策醫療耗光賬上現金收購和仁科技,后者市盈率高達74倍,通策醫療確實存在“蹭”和仁科技市盈率的嫌疑,如此一來,則未來極有可能通過造概念來提高自身市值和推高股價。
值得一提的是,曾經面對市場對通策股價的解讀,呂建明就表示過:“天天談市盈率高低點的人,怎么可能理解通策的崇高理想?”“沒有300、500的市盈率,又怎么配得上通策人爭做世界第一的宏大愿景呢?”
當時交易和仁科技也做出業績承諾,即2022年至2024年實現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3500萬元、4000萬元、4500萬元,三年合計不低于1.2億元。但對于彼時一年凈利潤7-8億的通策醫療來說,上述業績承諾的總額并不算多。
財經評論員皮海洲表示,業績承諾三年合計總額1.2億元,相較于收購價格7.69億元相差很大。業績承諾最起碼要保個收購價格的本,業績承諾一旦到期,2025年之后的業績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就歷史經驗來看,業績承諾到期就變臉的案例不少。
和仁科技的主要業務是醫療行業軟件系統,2018年之后的凈利率均不到10%。對此,有分析指出,這樣的凈利率,表明醫院軟件并非有高門檻,而與京東健康、阿里健康等一眾互聯網醫療公司的軟件實力相比,和仁科技不會有太大競爭力。
來源:罐頭圖庫
而為了“通策人爭做世界第一的宏大愿景”,通策醫療曾多次因收購標的的質量遭到質疑。
2020年9月,通策醫療宣布收購海駿科技持有的10家企業,總額1.5億元。海駿科技為呂建明實控的企業,這一交易增值率超過500%。值得注意的是,這10家企業中,有6家在當時都處于虧損狀態。
雖然被市場詬病,但通策醫療確實也憑借著“買買買”迅速擴張,2021年,通策醫療擁有口腔醫療機構60家,營收、凈利潤分別為27.81億元、7.86億元,同比增長33.19%、44.26%。當時公司股價也一度站上421.99元/股的高點,創下超過17倍的最高漲幅,市值一度超過1300億元。
市值縮水千億
呂建明讓賢
通策醫療是2006年通過借殼登陸A股,其作為一家以醫療服務為主營業務的主板上市公司,也是國內口腔醫療服務龍頭。這幾年,通策醫療大舉擴張,通過產業基金投資婦幼醫療、輔助生殖等領域。
然而急速的高歌猛進,也為通策醫療埋下一些隱患,2022年以來,公司多次收到監管部門的警示或處罰。
不過,公司大張旗鼓的布局,收到的成果卻有限。
從業績來看,2021年后,公司營收增長疲軟,2021年-2023年營收分別為27.81億元、27.19億元、28.47億元,凈利潤更是出現下滑,分別為7.86億元、6.16億元、5.78億元。
尤其是2023年,通策醫療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7%,與“確保收入增長不低于25%”的目標相去甚遠。
從業務分布情況來看,2023年,公司主營業務依然集中在浙江省內,占比超90%,而浙江省外的收入占比還不足10%。
而通策醫療未來面臨的壓力也不小,尤其是2023年4月國家醫保局種植牙集采政策全面落地,這無疑給了看好種植牙盈利的通策醫療沉重一擊,公司被迫降價獲客,但盡管2023年公司種植量增長了47%,但由于利潤降低,收入僅同比增長6.95%。
來源:罐頭圖庫
呂建明在致股東的公開信中表示,“我們不得不承認,在過去的2023年初,我們和很多人一樣,還是過于樂觀。”
業績下滑的同時,通策醫療股價也開始“跌跌不休”,截至5月24日收盤,通策醫療報收60.67元/股,總市值194.53億元,較2021年的高點縮水超千億。
這一背景下,呂建明讓賢,卸任了董事長一職。4月18日,通策醫療公告稱,王毅將接任公司第十屆董事會董事長,任期至第十屆董事會屆滿之日止。另外,呂建明的“90后”女兒呂紫萱首次進入董事會,被選舉為非獨立董事。
王毅曾是通策醫療的財務總監、總經理。她還曾就職于中國銀行江西省分行系統,曾擔任浙江通策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助理、財務中心主任、副總會計師、浙江通策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財務總監等。
5月21日,通策醫療公告強調,隨著口腔醫療服務市場的不斷增長,未來公司將全部精力聚焦于專科醫院的布局,專心做好主業,保障上市公司能夠長期健康發展,希望能夠解決早年公司遺留的跨行業發展的問題。
如今財務專業人士接替了中文系畢業的呂建明,王毅能帶領通策醫療走向更規范的未來嗎?你到通策醫療看過牙嗎?評論區聊聊吧。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