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印+恒大被罰42億!6家中介機構瑟瑟發抖
接下來6家中介機構需要擔什么責?
作者/李非林 張凱旌??來源/債市觀察
恒大地產(3333.HK)5641億元財務造假案曝光后,便引發市場熱議。
5月31日,證監會正式官宣了對恒大的處罰決定并對相關處罰金額作出解釋。
證監會稱,此前對恒大地產債券欺詐發行的罰款是按照其募集資金的20%進行處罰,對恒大地產信披違規的罰單,和恒大地產時任董事長、實際控制人許家印的4700萬元罰款是頂格罰款,而相關處罰也是開展債券市場統一執法以來的最嚴尺度。
同時,證監會還強調,正在推進對恒大地產案中涉及的相關中介機構的調查。
圖源:證監會官網
而面對證監會的處罰決定,恒大地產集團相關負責人則對“21財經”表示,公司目前仍全力推進保交樓等重點工作,目前全國范圍內保交樓項目已經完成超過80%,公司將全力配合證監會等監管部門做好后續工作,有關情況請以公司公告為準。
01
恒大、許家印遭頂格處罰!
論財務造假的力度和資金的體量,恒大在歷史上只怕是無出其右。
此前,5月21日,證監會發布針對恒大地產及相關責任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恒大及許家印被罰相關細節也相應曝光。
經查,恒大地產通過提前確認收入方式財務造假,導致2019年、2020年恒大地產分別虛增收入2139.89億元、3501.57億元,分別占當期營收的50.14%、78.54%。另外,兩年分別虛增利潤407.22億元、512.89億元,分別占當期利潤總額的63.31%、86.88%。總計虛增收入達5641.46億元,虛增利潤達920.11億元。
針對恒大地產以上虛假記載的違法行為,證監會對恒大地產處以1000萬元罰款,并對恒大地產實控人許家印及相關責任人罰款2150萬元。
此外,恒大地產在5期、共208億元債券發行文件中,分別引用了以上2019年、2020年年報中虛假記載的相關數據。也導致該5筆債券存在欺詐發行行為,因此,證監會對恒大地產處以41.6億元的罰款,對許家印及相關責任人處以4400萬元罰款。
圖源:證監會官網
再者,對于恒大地產的信披違規違法行為,恒大地產被罰500萬元,許家印被罰200萬元。
綜合起來,恒大地產被處以41.75億元罰款,許家印被處以4700萬元罰款,并被終身市場禁入;其他責任人被罰款20萬元-900萬元不等。
但此前不少投資者對許家印被罰4700萬的結果頗有微詞。如果和虛增收入相關聯的話,相當于每造假1億元,只被罰不到1萬元。
來源:股吧
更不用說,造假在掩蓋公司的真實情況后,對廣大投資者和公眾造成的誤導。隨著債務危機不斷發酵,中國恒大股價目前僅有0.163港元/股,市值22億港元,還沒有證監會的罰款多。
今年1月,證監會曾披露近三年共辦理財務造假案件200多件。但在此之前,市場熟知的“A股造假王”都有自己主攻的不同“賽道”。
比如康美藥業(600518.SH),主要的造假科目是貨幣資金,3年虛增近900億元;而康得新(已退市)則是利潤造假的“天花板”,4年虛增利潤115.3億元。2022年,凱樂科技(已退市)被查出在五年時間里虛增營收512.25億元時,外界也有喊出“A股最大造假案”的聲音。
而恒大無論是哪一項造假指標,都遠超此前其他造假企業的數量級。
來源:罐頭圖庫
恒大財務造假的違法成本是否過低,會助長市場的財務造假氣焰?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律師楊兆全表示,我國證券法對虛假陳述行為的處罰,不直接和造假金額掛鉤,并且每次造假的處罰,均有絕對金額的上限。因此,即使造假金額幾百億,處罰金額不會超過一個億。從這個意義上說,確實感覺有些偏低。
不過,證監會此次發聲,也明確解釋了處罰依據和力度,并表示將依法從嚴打擊證券市場財務造假行為,堅決做到監管執法“長牙帶刺”、有棱有角,強本強基、嚴監嚴管,切實維護市場誠信基礎,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監管嚴懲證券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態度也非常明朗。
02
中介機構瑟瑟發抖
此外,為恒大地產成功發債保駕護航的中介機構們日子恐怕也難捱。對恒大的處罰落地后,證監會對中介機構也展開調查。
恒大地產欺詐發行的5期債券,分別是20恒大02、20恒大03、20恒大04、20恒大05、21恒大01。
5期債券中有4期主承銷商為中信建投,20恒大04的承銷商除中信建投以外,還有海通證券和中山證券,而5期債券的受托管理人均為中信建投。
另外,中誠信國際作為受托資信評級機構,對5期債券及發行主體都給出了最高的AAA評級;普華永道則對恒大地產2019、2020年年報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發行人律所則為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
此前連續和恒大合作14年的普華永道今年以來一直風波不斷,最近更是身處客戶解約漩渦中。
來源:罐頭圖庫
此前已爆出中國恒大的清算人正在準備起訴普華永道。
根據香港高等法院頒布的清盤令,1月末,全球知名的重組咨詢第三方機構安邁顧問有限公司杜艾迪(Edward Simon Middleton)先生和黃詠詩女士被委任為中國恒大集團("恒大"或"公司")的"清盤人"。而起訴普華永道,也是“清盤人”上任以來,做的最震動市場的舉措。
恒大自2009在香港上市以來,一直由普華永道負責審計工作。恒大每年發財報均需取得普華永道的審計意見,而在恒大財務造假丑聞曝光前,普華永道每年給恒大出具的都是無保留意見書,認為恒大的財務報表是真實、可信。
外界普遍認為,普華永道在對恒大進行審計時存在失職行為,導致恒大的債務危機長期被掩蓋,誤導了眾多投資者。
4月中旬,一則題為《是誰把普華永道帶入恒大這個火坑的?》的舉報信在市場炸開了鍋,香港會計及財務匯報局(簡稱“香港會財局”)也因此對普華永道展開調查。
但調查結果還沒出爐,又有普華永道中國業務將被暫停的消息在坊間瘋傳。消息稱,因涉恒大造假案被查,普華永道將面臨罰款10億-20億不等的巨額罰款,并退出所有國企項目,退滬上所暫停半年,南方所關停,部分成員勸退或者調動。
來源:罐頭圖庫
對此,普華永道在5月10日深夜緊急發布聲明稱,社交平臺傳播的關于普華永道的消息均為虛假信息,并非來自內部官方渠道,而普華永道的商標是被未經授權盜用。
但是今年以來,已經相繼有17家上市公司取消了與普華永道的合作。5月30日,中國石油公告稱,決定取消提交此前續聘普華永道的議案。此前普華永道已經丟了中國人保、中國人壽、中國中鐵、招商銀行等多家客戶千萬級訂單,今年累計丟的單子費用已超2.5億元。
03
6家中介機構將擔什么責?
那么,不只是普華永道,其他諸如恒大案中的的債券承銷商中信建投、海通證券、中山證券,評級機構中誠信國際及律所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一共6家中介機構,恐怕也如履薄冰。
針對中介機構在恒大地產欺詐發行案中的責任問題,多名律師和財會審計專家表示,鑒于該案所涉財務造假金額巨大,證監會應對中介機構進行調查,若中介機構存在未能“勤勉盡責”情形,可能要被證監會處罰并承擔連帶民事賠償責任。
來源:罐頭圖庫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則稱,中介機構應盡到勤勉盡責的義務,對發行人的財務數據等信息進行專業審查,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以及市場的公平秩序。
此外,北京時擇律師事務所臧小麗律師指出,證監會有權對違反規定的中介機構責令改正,沒收業務收入,并處以業務收入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并處暫停或者禁止從事證券服務業務。
另外,臧小麗還表示,中介機構出具的文件有虛假記載等內容,給他人造成損失的,應當與發行人一起承擔連帶民事賠償責任,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因此,這些中介機構還存在被證券投資者巨額索賠的風險。
來源:罐頭圖庫
從2020年開始,包括證監會在內的監管機構就對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就越來越重視了。
上海漢聯律師事務所宋一欣律師曾分析到,2020年的《刑法修正案》對證券犯罪的刑事制裁的步伐邁得很大。歸納起來有四大亮點:一是拓寬范圍,即將存托憑證和國務院依法認定的其他證券納入規制范圍,也規定了操縱市場的新情形;二是提升力度,從刑期到罰款,都大幅提高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造假等犯罪的刑罰力度;三是突出對象,即強化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等的刑事責任追究;四是追責中介,壓實保薦人等中介機構的不勤勉盡勉的刑事后果。
未來,監管層、法律對中介機構的追責和處罰將成常態,這也對中介機構的執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此,中介機構才能成為證券市場的“看門人”而不是與個別上市公司管理層“同流合污”。
你認為恒大地產208億債券欺詐發行案中,牽涉其中的6家中介機構應該承擔怎樣的責任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