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上位互聯網“老8”,梁建章卻在“人口學家”路上越走越遠!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作者/張凱旌?編輯/高巖?來源 /野馬財經
10年前的互聯網江湖,還是“BAT”的天下。而一筆在線旅游(OTA)市場老大老二合并的交易,則讓攜程刻上了“百度系”的標簽。彼時在外界看來,不管OTA市場的渾水如何攪動,背后都是“BAT”的資本博弈。
時過境遷,當初發動交易的百度與歸順的攜程,已悄悄換了排位。
過去一年,攜程股價漲幅近60%。截至6月7日收盤,攜程(9961.HK)市值達2727億港元,已反超市值為2654億港元的百度(9988.HK)。即使放眼國內所有登陸資本市場的互聯網大廠,這個市值也可以排到第八位,僅次于拼多多、騰訊、阿里、美團、網易、小米和京東。
不過,如果看營收,攜程仍然差百度千億規模,攜程的江湖地位是否穩固?
旅游業復蘇,攜程又行了?
營收重挫、由盈轉虧是幾年前攜程的真實寫照。伴隨業績的萎靡,攜程回港上市后很快破發,股價一直在底部震蕩。彼時外界熱議的話題是:遭遇至暗時刻的攜程還行不行?
形勢的逆轉始于2022年底,也是從那時起,疫情陰霾逐漸散去,旅游業開始迎來反彈。
文化和旅游部統計的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出游人次48.91億,同比增長93.3%;游客出游總花費4.91萬億元,同比增長140.3%。得益于此,攜程2023年營收同比增長122.12%,凈利潤更是同比暴漲606.91%。
邁入2024年后,國際航班運力增長,免簽政策大規模推行,進一步推升消費者旅游熱情。目前,出入境游已經成為驅動攜程業績增長的強力引擎。
來源:罐頭圖庫
一季報發布后,攜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透露,攜程上的出境酒店和機票預訂量在主要節假日期間,全面回升至2019年的水平;同時,攜程的國際品牌Trip.com一季度總收入同比增長約80%,來自新加坡的入境游客人數激增10倍,馬來西亞增長9倍,法國、西班牙和泰國均有4倍增長。
不過,僅僅用旅游業的復蘇,來解釋攜程目前動態市盈率幾乎是百度一倍的現象,還是略顯單薄。
更何況,梁建章的國際業務目標已被疫情打亂。2021年,攜程國際化業務營收占比僅8%,2022年后攜程甚至沒有再公布國際化業務收入占比。側面也說明,這部分業務現在依然不是集團的收入大頭。
目前,攜程約80%的收入來自航空售票、酒店預訂,而近年來崛起的本地生活玩家雖然多,但卻鮮有能在酒旅市場對攜程構成強力沖擊的。安信國際證券在研報中提到,攜程具有供應鏈優勢,且中高客群用戶心智穩固,這是其差異化所在。
長期關注OTA行業的孫磊(化名)表示,酒旅行業重線下交付和服務體驗,只有線上內容和流量優勢遠不足以讓用戶滿意、給商家帶來持續穩定的增長。
在供應鏈資源方面,酒旅行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資源和時間,與遍布全球的商家談合作、打通系統和數據,才能形成優勢。而攜程的全球旅游供應鏈已覆蓋170多萬家酒店、600多家航空公司。
來源:罐頭圖庫
此外,酒旅還是一門非標化、重履約的生意,攜程采取自營模式,具備貫穿售前、售中、售后全流程的服務能力。服務與資源的匹配,讓攜程攬下大批一線及新一線用戶。據安信國際證券估算,2019年攜程國內住宿預訂業務中,高星酒店(4-5星)GMV占比約60%-70%,2020-2022年間或受到干擾,但中高端客群仍為業務基本盤。
具備想象空間的增長板塊、不易被超越的業務基本盤、以及向好的行業趨勢,多個因素疊加,資本市場會給予攜程高估值也就不足為奇。
旅游市場復蘇后仍有隱憂
市值的增長代表投資者預期,但要想地位穩固,攜程仍然面臨漫漫長路。
最近,攜程與12306官方的搶票之爭有愈演愈烈之勢。包括央視在內的多個權威媒體,以及鐵路局相關部門負責人都曾證實,第三方平臺的搶票原理與個人搶票并無二致。就算買了“加速包”,也不能保證給用戶提供車票,亦或是擁有優先購票權。12306是中國鐵路唯一官方火車票網絡售票平臺,從未授權任何第三方平臺發售火車票。
攜程充其量是能通過簡單的技術手段“盯梢”,從而實現“撿漏”,可卻暗示用戶交的錢越多,搶票成功率越高,且并未向消費者做出明確的承諾,借此獲益不菲。
目前監管部門已經出手,攜程在年報中提到“由于未完全或嚴格遵守與我們提供交通票務輔助服務相關的某些許可要求,我們受到了一些金額微不足道的行政處罰,這只占我們交通票務收入的極小部分”。
此外,攜程這種To C的模式,從誕生以來就伴隨著投訴。截至6月7日,黑貓投訴平臺上關于攜程的投訴量高達80821條,投訴內容包括亂扣費、不予退款、竊取隱私等。
其中,有不少消費者反映存在大數據殺熟的問題。
來源:黑貓投訴
事實上,“大數據殺熟”是攜程的“頑疾”。早在2018年,攜程就曾因類似問題被江蘇省消保委約談;但此后每年,都會有消費者發出質疑,并見諸報道。
2021年,攜程鉆石貴賓用戶胡女士甚至以此為由將攜程告上法庭,稱訂房時支付了2889元,離開酒店卻發現房間實際掛牌價僅1377.63元。最終,法院判決攜程賠償胡女士訂房差價,并支付三倍賠償金。然而僅過了一年,2022年北京市消協發布的互聯網消費大數據“殺熟”問題調查結果顯示,超半數(50.04%)受訪者曾在在線旅游消費中遭遇過大數據“殺熟”, “一哥”攜程依然遭到海量投訴。
另一項被多次提及的問題則是虛假宣傳。據《濟南日報》旗下新媒體“新黃河”報道,有消費者表示,今年“五一”假期報了攜程5鉆的“0購物團”,但實際多次進購物店,且未按行程單嚴格執行行程路線,導致實際游玩時間縮短。
2023年,北京市文旅局還對攜程做出行政處罰,理由便是組織一次跟團游活動過程中,存在虛假宣傳、誤導旅游者的違法行為。
來源:企查查
而攜程屢屢觸碰規則紅線,也與行業內的激烈競爭有關。隨著旅游的年輕化、個性化,到抖音、小紅書等內容平臺搜索旅游攻略、“種草”已經成為了諸多用戶的習慣。而這些平臺,也都順水推舟,開始加碼相關產業的布局。
抖音、小紅書旗下都已成立了旅游公司,抖音更是在持續加大對酒旅商家的資源傾斜。交銀國際預測,2024年抖音酒旅GMV將達900億,規模約為美團的28%。
攜程的市場地位目前雖難以動搖,但內容平臺的崛起,顯然會給這個產業帶來更多變數。
事實上,攜程自己對此也有所警惕。其推出的垂直大模型“問道”,擁有在用戶需求尚未確定時,為其提供出行推薦服務的能力,同時還能精準制作出目的地、景區、酒店等各類主體旅游榜單,供游客參考。目標直指突破自身“種草”瓶頸。
“人口學家”梁建章言論頻惹爭議
作為攜程的“一號位”,梁建章目前仍然奮戰在一線。其在2020年賣力刷臉直播的舉動,給了友商和行業極大的信心。哪怕是現在,梁建章仍奔走于世界各地,研究產品的同時,也為攜程拓寬資源打前站。
但這位企業家,還有一個身份是人口學家。梁建章在微博單獨開設了一個名為“梁建章-關注人口問題”的賬號,并注明觀點和攜程無關。歷史上,其2012年曾著書《中國人太多了嗎?》,并于2014年再版《中國人可以多生!》,圍繞“生孩子”的問題,梁建章公開發表的許多言論,都頗具爭議。
來源:微博
比如,梁建章曾建議年輕人:“短期內找不到工作,就接受更多的教育培訓或者自我培訓,或者去結婚生子也行。”
可在許多年輕人看來,找不到工作連吃飯都成問題,何談結婚生子?這是在讓人“啃老”嗎?
來源:微博
他還曾表示:“中國女性的高工作率導致中國大城市生育率為全球最低。”、“中國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和就業率都是世界上非常高的,中國的女人對自己要求太高了,但中國女性不是鐵人,當每樣事情都壓力山大時,擇偶和養小孩就會被擠壓,其后果就是中國未來的結婚率和生育率將遠遠低于世界其他國家。”、“如果按照中國每年需要多生1000萬的人口來計算,每個小孩可以給予最高約100萬元的獎勵。”
對此《中國婦女報》曾直接評論:“低生育率的‘鍋’,豈能由中國女性的高工作率來背”。而梁建章“縮短中小學制,讓女孩更早工作,更早結婚”等言論,也引來網友“只想著進一步壓迫女性”的解讀。
來源:微博
不過,在掏出真金白銀支持生育方面,攜程也算身先士卒。2023年,攜程推出對全球員工的生育補貼政策,入職滿3年的員工,不論性別,每新生一個孩子,將在1周歲-5周歲生日每年獲得一萬元現金補貼。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梁建章微博一度被禁言。在此之前,其轉發了許多有關防疫政策的文章,外界一度質疑其是因攜程業績受影響產生了怨言。
來源:微博
隨著梁建章“人口”言論的廣泛傳播,其“人口學家”的身份也逐漸被更多人所知。近期,梁建章更頻繁以“人口學家”形象示人,反而是鮮少以“攜程董事局主席”的身份公開露面。
比如,最近梁建章都在宣傳他的新書《創新主義》,為此他不僅與樊登、任澤平、吳曉波等大V展開對話,還親自到北大演講。而這本書雖然寫的是創新,也不乏關于人口理論的相關內容。此外,今年梁建章還與團隊一同發布了《中國生育成本報告2024版》,并且在抖音、視頻號等平臺發布了聊人口戰略的系列視頻。
來源:抖音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認為,梁建章作為公眾人物,同時也是攜程的靈魂人物,其涉及社會公共問題的言論及其影響無疑也會波及攜程,并給攜程的聲譽和平穩運營帶來風險。因此,梁建章如何處理和平衡好作為學者身份參與社會公共問題可能的影響,與作為企業核心管理人員可能給企業運營帶來風險的關系問題,是未來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
百度市值被反超,意外嗎?
攜程收入規模終究較百度還是有著明顯的差距,其能實現反超,除了自己爭氣以外,更重要的還是老大哥跌下來了。
2023年8月至今,百度港股股價跌幅達38.03%。即使拋開最近一段時間的輿情事件,回到百度公布超預期年報的當天,亦或是去年召開一年一度“百度大會”,發布一系列新產品的期間,公司股價依然大跌。從這個角度來看,百度似乎很難贏得資本市場的芳心。
有雪球網友認為,這與百度戰略沒定力有關。從本地生活、AI、自動駕駛到信息流、短視頻、造車、大模型生成式AI,百度一直在追熱點,到頭來卻未能給市場制造驚喜。
來源:雪球
但其實,百度在AI領域的投入,何嘗不是“十年磨一劍”。其自2013年就開始布局AI,2017年喊出“All in AI”后加大投入,這才有了在國內大模型屆率先亮相的文心一言。百度無人駕駛項目,也是2013年啟動的,這才有了當下在武漢大街小巷穿梭的蘿卜快跑無人車。
在互聯網觀察人士周鵬看來,百度股價的低迷更多體現了大模型賽道的競爭難度,以及國際市場上投資者們的選擇。
不久前長江商學院主辦的一場峰會上,“鈦媒體”集團創始人趙何娟曾發表“中國AI追隨之路的五大誤區”的演講,核心意思就是中美AI產業,不管是相關工程師人才、業界公認的頂尖論文數量,還是算力等方方面面,都還存在顯著差距。
基于這點,周鵬認為,在市場中標的有限的情況下,投資者去選擇英偉達、Meta、Palantir等美國的AI概念股,而非國內的AI概念股,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再將地緣政治——國內AI芯片供給不足這類因素考慮進去,就更是如此。
百度目前無論是投入還是產品上,都與AI深度綁定,在投資者眼中,也就是和AI畫了等號。在沒有給市場呈現足夠驚艷的產品,或是有足夠亮眼的商業化成果前,這反而給了投資者們一個理由去拋售股票。
來源:罐頭圖庫
橫向對比來看,A股市場上,包括科大訊飛(002230.SZ)、云從科技(688327.SH)、浪潮信息(000977.SZ)等AI概念股,股價自去年7月至今也分別跌了38.92%、38.61%、27.26%。
這也更反映出,AI和大模型是需要長期深耕、播種才能見到效果的行業,短時間內的股價漲跌無法左右長期行業的發展趨勢。
資深互聯網觀察家丁道師表示,所有的行業都在追熱點,百度做的這幾個賽道我認為是沒問題的。不管是大模型還是自動駕駛,它已經分別取得了國內頭部領頭羊的地位,只是說商業價值需要時間來釋放。
值得一提的是,百度顯然是樂于見到攜程股價上漲的。2023年,百度分別于年中和年末多次減持攜程股票,累計套現超3.2億美元,持股比例也就此降至9.4%。
單純從財務的角度來講,僅是這部分減持的股票價值,就已經收回了當初收購去哪兒網時的投資成本。如果再加上此前減持的部分,百度對于攜程的這筆投資,已經有了不少浮盈。
資本市場一直是風水輪流轉,多年以前百度在攜程尋求幫助之際入局,在不影響攜程獨立發展的情況下成為其大股東,可能也不會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的市值會被攜程超越。但誰又能說準,再過一個十年,如今的談資是否會成為下一階段其中一方騰飛的注腳呢?
歸根到底,影響企業成敗的始終是落地的業務而非飄在股市里的市值,百度和攜程當下都面臨一些問題,誰能解決得更好,才決定了誰會飛得更高、走得更遠。
你最近有在攜程上訂票嗎?體驗如何?怎么看待百度市值被攜程超越?評論區聊聊吧!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