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標違約退賠2.66億,一品紅能否保住集采資格?
一品紅違約是被代理商“坑”了?
作者/趙普?編輯/高巖?來源/ 野馬財經
不敢相信,居然真有藥企敢在醫藥集采中“串通報價”,獲取集采資格!
近日,廣州一品紅制藥有限公司(簡稱“一品紅制藥”)被曝在參與國家藥品集采投標中“集采違約”、串通報價,需退賠約2.66億元,創下該類似賠款新高。
據了解,一品紅制藥是上市公司一品紅藥業(300723.SZ)的全資子公司,實控人是曾獲廣東省醫藥產業“杰出經濟人物”殊榮的李捍雄。
上述公告發出前,一品紅股價為18.75元/股(7月26日收盤價),消息公開后,一品紅7月29日股價大跌17.33%,收盤價15.5元/股。截至8月2日收盤,一品紅股價15.97元/股,總市值72.53億元,尚未恢復至公告前的水平。
《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稱,有知情人士表示,一品紅制藥所涉及的違約事件,其根源是其代理商的操作失當。目前一品紅內部已啟動了針對該代理商的民事追償與責任追究程序。
令人不解的是,參加醫藥集采投標對藥企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公司大事,無論是實控人李捍雄還是公司高管,對合規性的把控都應該是第一位的,怎么就被代理商“坑”了呢?
此外,上述違約賠款金額遠超一品紅藥業去年凈利潤,對公司現金流也是較大的挑戰。
更嚴重的是,根據相關規定,觸發上述違約行為的企業或品種將視情節輕重被取消長達兩年的集采資格。而一品紅制藥是為一品紅藥業貢獻業績的重要子公司,一品紅藥業是否會因子公司違約而影響未來業績?
一品紅的現金壓力:
5.76億資金VS賠款2.66億
據一品紅藥業公開的“違約通知書”內容顯示,一品紅制藥(包括一品紅制藥授權人)在第七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鹽酸溴己新注射液投標中,存在《全國藥品集中采購文件》(文件編號:GY-YD2022-1)(簡稱“集采文件”)17.4條款規定的違約情形。
據“野馬財經”查詢了解,“集采文件”共列出了16條違約行為,包括提供回扣、行賄、虛假證明等情形。其中第17.4條款中規定的違約行為是:“相互串通申報、協商報價,排斥其他申報企業的公平競爭損害采購方或者其他申報企業的合法利益”。
圖源:《全國藥品集中采購文件》(文件編號:GY-YD2022-1)
《21世紀經濟報道》稱,一品紅制藥因違約需退賠的2.66億元,創下了目前公開集采違約金額賠款記錄新高。
這筆賠款對一品紅的影響不容小覷。
數據顯示,一品紅在2022年、2023年的營收分別約為22.8億元和25.03億元,凈利潤分別約為2.9億元和1.85億元。
以此對比,一品紅制藥2.66億元的退賠金額遠超母公司一品紅2023年的全年凈利潤。此外,截至2024年1季度,一品紅藥業貨幣資金僅約5.76億元,2.66億元占貨幣資金的比例約為46%。
此外有投資人關注的是,受上述退賠款影響,此前的財報業績是否需要更正?
對此,一品紅表示,“對公司相關年度財務造成的影響尚不確定,公司將積極與會計師做好溝通確認,最終以經審計的結果為準。”
爭入“集采名單”背后:
量價齊漲
據“野馬財經”查詢了解,一品紅制藥的鹽酸溴己新注射液在2022年7月第一次中標第七批全國藥品集中采購資格,同時中標的還有一品紅藥業的磷酸奧司他韋膠囊、硝苯地平控釋片。
據醫藥大健康產業財經新媒體“新康界”整理報道,在2022年11月執行的集采方案中,一品紅制藥的鹽酸溴己新注射液的中選數量為750萬支,中標價約17.88元/支,金額約1.3億元。
根據上述批次集中采購的規則,以上擬中選藥品的采購周期為三年。粗略估算,一品紅制藥的鹽酸溴己新注射液的采購周期為2022年7月至2025年。
在出現上述違約行為后,一品紅制藥的鹽酸溴己新注射液能否繼續進入集采名單?
一品紅藥業2022年財報還顯示,公司的鹽酸溴己新注射液獲得 2022 年廣東省名優高新技術產品等榮譽資質。
據醫藥大健康產業財經新媒體“新康界”發文,疫情后,溴己新作為咳嗽止痰常用藥,被列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常用藥參考表》,成為官方認證的新冠治療推薦藥物,銷量大增。
“新康界”還發文稱,截至目前,鹽酸溴己新注射液在等級醫院的銷售額已實現連續3年爬升,2023年更是以409.4%的同比增長率,拿下17.24億元的成績單。
圖源:罐頭圖庫
2017-2022年期間,鹽酸溴己新注射液在等級醫院的平均價格從8.7元不斷上漲至28.9元。特別是2021年多個廠家通過一致性評價后,整體平均價格迅速上漲到27.7元,上漲幅度高達50.3%。直至2023年,在集采影響下價格回落至21.5元/支。
不過,有醫藥行業媒體稱,即便價格有所回落,但對比其成本,鹽酸溴己新注射液的利潤仍然很高。
上述價格及利潤也受到集采機構關注。據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2024年4月29日消息,溴己新注射液的中選價格大幅下調,其中一品紅制藥的溴己新注射液中選價格已下調為8.27元/支。
圖源: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
或面臨資格取消風險,
此前曾違規套取資金16億!
據了解,一品紅藥業主營兒童藥、創新慢病藥和生物疫苗,新獲批的注冊批件持續高速增長,在2022年度國內制藥企業新批準產品通用名中,一品紅新增獲批數量居國內企業第 10 位,連續兩年蟬聯廣東省同行業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一品藥業旗下產品在進入集采后,為公司收入帶來大幅提升。
2023年年報顯示,一品紅藥業累計參與了三批次全國藥品集中采購,共有 7 個品種獲得中標入圍資格, 其2023年集采產品營收同比增長 244.34%。此外,公司還積極參與各地省、市及聯盟地區的集采項目。
圖源:企業財報
2023年財報顯示,一品紅藥業旗下氨甲環酸注射液、托拉塞米注射液和注射用醋酸卡泊芬、注射用阿昔洛韋分別在第八批、第九批全國藥品集中采購中獲得中選資格。
一品紅藥業認為,“隨著集采進入落地執行階段,公司產品的入圍中選將有利于擴大中選產品的銷售金額,提高中選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對公司的發展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但根據“集采文件”規定,若企業出現違約行為,被認定情節嚴重的企業將被列入“違規名單”,一旦進入“違規名單”,企業或品種有可能在兩年內被取消參與各地藥品的集采資格。
雖然違約的一品紅制藥只是一品紅藥業子公司,但在如今醫藥反腐的大背景下,一品紅藥業是否會被子公司牽連,猶未可知。
圖源:罐頭圖庫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不是一品紅制藥首次出現違規。
據“界面新聞”報道,2023年,國家審計署出具的廣東省藥品耗材專項審計調查報告(下稱“審計調查報告)”中披露,一品紅制藥曾通過批量注冊會議服務公司套取16.75億元資金用于公關費用。
其中顯示,一品紅制藥指派第三方公司以“集群注冊方式“在同一地址注冊成立了962家會議服務公司,第三方公司按廣州一品紅公司要求將資金進一步分解后,轉入特定人員賬戶,用于支付各區域醫院公關費用。
不到兩年時間,一品紅就連續出現二次嚴重違規,對其品牌和經營的影響是深遠的。
李捍雄家族齊聚“一品紅”
從股東關系看,一品紅藥業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實控人為李捍雄、吳美容夫妻二人。
一品紅藥業創始人李捍雄于1974年出生,現任一品紅董事長、總經理。吳美容2002 年參與創立一品紅藥業,現任廣潤集團、兆成投資、云潤生物、摩天石投資、大雄風執行董事兼經理。
李捍雄的哥哥李捍東,比李捍雄大6歲,也是一品紅股東,2003 年起至今在一品紅任職,現任一品紅藥業第三屆董事會董事、品瑞醫藥董事。此外,吳美容的弟弟吳春江也在一品紅藥業持股。
圖源:企業2023年財報
除了一品紅之外,李捍雄、吳美容分別持有廣東廣潤集團有限公司 70%、30%的出資比例;李捍雄、李捍東分別持有股東廣州市福澤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37.45%、31.11%的出資份額。
2019年10月10日,李捍雄、吳美容夫婦以35億元位列《2019年胡潤百富榜》第1166位;2023年10月,李捍雄、吳美容夫婦又以55億元財富位列《2023年·胡潤百富榜》第1090位。
李捍雄是國內知名的醫藥企業家,他的的高光時刻之一,是榮獲2010年“中國優秀創新企業家”稱號,并于2010年6月6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頒獎,該獎項是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機構的專家學者等組成的推選委推選產生,全國僅100名優秀創新企業家獲此殊榮。
此外,李捍雄還先后榮獲“中國優秀創新企業家”、“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家”、“中國優秀民營科技創新企業家”、“廣東省醫藥產業杰出經濟人物”、“廣東省醫藥行業特殊貢獻企業家”、“廣東省醫藥產業抗疫突出貢獻企業家”、“廣州市產業領軍人才(杰出產業人才)”、“廣州市科技創新人才”等榮譽。
目前,李捍雄還兼任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中國中藥協會兒童健康與藥物研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國際商會副會長、廣東省預防醫學會副會長等職務。
不難看出,李捍雄身兼多職,公務繁忙,但從這次違約事件來看,李捍雄或許要更專注公司的合規經營,才能讓一品紅的長遠發展更為穩妥。
你使用過一品紅藥品嗎?評論區聊聊吧。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