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也不好賺錢了,上半年非上市人身險公司29家虧損!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12日,有61家非上市人身險公司披露了2024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撰文|蜜姐? 來源|閨蜜財經
此前蜜姐曾統計了償付能力不達標的險企(詳見:2024上半年,12家保險公司償付能力不達標?。?,今天主要來關注非上市人身險公司中,上半年盈利最多的前10家險企和虧損最嚴重的10家險企。
?01
首先來看人身險公司的整體情況。
據金融監管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按可比口徑,行業匯總原保險保費收入35467億元,同比增長4.9%;原保險賠付支出增長33.1%。
其中,人身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26291億元,同比增長5.1%,略高于保險行業整體水平;但保險金額下降11.2%,賠付支出同比增長57.4%。? ?
圖片來源|金融監管局? ? ? ? ??
截至目前已披露數據的61家非上市人身險公司中,有31家盈利,29家虧損,1家未發布凈利潤數據。近半數公司虧損,保險公司賺錢也不容易了。
?02
非上市人身險公司之間的規模差異、馬太效應也十分明顯。
上半年,泰康人壽和中郵人壽是61家非上市人壽險公司中,唯二保險業務收入規模上千億,凈利潤超50億元的險企,處于絕對龍頭地位。
期內,泰康人壽保費收入1390.92億元,同比增長18.42%;凈利潤60.47億元,盡管比去年同期減少了7.4%,仍高居榜首。
凈利潤排在第二位的是中郵人壽,上半年保費收入1053.54億元,同比增長20.31%;凈利潤56.9億元,去年上半年則是凈虧28.81億元。今年上半年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
其次是農銀人壽,上半年凈利潤11.21億元,去年同期僅為1.14億元,翻了近9倍。
目前已發布業績的非上市人身險公司中,也僅上述三家上半年凈利潤超10億元。? ?
上半年,非上市人身險公司中凈利潤收入排名第4-7位的分別是中英人壽、中意人壽、工銀安盛、交銀人壽,凈利潤在7.77億元-8.8億元之間。
其中,?? 中銀人壽和交銀人壽的凈利潤實現了翻倍增長。
排名在第8-10位的分別是建信人壽、國壽養老和民生人壽,凈利潤在5.15億元-5.99億元。
建信人壽如中郵人壽一樣,去年上半年是凈虧3.23億元,今年上半年實現扭虧為盈,達5.99億元,同比增長285.4%。
此外,還有8家左右的非上市人身險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實現了扭虧為盈。
03
市場競爭總是殘酷的,有險企業績轉好,也有不少險企業績惡化。
上半年,29家虧損非上市人身險公司中,虧得最慘的10家公司合計凈虧損約90億元,其中,中信保誠虧損34.41億元,占比近4成。
中信保誠2017-2023年,保費收入從120.22億元增長至315.82億元,表現優異。但2022年其凈利潤開始降速,2023年出現虧損,全年凈虧8.27億元。
今年上半年,其保費收入約169.32億元,同比微降0.61%;但凈利潤“爆雷”巨虧34.41億元,成為非上市人身險公司中的“虧損王”。
去年以來,中信保誠的高管頻繁變動,年中董事長辭職后,一直空缺了一年多,至今還是群龍無首,情況不容樂觀......
虧損第二多的是泰康養老,由去年上半年盈利1.33億元,轉虧為凈虧14.5億元。2023年,泰康養老全年虧損9.92億元(公司口徑),今年的狀況更加嚴峻了。
同為泰康保險集團旗下險企,泰康人壽在盈利榜首,泰康養老則位居虧損榜老二,令人唏噓。? ?
不過,相比中信保誠,泰康養老有個“好爸爸”。今年4月,泰康保險集團官宣擬向泰康養老增資20億元。7月,這筆增資已正式獲批,其注冊資本變更為90億元。
此外,虧損榜排名第3、4位的分別是光大永明人壽和英大人壽,期內分別凈虧損8.67億元和8.36億元。
排名第5-10位的分別是光大方正、華泰人壽、中華聯合人壽、橫琴人壽、財信吉祥人壽和東吳人壽,上半年凈虧損額度在2.43億元—5.82億元之間。
總的來看,已公布業績的61家上半年非上市人身險公司中,約有32家凈利潤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包括虧損幅度擴大及由盈轉虧的險企。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