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創新航再被寧德時代專利訴訟不止不休,遭機構下調評級和目標價
業績上來看,中創新航2023其增收不增利的欠佳表現遭到機構下調評級和目標價。即將公布的半年報是否將得以好轉?不妨拭目以待。
來源|《港灣商業觀察》作者|黃懿
?
7月26日,中創新航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創新航”,03931.HK)發布《訴訟公告》,將其與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寧德時代”,300750.SZ)的專利訴訟再次推進大眾視線中。
?
業績上來看,中創新航2023其增收不增利的欠佳表現遭到機構下調評級和目標價。即將公布的半年報是否將得以好轉?不妨拭目以待。
?
和寧德時代不止不休的專利糾紛
《訴訟公告》顯示,中創新航于近日收到福建省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福州中院”)送達的民事起訴書(案號:(2024)閩01民初543號)。訴訟基本情況如下:原告寧德時代針對中創新航及福州倉山埃安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一家獨立于中創新航的汽車銷售商)就ZL201720968992.6號實用新型專利(“涉訴專利”)提出的知識產權侵權索賠。
?
公告顯示,寧德時代針對此次專利訴訟提出了四項請求:
?
一是中創新航立即停止實施侵害寧德時代涉訴專利權的行為,包括停止制造、銷售和許諾銷售侵害涉訴專利權的動力電池產品;????
?
二是福州倉山埃安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立即停止實施侵害寧德時代涉訴專利權的行為,包括停止銷售侵害寧德時代專利權的產品;??????
?
三是中創新航賠償寧德時代經濟損失9200萬元;
?
四是中創新航賠償寧德時代為制止此次侵權支出的合理費用30萬元。
?
實際上,這并不是寧德時代方面首次對中創新航發起侵權訴訟,此外還包含了兩起不正當競爭糾紛。
?
據天眼查等顯示,截至今年8月15日,中創新航共有30起司法訴訟,其中的16.7%的案件與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關。據悉,寧德時代自2021年7月起已陸續針對中創新航提起5項專利訴訟,包括正極極片及電池、防爆裝置、集流構件和電池、鋰離子電池、動力電池頂蓋結構及動力電池等在內,索賠總額一度超過6億。
?
從雙方專利訴訟結果來看,寧德時代敗訴兩項、勝訴兩項,另有一項訴訟尚未一審宣判。
?
而中創新航的態度也較為模棱兩可,其在《訴訟公告》中稱,動力電池領域技術進步和產品迭代速度快,公司產品已采用更先進的技術和結構設計,不存在寧德時代主張需要立即停止制造、銷售和許諾銷售侵害此次涉訴專利產品的情形,將積極采取相關法律措施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并切實維護公司和全體股東利益。
?
國際智能運載科技協會秘書長張翔指出,“寧德時代起訴中創新航,在公關方面,會對中創新航起到打擊作用,包括影響部分車企對該公司的判斷,從而影響對其的采購。另一方面,寧德時代通過起訴的方式,讓業內未來在電池的研發生產中,盡量避開有專利爭議的產品。因此,這次的訴訟,對中創新航弊大于利,影響其業內名聲,不利于其開展相關業務?!?/span>
?
市占率較低,毛利率弱于對手
一定程度上,中創新航與寧德時代之爭,并不僅限于專利糾紛和不正當競爭糾紛,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兩家動力電池企業的市占率之爭、價格戰、搶奪客戶資源等各方面的碰撞從未停歇。
?
8月9日,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7月,寧德時代國內動力電池裝車量達19.42 GWh,其市占率較6月提升了2.24個百分點,達47.3%。
?
反觀中創新航,其7月動力電池裝車量在國內第三,裝車量為2.94 GWh,市占率為7.16%,較前一月小幅下滑了0.16個百分點。去年全年,中創新航的市占率為8.49%。也就是說,中創新航相比于2023年的市占率,出現了下滑的情況。
不難看出,寧德時代目前在國內動力電池行業中占據了較為主導的地位,而中創新航與寧德時代之間,甚至還隔著比亞迪。比上不足,比下也未見明顯優勢,排名第四的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002074.SZ)在市占率方面,也僅低于中創新航2.95個百分點,未能拉開明顯差距。由此,中創新航在行業競爭中壓力不小。
?
即便市占率不理想,中創新航還是在客戶資源搶奪中,優先于寧德時代獲得廣汽埃安這一“大客戶”。據了解,廣汽埃安的主要電池供應商包括中創新航、寧德時代以及孚能科技。在這些供應商中,中創新航的裝機率高達70%以上,其產品主要應用于廣汽埃安的熱銷車型,如埃安Y和埃安S。
?
然而,在廣汽埃安青睞的背后,中創新航作出的犧牲或許更值得考究。
?
從兩家企業的毛利率的差距更能直觀展現盈利能力的差異。2021年至2023年,中創新航的毛利率分別為5.55%、10.32%、13.00%;寧德時代的毛利率分別為26.28%、20.25%、22.91%??梢?,寧德時代的毛利率遠高于中創新航。
?
中創新航董事長劉靜瑜曾指出,公司的理念是沒有一定性價比的產品其實是沒有創造價值的,不一定是低價,而是相對的性價比,只有做出了性價比高的產品才會創造價值。
?
張翔指出,“目前,國內的動力電池企業集中度較低,大概有五十多家企業可以提供動力電池,價格戰是一種洗牌手段,較大的企業可以通過壓低價格和利潤去換取訂單數量,從而擠壓小企業的生存空間?!?/span>
?
增收不增利,遭機構下調評級和目標價
“高性價比”未能為中創新航帶來理想的財務表現,相反,中創新航在2023年有著不錯的業績增速之余,凈利潤同比大幅下滑,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局面中。
?
2023年,中創新航的營收為270.1億,同比增長32.54%;稅前利潤為4.34億,同比下滑32.84%;凈利潤為2.94億元,同比降低57.4%;銷售毛利率為13.0%,相較上年上升2.68個百分點;銷售凈利率為1.62%,相較上年下降1.78個百分點。
?
此外,在償債能力方面,2023年,中創新航的流動比率為0.87倍;速動比率為0.68倍;資產負債率為56.00%。
?
作為參考2020年至2022年,中創新航的流動比率分別為1.49倍、1.88倍、1.14倍;速動比率分別為1.34倍、1.70倍、0.78倍;資產負債率分別為31.10%、35.44%、54.04%。顯而易見,中創新航在2023年的償債能力面臨的壓力有所增加。
?
6月11日,西牛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下調中創新航評級至“持有”,同時削目標價至每股15.7港元。西牛證券一直較為關注集團的銷售表現、市場份額及未來產能規劃,同時在龐大的資本開支及利息支出下的自由現金流表現。然而,鑒于集團面對的逆風未見改善,甚至有可能進一步惡化,特別是集團客戶的不確定性令其長期規劃的能見度降低。
?
報告中稱,2023財年公司錄得270.1億元人民幣總收入,同比成長32.5%,其中占總收入約八成的動力電池銷售同比增長21.4%至222.5億元人民幣,儲能系統產品銷售的占比亦進一步提升,根據中國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的數據顯示20203年中創新航動力電池裝車量同比成長逾七成至32.9GWh,市場份額從2022年的6.5%增加至2023年的8.5%。按裝車量計算,廣汽(02238)、小鵬(09868)及零跑(09863)仍為集團的主要客戶。然而,集團自去年第四季中起市場份額持續回落,2024年首四個月集團動力電池裝車量同比增長3.6%,惟市場份額大幅回落至6.4%,重返2022年的水平。
?
西牛證券提到,中創新航的產能持續成長,但下游需求增長放緩,加上主要客戶訂單量存在調整風險,有可能導致產能偏低的情況。然而,新增產能的折舊成本高企、擴張帶來重的融資成本,銷售量成長對集團極為重要。但集團的定價策略較為進取,降價求量將會進一步擠壓集團的利潤水平,令集團進入兩難的局面。因此,該行相當關注集團未來的銷售量,尤其是主要客戶帶來的不確定性。
?
不僅限于上述的困境,中創新航所處的動力電池行業目前也面臨著其他新挑戰。
?
公開資料顯示,為加強對汽車產業鏈的自主掌控能力,長安、上汽、長安、吉利等多家整車企業都明確提出自研、自建、合建、入股等方式切入動力電池領域。比亞迪便是新能源車企中自建動力電池的成功典范之一。(港灣財經出品)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