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地丨房價下跌城市轉增,上海、西安新房仍在漲
房價仍在底部調整階段。
來源|丁祖昱評樓市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70城房價數據顯示,新房和二手房同比持降,且同比降幅仍在擴大。
與此同時,房價下跌的城市數量仍在增加。7月新房價格指數環比下跌的城市數量較6月末增加2城。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房環比連跌14個月、同比連跌28個月的背景下,仍有城市走出獨立行情,比如上海新房價格環比已連漲26個月,西安房價跌勢扭轉,7月新房價格連漲2個月。
核心城市率先企穩并扭轉房價跌勢,對引導樓市復蘇具有較強的信號意義。
當前房價仍在下跌通道。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7月70個大中城市一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降幅略有收窄,同比降幅進一步擴大。
一二手房環比環比跌幅連續2個月收窄,7月新房價格環比降幅由6月末的0.67%收窄至0.65%,二手房降幅由6月末0.85%收窄至0.8%。
同比來看,新房和二手房同比持降。
新房同比降幅由6月末的4.88%增至7月末的5.28%,二手房同比降幅由6月末的7.87%增至7月末8.17%。
從趨勢變化來看,二手房跌幅仍超新房,新房和二手房降幅之間的差距有收窄態勢。
值得注意的是,房價環比下跌城市數量有所增加。
7月70個大中城市中有66城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下降,較上月增加2城。67城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較上月增加1城。
上海、西安新房環比上漲0.2%,領漲全國。
新房環比降幅最大的城市是溫州,7月溫州新房價格環比下跌1.9%,領跌70城。
二手房方面,上海二手房價在6月環比止跌后,7月繼續上漲0.1%,而北京二手房價也繼續止跌。另外,昆明二手房價也在7月環比止跌。二手房價環比跌幅最大的城市是廈門,7月環比下降1.8%。
從同比來看,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價,同比下降的城市數量均已達到峰值。
截止2024年7月,70個城市二手房價格同比全線下跌,且二手房價格同比已連續7個月全線下跌。
具體城市來看,三亞、太原和遵義三個城市二手房價格同比跌幅在5%以內,其余城市二手房價同比降幅均超5%,其中武漢、廈門和廣州同比降幅均超過12%。
二手房價格跌幅超過新房,且持續以價換量,可選擇面廣,進一步分流新房剛需。
結合CRIC監測的二手房成交數據來看,7月22個重點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積同比增長31%,增幅有所擴大。前7月累計成交面積預計為8731萬平方米,累計同比下降4%,“以價換量”韌性好于新房市場。
而新房銷售價格同比下降城市數量為68個,較上月持平,從歷史數據來看,新房價格同比下跌城市數量仍處于歷史高位水平,其中,接近六成城市新房價格同比跌幅在5%以上,其中廈門、湛江和南京新房價格同比跌幅超10%。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西安是70城新房唯二同比上漲的城市,其中上海新房同比上漲4.4%,領漲全國,而西安新房同比上漲3.4%,排在第二位。
在房價普降的當下,仍有一些城市房價止跌企穩釋放積極信號。
上海最為典型,7月上海新房、二手房價格環比齊漲。
結合歷史數據來看,上海新房價格自2022年6月份以來環比持續正增長,截至7月末已連漲26個月,新房同比更是連漲69個月。
實際上,“滬九條”發布后,上海限購政策放松、首付比例及利率的下調刺激一波購買力進場,帶動市場在回歸常態,再加上高端產品供求規模增加,推動成交量價走高。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二手房價環比止跌,自6月環比上漲0.5%后,7月再次上漲0.1%。
這意味著,上海房價整體仍然堅挺。
結合CRIC監測的數據也可以看出,2017年以前,上海二手房成交均價經歷了一波明顯上漲,2017年之后,上海二手房成交均價開始走平,截至2024年前7月二手住宅成交均價穩定在4萬元/平方米上下。
除了上海以外,7月西安新房價格也出現同環比齊漲。
從結構來看,西安各面積段價格全線上漲,其中90-144平米價格環比上漲0.2%,而面積段在144平米以上價格指數同比上漲5.1%,這意味著改善型需求仍然是價格走高的主要支撐。
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房價雖然整體呈現下跌,但下降勢頭逐漸放緩企穩。其中上海、北京、西安等重點城市新房二手房價格均出現止跌企穩信號,進一步引導全國樓市預期向好發展。
隨著政策利好不斷釋放和落地,市場信心和預期有望逐步恢復,房地產市場將延續筑底修復行情,從而帶動價格企穩。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