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壽計劃清倉杭州銀行,投資15年收益超20億!
上半年杭州銀行賺了近百億。
作者/鄭理?編輯/高遠山?來源/獨角金融
陪伴杭州銀行(600926.SH)十五載的“壽險一哥”中國人壽(601628.SH),準備要“清倉”了。
8月21日,杭州銀行公告稱,中國人壽擬在8月26日至11月25日的三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杭州銀行股份,合計不超過1.1億股(含本數),即不超過公司普通股總股本的1.86%。
圖源:公告
此次是中國人壽第三次減持杭州銀行的股份,前2次分別是在2021年和2023年。本次減持也是中國人壽所持有的杭州銀行全部份額,交易完成后,意味著中國人壽將退出杭州銀行股東之列。
按照杭州銀行8月21日收盤價13元/股估算,中國人壽“清倉”杭州銀行股權后,可獲得14.3億元的收益。
一方面,杭州銀行業績不錯。上半年業績快報顯示,該行上半年營收99.96億元,同比增長20%;但另一方面,該行面臨信貸業務的擴張較為依賴地方基建等對公項目,導致其資本消耗大,需要定期進行融資以補充資本。
1
陪伴十五載,前2次減持套現22億元
對于本次減持的原因,公告稱,是由于“中國人壽資產配置的需要”。公告中還提到了減持計劃實施的不確定性風險,中國人壽將根據監管政策、市場情況、公司股價情況等因素決定是否實施本次減持計劃。同時,該計劃還存在減持時間、減持股份的數量、減持價格的不確定性。
從2024年初至8月20日收盤,杭州銀行股價累計漲幅高達42.94%,超過行業平均水平。不過,銀行股的狂歡在8月21日被按下暫停鍵。截至8月21日收盤,銀行板塊下跌,超8成個股下跌,杭州銀行當日收報13元/股,下跌3.92%。
雪球2022年十大新銳用戶*虎對此評論稱,杭州銀行基本面依然優秀,未來不確定性較多,但基本面可以肯定的是隨著息差企穩,業績將繼續保持高增長。
事實上,這并非中國人壽第一次減持杭州銀行股份。從財務投資角度看,中國人壽投資杭州銀行獲利不小。
早在2021年,中國人壽在二級市場減持了杭州銀行0.94%的股份,轉讓金額8.43億元;2023年,中國人壽又向杭州城投集團轉讓了杭州銀行2%的股份,轉讓金額14.29億元,兩次減持合計金額22.72億元。此次準備清倉的1.1億股,涉及杭州銀行IPO前取得5616.95萬股,以及上市后送轉股5392.27萬股。
按照8月21日收盤價估算,第三次減持杭州銀行股份,中國人壽還能再進賬約14億元。三次減持杭州銀行股份,中國人壽或合計進賬約36億元。
圖源:罐頭圖庫
中國人壽當初掏了多少資金增持杭州銀行的股份?
回望歷史,2009年,中國人壽以現金出資6.5億元成為杭州銀行的險資財務投資者。2014年,中國人壽通過協議受讓方式2次增持了杭州銀行股份,合計出資約16.35億元。
從成為杭州銀行險資財務投資者,到清倉這家銀行股份后,15年間,中國人壽合計浮盈或達20億元。
中國人壽并非第一家清倉杭州銀行的險資。
2020年曾作為杭州銀行第七大股東的中國太保,自2021年開始減持杭州銀行股份,并在2022年8月清倉,合計進賬34.45億元。中國太保回應媒體稱,高度認可入股以來杭州銀行創造的良好業績,減持是根據戰略配置的需求,屬于常規投資操作。
不過,在銀行板塊整體上漲的背景下,中國人壽為何選擇清倉杭州銀行?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認為,作為財務投資者,當前退出非主業,而且又是有盈利的情況,對中國人壽來說是個較好的退出時機。
《證券時報》援引業界人士的觀點稱,中國人壽清倉杭州銀行并不意味著險資不看好銀行板塊,或將考慮配置比銀行更具投資性價比的資產。
2
資產質量領跑行業,
4次因業務違規被罰525萬
作為國內城商行的業績佼佼者,杭州銀行的業務發展和市場表現一直備受關注。
杭州銀行成立于1996年9月,注冊資本59.3億元,法定代表人為宋劍斌,目前,該行擁有200余家分支機構,網點覆蓋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灣等經濟圈。2016年10月27日,該行成功登陸A股,發行價為14.39元。
圖源:罐頭圖庫
上市后,杭州銀行股價曾沖到30.29元/股,此后開啟了震蕩式下跌之路。尤其是在2020年4月最低時其股價已經跌至7.45元/股,隨后觸底反彈開啟了一波上漲。
上市首年,杭州銀行2016年末總資產為7204.24億元。時間來到2024年上半年,該行的總資產已經達到1.9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79%。
從資產質量來看,杭州銀行堪比大行,資產質量指標領跑行業。上半年不良貸款率僅為0.76%,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達到545%。
撥備覆蓋率,反映了銀行對貸款損失的彌補能力和對貸款風險的防范能力。撥備覆蓋率越高,反映了銀行具有更強的不良貸款風險緩釋能力。
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馬鯤鵬表示,杭州銀行堅守穩健審慎的經營風格,資產質量整體穩定,不良可控,撥備家底十分深厚。在當前行業營收增長均面臨壓力的背景下,杭州銀行通過撥備的“以豐補歉”保持利潤高速增長,有力內生補充資本,支撐業務發展規模保持雙位數增長。
長江證券分析師馬祥云將杭州銀行稱為“被顯著低估的資產質量冠軍”。
圖源:罐頭圖庫
不過,根據財政部2019年9月發布的《金融企業財務規則(征求意見稿)》,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撥備覆蓋率基本標準為150%,對于超過監管要求2倍以上,應視為存在隱藏利潤的傾向,要對超額計提部分還原成未分配利潤進行分配。
同時,該行還面臨一些業務層面的違規問題,凸顯了其在內部管理與合規執行方面存在的挑戰。
8月12日,杭州銀行因向監管部門報送錯誤數據被處以110萬元罰款的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
從上述罰單信息看,該行因違規向借款人收取委托貸款手續費、在投資同業理財產品時風險資產權重計量不審慎,以及向監管部門報送錯誤數據,部分EAST數據(監管標準化數據)存在質量問題,被罰款110萬元。
一起受罰的,還有時任高管及員工,對相關違規行為負責責任,均受到警告處分。分別為:時任杭州銀行北京分行金融發展四部總經理助理張璇,時任杭州銀行西湖支行客戶經理傅百三、萬里,時任杭州銀行彭埠支行行長孫雷雷。
上述處罰,反映出杭州銀行在收費管理上存在不規范,同時,在數據報送上,如果出現錯誤將導致管理失效,引發系統性風險。
EAST數據質量問題是金融市場監管的重點之一,杭州銀行此次被罰,也提醒了其他金融機構應重視數據質量。只有數據準確可靠,才能保障市場的公平和透明,促進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
實際上,這并不是杭州銀行今年收到的首張罰單,2024年1月15日,這浙江監管局開出的2024年“1號罰單”,就給了杭州銀行。
因存在包括債券承銷業務與債券交易/投資業務間“防火墻”建設不到位、余額包銷業務未嚴格執行統一授信要求等違規違規行為,杭州銀行被罰款210萬元。同時,時任杭州銀行南京分行投資銀行部副總經理(主持工作)的毛韻喆也受到警告處罰。
貸款業務管理不審慎,違反外匯登記管理規定等,杭州銀行分支機構也收到監管罰單。
其中,3月19日,因對與融資租賃公司合作的業務管理不審慎;個貸管理不審慎;流動資金貸款用于固定資產項目建設,杭州銀行舟山分行被罰100萬元,時任杭州銀行舟山定海城關小微企業專營支行客戶經理徐豐被警告。
4月,杭州銀行北京分行因違反規定辦理結匯業務、違反外匯登記管理規定、違反規定辦理資本項目資金收付,被國家外匯管理局北京市分局處以105.7萬的罰款。
3
上半年賺99億,
連續三年分紅比例低于30%
從業績表現看,這家城商行并不缺錢。
上半年,杭州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93.4億元,同比增長5.36%,凈利潤99.9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06%。在已披露業績快報的四家上市銀行中(分別為齊魯銀行、蘇農銀行、瑞豐銀行),與上一年同期相比,杭州銀行是四家銀行中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長最快的銀行。
圖源:罐頭圖庫
一個背景是,近年來在銀行凈息差不斷下滑的環境下,杭州銀行2021年至今凈利潤能夠連續保持在20%的增幅,確實難得。
從存、貸款總額數據表現看,上半年杭州銀行實現貸款總額9013.3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1.68%;存款總額1.15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18%。
上半年杭州銀行凈息差數據暫未公布,從2023年數據看,該行2023年末凈息差降到1.5%,較上一年度減少19個基點,而中國銀行業平均凈息差為1.69%。好在該行貸款規模增長較快,實現了利息收入的增長。
在杭州銀行的業績增長構成中,投資業務和基建相關貸款扮演了重要角色。2023年,該行投資收益實現56.49億元,同比增長20.54%。
2023年在杭州銀行的資產中,金融投資占比較高,達47%,此外,2023年貸款在資產中的占比達42%。二者給銀行帶來了可觀的利息收入。
2023年,杭州銀行實現利息凈收入234.33億元,同比增幅2.52%,利息凈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達66.92%。
在貸款業務中,自2020年開始,對公貸款一直在杭州銀行占據主要地位。2020年-2023年,對公貸款占總貸款規模的比例分別為61%、62%、63%、65%。
興業證券發布的研報分析指出,杭州銀行對公基本盤繼續夯實,零售業務轉型和信用小微縱深推進,同時加強負債成本管理,息差收窄壓力有望趨緩。
盡管業績是城商行中的“優等生”,但杭州銀行的分紅率已經三年沒有超過30%。
自從2016年上市后,杭州銀行僅2019年、2020年現金分紅比例超過了30%,分別為34.13%、31.37%。2021年至2023年,該行的現金分紅比例分別24.55%、20.31%、21.44%。
圖源:公告
對于分紅比例低于30%,杭州銀行有兩方面考慮因素,一是資本監管要求趨嚴,為應對各種挑戰加強內生資本積累,保障內源性資本的持續補充,進一步增強抵御風險能力。二是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該行處于穩健發展階段,合理保留部分利潤以及充實核心一級資本,滿足合意信貸規模投放,有利于公司增強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總的來看, 市場的波動往往與內外部因素有關,這家城商行中的業績優等生,接下來能否提升分紅比例,積極改善公司治理以及合規管理?評論區聊聊吧。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