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券商“一哥”營收利潤雙降!減員降薪,還在持續
券商一哥,中報成績單姍姍來遲。
來源 |?深藍財經??撰文 | 楊波
8月28日,中信證券披露2024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1.83億元,同比下降4.18%;實現歸母凈利潤105.70億元,同比下降6.51%;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3.96%,同比減少0.31個百分點。
根據最新的中報測算,中信證券減員、降薪還在繼續。
券商“一哥”業績三連降
由于中信證券2022年、2023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為負增長,到了今年中報,業績相當第三個年頭下降了。
根據中信證券最新中報,上半年證券承銷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7.23億元,同比下降54.62%。其他業務板塊,實現收入24.42億元,同比下降41.96%。經紀業務營業收入76.95億元,同比降幅為2.85%。資產管理業務營業收入49.19億元,同比下降8.26%。
中報顯示,上半年唯一實現正增長的業務為證券投資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34.04億元,同比增長31.25%。而且證券投資業務營業支出同比還減少了12.8%,導致營業利潤率同比增加了12.27個百分點,對業績的貢獻較大。
一般而言,券商的證券投資業務包括股票期權自營、股票期權做市、證券自營以及上市證券做市交易等方面。今年這個行情,中信證券還能實現該業務板塊的業績增長,著實不易。
具體來看,在公允價值計量的項目中,交易性金融資產、其他債券投資、交易性金融負債三個項目分別對利潤貢獻了97.06億元、26.16億元和45.64億元,表現亮眼。唯一虧損的項目是“衍生金融工具”,對本期利潤造成42.78億元虧損。
另外,證券承銷業務方面,中信證券上半年股權融資承銷規模為318.96億元,同比下滑79.92%。受新股發行收緊影響,今年券商投行收入普遍下滑。上半年,中信證券完成4單IPO項目,承銷收入2.56億元,同比減少88.6%,市場份額也被華泰證券超越。對此,中信證券稱,下半年將拓展國際市場客戶,加強港股股權融資以及東南亞等海外股權融資業務開拓。
整體來看,作為券商“一哥”也免不了受到行業整體形勢的影響。比如證券承銷業務、經紀業務、資產管理業務板塊都出現了進一步的下滑。
雖然利潤下滑了,中信證券還是推出了中期分配方案,擬扣稅前A股每股派發現金紅利人民幣0.24元。
持續“減員降薪”
半年報顯示,中信證券業務及管理費合計為134.77億元,去年同期為141.83億元,同比減少5%。
業務及管理費中,基金銷售及管理費用為6.99億元,同比減少約0.87億元;差旅費2.3億元,同比減少約0.35億元;無形資產攤銷1.12億元,同比減少約0.42億元。
業務及管理費里面,最大的支出為職工費用。今年上半年職工費用為98.14億元,同比去年同期的106.98億元減少8.84億元。
從中報數據看,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信證券集團員工人數26043人,其中母公司人數為15663人。而去年同期,集團員工人數26865人,其中母公司人數為16322人。同比來看,相當于集團人數減少了822人,母公司減少了659人。
據此計算,2024年上半年中信證券集團人均收入降至37.68萬元(人均月收入6.28萬元)。同比來看,2023年上半年人均收入為39.82萬元。相當于今年上半年人均收入又下滑了5.37%。折算下來,上半年人均月收入同比少了3566元。
事實上,中信證券降薪已持續3年。
根據此前媒體披露,中信證券人均收入2021年為89萬元,2022年為82萬元,2023年為79萬元。今年上半年的趨勢,則是進一步下滑。
截至8月28日,已有19家上市券商披露2024年半年度報告。同比來看,有14家券商營收和歸母凈利潤雙雙下滑,其中東北證券歸母凈利潤同比大降75.83%。上半年,僅有5家券商實現歸母凈利潤實現正增長,分別是首創證券、東興證券、第一創業、南京證券和國元證券。
券商行業的冬天,還要持續多久?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