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川藥業中報營收凈利雙降,225億曹龍祥父子面臨挑戰
中報業績雙降,8月26日,濟川藥業開盤后股票很快被摁在了跌停板上,單日市值蒸發30.69億元。
來源|雷達財經鴻途出品 文|肖灑 編|深海
消息面上,近日,該公司披露2024年半年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0.34億元,同比下降12.84%;歸母凈利潤13.38億元,同比下降0.11%,這是自2021年以來公司半年報首次出現營收凈利潤雙降。
對此,濟川藥業解釋稱,業績下滑主要是因為報告期內呼吸類產品去年同期高基數,以及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受醫藥集采影響等因素所致。
從去年年報來看,報告期內,濟川藥業雷貝拉唑口服常釋劑型在第九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中被納入其中 ,公司產品雷貝拉唑鈉腸溶片中標,這對相關產品在院線端的銷售產生影響。
濟川藥業面臨的挑戰還不止于此。據媒體報道,作為公司的主力產品之一,蒲地藍消炎口服液近年來被多地醫保陸續“退貨”。而對于集采等帶來的壓力,濟川藥業表示公司將不斷通過自研、外部引進等方式豐富產品管線,持續拓展 OTC 銷售渠道,降低經營風險。
雷達財經注意到,濟川藥業的實際控制人為曹龍祥,目前曹龍祥與其子曹飛均在上市公司任職。2024年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曹龍祥父子身家225億元,排名1132位。
上半年營收凈利潤雙降
8月23日,濟川藥業發布2024年半年報。
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0.3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 12.8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13.38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 11.8億元,分別比同期下降 0.11%、5.36%。
對于業績變動,公司稱主要是因為報告期內呼吸類產品去年同期高基數,以及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受醫藥集采影響等因素所致。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這是自2020年上半年濟川藥業業績下滑以來,公司再次出現中報業績下降。
單季度看,今年第二季度公司實現收入16.32億元,同比下滑27.17%;歸母凈利潤4.93億元,同比下滑25.64%;扣非歸母凈利潤4.54億元,同比下滑29.17%。
8月26日,受到業績下滑的影響,濟川藥業股價開盤迅速跌停,全天市值蒸發30.69億元,跌幅10.01%。
財報顯示,濟川藥業主要從事藥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藥品產品線主要圍繞兒科、消化、呼吸等領域,主要產品為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小兒豉翹清熱顆粒等。
其中,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為獨家劑型,臨床上主要用于腮腺炎、咽炎、扁桃體炎、癤腫等;小兒豉翹清熱顆粒為獨家品種,主治小兒風熱感冒。
除藥品業務外,公司子公司蒲地藍日化主要從事蒲地藍牙膏等日化產品業務,康煦源主要從事保健品業務。
上述核心產品蒲地藍消炎口服液、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和小兒豉翹清熱顆粒,也是公司業務發展的基本盤。去年年報顯示,該三款一線產品在2023年合計銷售收入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 73.33%,其銷售狀況在較大程度上決定了公司的收入和盈利水平。
但作為公司主要營收來源的蒲地藍、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產品,在過去幾年的發展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首先,公司核心產品蒲地藍遭到多地醫保清退。2022年6月28日,濟川藥業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濟川有限的品種蒲地藍消炎口服液、蛋白琥珀酸鐵口服溶液將于2022年6月30日起調出多地省級醫保目錄。
彼時,濟川藥業董秘辦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蒲地藍消炎口服液是否進入醫保對公司來說是雙刃劍,對于是否選擇以價換量公司內部也有討論與爭議。
今年4月份,新京報報道稱,由于未能在2022年12月31日前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公開信息顯示,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已被調出河北、安徽、山東、黑龍江、江蘇、湖南、吉林、天津、陜西、遼寧、青海、新疆等地醫保目錄。
從濟川藥業的披露來看,蒲地藍消炎口服液退出醫保似乎對業績沒有明顯影響。2023年年報中公司稱,公司營收同比增長的原因之一是,報告期內主要品種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和小兒豉翹清熱顆粒市場需求較同期增加。
不過,相比之下,公司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則明顯受到了集采的影響。其中在去年下半年,雷貝拉唑口服常釋劑型被納入第九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濟川藥業的產品雷貝拉唑鈉腸溶片中標。公司稱,這將對公司主要產品之一的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在院線端的銷售產生一定影響。
如今來看,相關影響已經體現在了業績中。除此之外,公司的小兒豉翹清熱顆粒也被相關單位重點監控。
近日,上海市醫藥集中招標采購事務管理所公布了2024年4月份掛網公開議價未通過公允性評估、重點監控藥品幅度靠前且有一定采購金額的品種。
其中,濟川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小兒豉翹清熱顆粒被納入重點監控。天眼查App顯示,濟川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是上市主體濟川藥業的全資子公司。
上海市醫藥集中招標采購事務管理所表示,公布品種僅作為提醒,部分品種確因成本上漲或有質量療效優勢等原因,漲幅議價;但也有部分品種價格明顯高于同類在用品種,各醫療機構可根據市場供需情況以及陽光平臺“紅黃綠線”議價實時提醒信息合理議價,既保證臨床需求,又避免不合理調價,采購質量可靠、價格適宜的藥品。
曹龍祥父子身家225億元
半年報顯示,濟川藥業的大股東為江蘇濟川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曹龍祥。目前,67歲的曹龍祥仍擔任濟川藥業董事長,其子曹飛擔任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
根據公開信息,曹龍祥是江蘇泰興人,曾度過數年軍旅生涯,后才涉足商界。1981年,曹龍祥從部隊復員回到家鄉泰興,來到了泰興市第二水泥廠。在水泥廠的數年里,曹龍祥從一名普通的員工當上了副廠長、廠長,把一個虧損企業發展成為年銷售過億元、利稅過千萬元的江蘇華翔集團。
曹龍祥這段輝煌履歷,很快引起泰興市領導的關注。1998年8月,曹龍祥被“點將”接手另一家接管資不抵債、瀕臨倒閉的國營企業泰興市制藥廠。
實際上,彼時泰興市制藥廠已經注銷。泰興市制藥廠前身為泰興縣制藥廠,根據泰興市下發泰政復[1997]20 號《市政府關于同意泰興市制藥廠與泰興市天亨經貿公司合并的批復》,泰興市制藥廠與天亨經貿合并,合并后的企業名稱為“泰興市濟川制藥集團公司”。合并完成后,泰興市制藥廠注銷。
1997 年9月,“泰興濟川制藥集團公司”更名為“江蘇濟川制藥集團公司”。
曹龍祥上任后,立即展開了大刀闊斧進行體制機制改革,江蘇濟川制藥集團公司以“零資產出售”的形式改制,出售給江蘇華翔集團公司,再由江蘇華翔集團公司吸納原企業干部職工為自然人股東,共同投資設立江蘇濟川制藥有限公司。
1999年,企業扭虧為盈,走上了正常的運行軌道。兩年后的2001年,公司再次進行改制,曹龍祥和周國娣夫婦以501萬元獲得了江蘇濟川制藥有限公司全部股權,公司身份變成民營企業。
2013年4月,江蘇濟川制藥有限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并在同年“借殼”洪城股份完成上市。
時隔二十多年,曹龍祥當初501萬元的投資已經升值為巨額財富。2024年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曹龍祥父子身家225億元,排名1132位。
推進自研和合作研發
眼下,曹龍祥掌控的濟川藥業正面臨挑戰。拉長時間來看,2023年濟川藥業的營收增速就跌至個位數,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長僅0.6%,直至二季度核心營收指標全面下滑。
面對傳統優勢產品受集采影響、退出省級醫保目錄的變化,濟川藥業將“通過內部自研+外部合作的方式擴充產品管線”視為破局之策。
5月16日舉辦的業績說明會上,據公司管理層介紹,公司近年來引進的BD(引入產品)品種主要包括與天境生物合作的長效生長激素、與恒翼生物合作的PDE-4抑制劑(適應癥為銀屑病、特異性皮炎)、蛋白酶抑制劑(改善腹腔手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減少術后腸梗阻)以及與征祥醫藥合作的PA抑制劑(治療或預防流感)。
此外,今年7月23日,蘇州玉森新藥開發有限公司與濟川藥業在上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計劃在中藥創新藥物研制特別是針對兒童、呼吸、婦科、消化等領域展開一系列深入合作。
這些合作,有望為公司進一步增加產品儲備。不過,這條路尚未給公司帶來太多收益。
濟川藥業此前曾表示,2025年是公司創新藥產品管線充實的一個重要時間節點,屆時大多數創新藥品將會獲批上市。
但同行的案例表示,創新藥最終走向上市,并非就是成功的保障。
以億帆醫藥為例,艾貝格司亭α注射液(F-627,商品名:億立舒)是公司首個在中美歐獲批的創新生物藥,2023年年報顯示,截至本報告披露日,億立舒?已可以在中國、美國、歐盟等國家/區域獲準上市銷售,并已獲得中國和美國的專利補償申請受理通知書。
但同時,報告期因無形資產F-627全球市場競爭格局與競爭態勢發生重大變化,全球競品數量增加以及 2023 年下半年競品價格下降導致該資產出現減值跡象,公司計提F-627形成的無形資產減值8.48億元。
沖擊創新藥的中藥企業不在少數,濟川藥業的轉型之路究竟如何,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