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永明人壽為何選總精算師出任總經理?
綜合退保率降至1.37%,光大永明人壽有望扭虧?
作者/謝美浴?編輯/付影?來源/獨角金融
“鐵打的險企,流水的高管”。近日,光大永明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大永明人壽”)新一任總經理落定。
8月30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天津監管局發布批復稱,核準張晨松光大永明人壽總經理的任職資格,同時核準張晨松光大永明人壽董事的任職資格。
依靠光大銀行的渠道優勢,光大永明人壽保費規模2018年已突破百億,截至2024年上半年,其保險業務收入為114.5億元。不過,2024年上半年,光大永明人壽未能扭轉過去兩年的局勢,繼續虧損8.67億元。
曾擔任公司11年總精算師的張晨松出任總經理,能否帶領光大永明人壽重整旗鼓?
1
11年總精算師出任總經理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70后”的張晨松,擁有中國、北美、英國精算師職稱。自2013年7月起,其擔任光大永明人壽總精算師一職長達11年之久,直到2024年6月,張晨松卸任該職務。
此外,2018年12月,張晨松任光大永明人壽臨時財務負責人;2019年5月升任公司副總經理;2019年5月至2023年3月任公司財務負責人,同時還兼任光大永明資管公司董事、中國精算師協會常務理事、中國保險學會理事。
圖源:罐頭圖庫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管理學院碩士生企業導師支培元認為:“總精算師長期在精算領域深耕,其對壽險產品設計、風險評估、資本管理等關鍵業務環節的深刻理解,為公司戰略決策、運營優化、產品創新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專業視角。”
“由內部資深管理人員晉升至高層職位,有助于確保公司文化傳承和管理連續性,減少高層人事變動可能引發的不確定性,維護公司戰略的連貫性和穩定性;也有助于公司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持續強化財務穩健性和風險控制能力。”支培元表示。
在張晨松之前,今年4月,執掌光大永明人壽超過5年的劉鳳全卸任總經理職位,公司董事長孫強肩挑兩職,代行總經理職責。
簡歷顯示,劉鳳全2019年2月加入光大永明人壽,任公司黨委副書記,同年4月出任公司總經理,2020年1月出任公司董事。
圖源:罐頭圖庫
劉鳳全曾在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中國人壽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擔任多個職位。兼任光大永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資金運用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聲譽風險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梳理光大永明人壽年報發現,劉鳳全上任之后,2019年至2021年,光大永明人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35.98億元、165.68億元及179.0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8304.1萬元、1.23億元及1.5億元。
轉折點發生在2022年,光大永明人壽營業收入199.69億元,虧損約13.57億元;2023年其營業收入下降為194.73億元,虧損約6.48億元。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稱,雖然劉鳳全是市場化招聘,但仍屬于國企體系內的人員,因此到齡退任符合人事制度,但在其任職期間光大永明業績表現不佳,此時提前卸任也不排除光大有意借此對保險業務進行重大調整、改善經營狀況。
目前光大永明人壽高管人數共6人,其中張晨松卸任總精算師后出任總經理;高嵩接替張晨松出任總精算師;副總經理陸衛東、蘇揚均曾就職于光大銀行;合規負責人王首陽早年多就職于律所及法院;審計責任人為田崗。
2
兩年半虧了28億元,
綜合退保率下降0.77%
光大永明人壽由中國光大和加拿大永明人壽保險公司共同投資,于2002年4月22日成立。官網資料介紹,目前光大永明人壽的注冊資本金為54億元,現有股東包括光大集團、加拿大永明人壽保險公司、中兵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和鞍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2023年,光大永明人壽資產總規模首次突破千億元;截至2024年6月末,其總資產1184.83億元。
圖源:罐頭圖庫
此外,在光大銀行的扶持下,光大永明人壽保費規模也節節攀升,2019年突破百億規模;2020年至2023年,其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134.7億元、140.8億元、170.75億元、194.7億元。
不過,2024年上半年,光大永明人壽保險業務收入114.5億元,同比下降4.85%;凈利潤則進一步下滑,虧損8.67億元,對比2023年同期的3.16億元,驟降374.37%。
放到行業層面比較,光大永明人壽凈利潤在60家非上市人身險公司中位列倒數第三。過去兩年半,光大永明人壽已累計虧損28.72億元。
圖源:罐頭圖庫
業績的虧損,繞不開居高的退保率及退保金額。
光大永明人壽償付能力報告顯示,2022年,“光大永明附加光明財富年金保險A款(分紅型)”、“光大永明光明財富年金保險A款(分紅型)”兩款產品的退保率已超過85%,該年光大永明人壽退保金額居前三位的產品累計退保約19.73億元;2023年,“光大永明安鑫二號年金保險”的退保率超過80%,其退保金額居前三位的產品累計退保約11.5億元。
到2024年二季度,其綜合退保率1.37%,同比2023年下降0.77%,但部分產品的退保情況仍然不樂觀,例如“光大永明至愛家傳終身壽險”退保率33.49%;“光大永明附加增利金賬戶年金保險(萬能型)”上半年累計退保金額4.13億元。
圖源:光大永明人壽償付能力報告
由此看來,如何降低退保率仍是光大永明人壽亟待解決的問題。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表示,“降低退保率關鍵在于優化產品設計以滿足市場需求和消費者預期,加強銷售管理以確保準確傳達產品信息并避免誤導消費者,提高服務質量以增強消費者信任,以及強化風險管理來及時發現并處理潛在風險。”
除此之外,分季度看,光大永明人壽自2023年以來的分紅賬戶業務凈現金流均為負值,并且數額巨大,2023年四個季度依次為-44.69億元、-48.8億元、-49.65億元及-50.2億元;2024年第一、二季度分別為-38.44億元、-25.95億元。
沈萌表示,大量分紅意味著人壽產品進入償付期,會對保險公司的自由現金流形成不利的影響。現金凈流出是產品設計中存在問題,需要補充新的保險客戶,才能減緩現金凈流出。
3
償付能力持續提升,
押注富森美股票、新希望債券
業績失速之外,光大永明人壽還面臨違規處罰問題。
據官網披露,2024年以來,光大永明人壽旗下分公司累計受到監管處罰3次,罰款金額157萬元。
圖源:光大永明人壽官網
具體來看,光大永明人壽天津分公司、山東分公司則均因存在未按規定使用經備案的保險條款、保險費率的行為被罰,分別被罰款50萬元及35萬元,對應相關責任人分別被罰款 7萬元。
而光大永明人壽四川分公司則因財務數據不真實被罰款50萬元,時任光大永明人壽四川分公司總經理李云華被警告并罰款8萬元;時任光大永明人壽四川分公司銀保業務管理部業務支持室主任、銀行保險管理部副經理劉飛,綜合銷售渠道光大業務部經理、成都銀行保險業務一部經理魏強被禁止終身進入保險業。
另一面,從2022年四季度開始,光大永明人壽已掉出A類風險綜合評級,最近一期的風險綜合評級為B。
圖源:罐頭圖庫
不過,從投資端來看,2023年該公司實現投資收益35.44 億元,同比增加45.24%。2024年上半年,光大永明人壽投資收益率同比下降0.26個百分點至2.28%,但綜合投資收益率由3.31%增至4.35%。
截至2024年上半年,光大永明人壽為富森美(002818.SZ)第五大股東,且在二季度增持該公司15萬股。華西證券研究報告指出,富森美作為西南地區規模較大、綜合競爭力較強的大型裝飾建材家居流通企業,深耕成都二十年,滲透率高,自持物業成本優勢突出,經營穩定持久盈利。
2024年上半年,富森美實現營收7.34億元,同比下降5.18%;歸母凈利潤3.4億元,同比增長20.73%;公司擬進行中期分紅,每10股派發4元(含稅),中期派息率為88%,持續高分紅回饋股東。
圖源:罐頭圖庫
此外,光大永明人壽還持有新希望(000876.SZ)發行的希望轉債,該項目2020年2月上市,2026年1月摘牌,發行規模40億元。6月28日,聯合資信對該債券項目評級維持“AAA”。
聯合資信評級報告還指出,新希望2023年營業總收入保持穩定,但豬產業經營面臨壓力很大,主營業務盈利水平下降;財務方面,截至2023年末,新希望全部債務747.1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6%,債務負擔重,主要償債能力指標表現一般;不過,投資收益對公司整體盈利能力形成良好支撐。
光大永明人壽背靠光大集團,已在努力扭轉不利局面。2023年以來,光大永明人壽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隨季度攀升,分別為146.09%、150.02%、186.95%及210.94%;2023年第四季度,光大永明人壽還成功發行12.7億永續債,鞏固了公司的資本實力。
2024年第一、二季度,光大永明人壽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217.26%、234.12%。
光大永明人壽還在償付能力報告中表示,公司將持續加強對償付能力的追蹤和管理,積極擴充和推進外源資本的補充,推動公司高質量轉型。
對于光大永明人壽未來的轉型發展,你有什么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