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50場庭審,上海華瑞銀行為何“追債”忙?
上海華瑞銀行2023年扭虧。
作者/姚悅?編輯/付影?來源/獨角金融
一天要進行50場庭審,2024年以來,背靠“均瑤系”的上海華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海華瑞銀行)的涉訴案件明顯增多,且已經刷新該行成立以來的年度涉訴量。而其中絕大部分的案件都是上海華瑞銀行作為原告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
上海華瑞銀行“追債”為何這么忙?
上海華瑞銀行“追債”忙
上海華瑞銀行“追債”有多忙?
9月29日上午10點半,上海華瑞銀行起訴宋某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將在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進行民事一審的開庭審理。
而同在9月29日這一天,還有49起像這樣的上海華瑞銀行起訴個人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也要開庭審理。
圖源:天眼查
當然,上海華瑞銀行也不止是忙這一天,近年來其涉訴的案件數量整體上升迅速。
據天眼查顯示,2018-2023年,上海華瑞銀行的涉訴案件分別為9個、17個、48個、618個、2135個,以及1972個。尤其是2024年以來,該行涉訴案件已經達到2558個,刷新了其成立以來的年度涉訴紀錄。
圖源:天眼查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華瑞銀行歷年所有涉訴案件中,98.6%的案件身份為原告,90.8%的涉案案由為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上海華瑞銀行作為原告的涉案金額總計34.16億元,占比92.9%。
作為對比的是,19家民營銀行中,與上海華瑞銀行資產體量最為接近的吉林億聯銀行、溫州民商銀行,2024年以來涉訴案件分別為376個、43個;在其歷年所有涉訴案件中,涉案案由為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的分別占比為80.4%、47.5%;作為原告的涉案金額總計分別為1.83億元、8.96億元。
新智派新質生產力會客廳創始發起人袁帥認為,頻繁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背后可能反映出銀行在貸款管理方面存在一些問題,進而需要通過法律途徑追討欠款。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亦認為,頻繁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反映銀行可能在貸款程序和風險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
“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可能增加銀行貸款違約的風險。銀行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適時調整風險管理策略,以應對外部環境的挑戰。”柏文喜表示,銀行需要加強貸款前的審查程序,提高風險評估的準確性,以及加強貸后管理,確保借款人能夠按時償還貸款。
據天眼查顯示,上海華瑞銀行目前有4727個案件處于民事一審階段。
2023年扭虧,個貸占比升至81.55%
2022年,上海華瑞銀行不僅遭遇營收、凈利雙降,還成為當年營收降幅最高,以及唯一一家虧損的民營銀行。不過,該行也很快在2023年成功扭虧——凈利潤同比增長115.65%,還是已披露財報的18家民營銀行中增幅最高的一家。
與此同時,上海華瑞銀行個人貸款和墊款占比也升至81.55%。2023年,上海華瑞銀行的個人貸款和墊款同比增加了92.68億元,在總貸款中的占比上升了15.77個百分點。
圖源:上海華瑞銀行財報
上海華瑞銀行在年報中表示,持續拓展自營業務,2023年實現“消費信貸自營業務0到1的跨越”,不過其個貸業務主要構成依然是助貸。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上海華瑞銀行的個人經營貸款為38.82億元;個人消費貸款219.08億元,在該行2023年個人貸款和墊款總量的占比分別為15.04%、84.91%。
據《消費日報》旗下“消費日報財經”報道,上海華瑞銀行曾與360借條、得物借錢、愛奇藝借錢等合作發放個人貸款。
據Wind數據顯示,2023年,上海華瑞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下降0.2個百分點至1.66%,不過在18家披露年報的民營銀行中仍排位靠前,在第6位。
據《北京商報》報道,2024年上半年,多數上市銀行在個貸業務上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尤其是個人消費貸款和個人經營貸款方面,但在“狂飆”之下,貸款質量下降和潛在違約風險也漸呈增加態勢。
中國民協新質生產力工委常務副會長及秘書長吳高斌認為,個人貸款業務具有較高利潤空間,有助于提升銀行整體業績。但個人貸款市場競爭也激烈,加大個人貸款業務可能導致貸款審批門檻降低,增加不良貸款風險。此外,個人貸款業務在政策調整、市場波動等方面具有較高的敏感性。
圖源:罐頭圖庫
近年來,上海華瑞銀行都在持續發力個人貸款。
據財報顯示,2021-2023年,上海華瑞銀行的個人貸款和墊款分別為132.05億元、165.18億元,以及258.03億元,占比分別為48.28%、65.78%,以及81.55%。與之成反比的是,公司貸款及墊款分別為126.72億元、84.93億元、57.43億元,占比分別為46.33%、33.82%、18.15%。
資產質量方面,2021-2023年,上海華瑞銀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67%、1.86%、1.66%。在民營銀行中分別排在第2位、第2位,以及第6位。
背靠“均瑤系”,上海華瑞銀行能否重振江湖?
上海華瑞銀行由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均瑤集團)聯合滬上10余家民營企業發起,是全國首批試點的五家民營銀行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均瑤集團在入主上市公司愛建集團后,成就了資本“系族”中的重要一員——“均瑤系”,其旗下聚集了愛建集團(600643.SH)、吉祥航空(603885.SH)、大東方(600327.SH)、均瑤健康(605388.SH)4家上市公司,業務涉及航空運輸、金融服務、現代消費、教育服務、科技創新等板塊。
據Wind數據顯示,上海華瑞銀行的第一大股東為均瑤集團,持股30%。其他持股5%以上的大股東分別為上海凱泉泵業(集團)有限公司,持股22.05%;上海騁宇實業有限公司,持股13.08%;上海均瑤國際廣場有限公司,持股8.15%;上海建之橋企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建之橋),持股6.5%。
圖源:Wind金融終端
日前,上海建之橋全部持有的上海華瑞銀行1.95億股、占比6.5%的股權已經被掛上了阿里司法拍賣平臺,將于9月20日公開拍賣,起拍價為1.37億元。上海建之橋于2023年被列為被執行人,其所持的上海華瑞銀行全部股權被凍結。
截至2023年末,華瑞銀行共有11名股東,均為私營企業。據《時代周報》分析,在19家民營銀行陣營中,除了少數幾家背靠“大廠”,多數均面臨股東實力較弱、增資較難的問題。
上海華瑞銀行于2015年正式開業,開業當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2.56億元,凈利潤虧損456.68萬元。但僅一年后,華瑞銀行就開始盈利,并且在短期內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據Wind數據顯示,2016-2018年,上海華瑞銀行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61億元、9.83億元、10.93億元,同比增長157.85%、48.65%、4.3%;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42億元、2.53億元、3.27億元,同比增長3213.55%、77.96%、29.15%。
圖源:Wind金融終端
此后,上海華瑞銀行的業績增速出現大幅波動。2019-2021年,上海華瑞銀行分別實現營業收入9.93億元、11.58億元、16.0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9.18%、16.59%、38.32%;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68億元、2.03億元、2.2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8%、-24.21%、9.97%。
2022年,上海華瑞銀行營收凈利雙降,出現成立當年之后的第二次年度虧損——歸母凈利潤-3.41億元,同比下降252.46%。雖然2023年就成功扭虧,但0.53億元的歸母凈利潤,在18家披露財報的民營銀行中排在第17位。
與此同時,上海華瑞銀行也面臨著外部挑戰。
2023年年報數據來看,民營銀行發展仍然呈現出明顯的梯隊分化特征,微眾銀行、網商銀行兩家頭部機構營收之和、凈利潤之和,分別占18家已披露財報民營銀行總和的65%、71%。
不過,上海華瑞銀行的競爭優勢亦不可忽視。
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民營銀行凈息差為4.32%。2023年有7家銀行凈息差在4.32%的行業水平之上,其中一家就是上海華瑞銀行,為4.4%。
此外,柏文喜也表示,華瑞銀行的優勢還在于其作為首批民營銀行的先發優勢、較為靈活的決策機制和對本地市場的深入理解。
袁帥認為,上海華瑞銀行具有一定的科技金融和普惠金融服務經驗,其可以進一步依托金融科技提升服務效率和質量;深化與科技企業、高新園區的合作以拓展科創金融業務;同時加強個人貸款業務的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以確保業務穩健發展。
你認為上海華瑞銀行最大的競爭優勢是什么?歡迎留言評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