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尋覓風險和收益的雙全法?匯安基金張昆:啞鈴策略能攻善守
怎樣尋覓風險和收益的雙全法?匯安基金張昆:啞鈴策略能攻善守
在投資世界中,風險和收益如同硬幣的正反兩面,總是相伴而生,難分難離。尤其是經過這幾年市場的風雨洗禮后,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從“冒險派”變身“收蛋人”,不再盲目追高,更在意投資的松弛感,在資產配置中加倉債基尋覓收蛋自由。據Wind統計,截至今年6月末,債券基金資產凈值突破了10萬億元,達到了10.6萬億元,上半年債基資產規模增加了1.56萬億元,增幅為17%。伴隨規模增長,債基持有人數量大增,截至上半年末,債券基金份額持有人戶數總和為1.2億戶。相較去年年末,債券基金份額持有人戶數總和增加了1507.54萬戶。
不過隨著利率下行,債券投資難度升級,投資者日益發現債基并非穩賺不虧,也有風險,像信用債基金就有信用違約導致凈值持續下挫的風險。在市場波動加劇的時代,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個人投資者,都希望能有更低的回撤組合來提升投資體驗。但如果極度地去控制回撤的話,又沒有辦法獲得一定的收益。這種背景下,基金經理就需要在投資策略上平衡好風險和收益。
如何尋覓風險和收益的雙全法?匯安基金多策略組混合資產投資總監張昆給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議。張昆管理的匯安裕同純債債券基金采用“配置+交易”為主的啞鈴策略:一方面,以低久期的利率債作為底倉基石,主要獲取穩健的票息收益,同時波動也更低;另一方面,通過杠桿和久期策略,使得在債市走牛時,久期能夠得到快速拉升;進入轉型的環境下,久期又可以快速的收縮。張昆分析指出,面對行情震蕩波動,這種策略能更好地契合市場環境,滿足客戶的需求。
在張昆看來,投資和生活有異曲同工之處。生活里通常不會一帆風順,總會遭遇逆境考驗,投資同樣如此。“如果說牛市是體現一個基金經理創造價值的過程,那么熊市就是考驗一個基金經理能力高低的試金石。當生活進入逆境時,怎么去度過逆境、走出困境,這跟投資是一個道理。”張昆進一步指出,做好基金經理更重要的是在逆境中依舊能夠為投資者創造價值、降低風險。
做投資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決策錯誤,張昆認為,最好應對錯誤決策的方式就是止損。。張昆更強調風險前置的概念。“沒有人能保證每筆投資都100%正確,因此,在每次決策之前就要考慮到失敗的概率有多大?如果失敗又該采取什么樣的處理措施?在什么位置上止住損失?”這也是張昆過去經歷過多輪市場牛熊波動后的經驗總結。
多年的市場歷練后,張昆自身對于盈利的把握能力和損失的控制能力在逐步增強。以張昆管理的匯安裕同純債債券基金為例,該基金目前專注利率債投資,不投信用債,不用擔心違約風險;其次,產品收益主要來自于波段的操作,而交易盤的每一筆投資背后都進行了風險控制。通過久期的縮放把握住了市場收益率下行的環境,同時在收益率上行的時候,又極好地控制了回撤,也讓匯安裕同純債債券基金自成立來體現出能漲抗跌的特征。
據定期報告統計,匯安裕同純債債券A自2022年6月22日成立來連續8個季度實現正收益,自成立來回報率9.46%,相較同期4.60%的業績比較基準,超越基準4.86%;在這兩年債市跌宕起伏中,最大回撤僅-0.47%,為投資者奉上了良好的持基體驗,持有人數量從去年底的4053戶,增至今年上半年末的756159戶,半年時間“增粉”超75萬。
來源/東方網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