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又創紀錄了!
備受關注的普華永道處罰終于“靴子落地”。
來源/樂居財經? 作者/吳文婷
9月13日,因涉及恒大地產財務造假,財政部、證監會對普華永道開出“創紀錄”罰單,合共罰款4.41億元。
一方面,是來自財政部的處罰。其對普華永道涉及恒大地產2018年審計項目的違法行為,給予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共1.16億元。同時,給予普華永道警告、暫停經營業務6個月、撤銷普華永道廣州分所的行政處罰。
另一方面,還有證監會的處罰。沒收普華永道案涉期間全部業務收入2774萬元,并處以頂格罰款2.97億元,合計罰沒3.25億元。
對此,普華永道回應稱,尊重并堅決服從相關處罰決定。恒大地產的審計并沒有達到公司一直堅守的高標準以及各界的期望,其決心以此為鑒,深刻反思,全面汲取教訓。
在業內人士看來,普華永道當前仍服務了多家上市公司及金融機構,此次被處以“資格罰”或將引發其服務對象集中掀起“換所潮”。
頭頂諸多行業光環的普華永道,曾被認為是“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首。公開資料顯示,2023年,普華永道的營收在全球審計機構中排名第二,僅次于德勤。其在國內更是連續20年在中注協發布的年度事務所綜合評價百強排名中位列第一位。
自恒大2009年上市以來,普華永道便擔任其審計機構,至2023年1月解除合作,雙方合作時間長達14年。據報道,14年間,恒大地產支付給普華永道的審計費合計高達2.88億。
2021年5月,恒大地產爆發債務危機。普華永道作為審計機構仍然對其2020年年報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并獲得5400萬審計費。
根據證監會披露,恒大地產2019年、2020年年報存在虛假記載,相關5次公司債券發行構成欺詐發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結果落地之前,普華永道在中國的業務就已風雨飄搖,除了員工的簡歷在業內“滿天飛”,丟單的情況更是持續上演。
據媒體不完全統計,目前至少有48家上市公司改聘、取消續聘普華永道,上年度審計費在500萬元以上的項目達到30余個。
而最新解約之一來自碧桂園,為了能盡快推進2023年財報審計,其建議普華永道辭任核數師并獲得后者同意,相關辭任自9月3日起生效。
有審計行業人士認為,作為會計師事務所,首要工作是確保信息的真實性,恒大財務造假案之后連番遭遇調查,普華永道信譽及商譽在行業內嚴重受損,因而被上市公司解聘也是意料之中。
另有業內人士指出,此次事件及監管機構的相關處罰,對審計行業的風氣和從業質量來說都有警示促進作用。但造假不止的結構性內因,在于審計行業的服務模式——由客戶選任審計師并支付服務費用。這一模式在事實上背離了審計業務成功的基礎,即“審計獨立性”。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