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殺出200億超級獨角獸:全國第五,融資超50億
最近,物聯網領域殺出一個超級獨角獸:特斯聯,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請。
來源|鉛筆道? ?作者?| 華泰詩
這是一家AIoT公司。什么是AIoT?說個公式,大家或許就能明白。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AI(人工智能)+IoT(物聯網)。即用更高形式的AI實現萬物數據化、萬物智聯化。
據過往融資統計,特斯聯的估值超200億元,是妥妥的超級獨角獸。
-?01-
特斯聯成立于2015年,一直押注在“物聯網”,現在算是中國公域AIoT行業的領導者和開拓者。什么是AIoT?說個公式,大家或許就能明白。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AI(人工智能)+IoT(物聯網)。
大約意思就是:AIoT比IoT(物聯網)多了一個AI,可以用更高形式的AI實現萬物數據化、萬物智聯化。
特斯聯的核心業務是全棧AIoT產品,包括軟件、硬件及服務,其核心產品有8個:
1.AIoT操作系統TacOS:這是公司的開創性AIoT操作系統,為公域空間全場景應用提供支持。
2.智能硬件:特斯聯提供多種智能硬件產品,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傳感器、智能邊緣計算設備等,用于構建智能化基礎設施。
3.云軟件產品:針對消防領域的智能化云平臺的AI消防云,提供能源管理的智能化解決方案的AI能源云,服務于文化旅游行業的智能化云平臺AI文旅云,針對產業園區的智能化管理平臺AI園區云。
此外,業務還包括智能機器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綠色智算體、領域大模型、AI CITY項目等。
以上業務不少,但總結而言,特斯聯最核心的業務可以歸結為“AI產業數字化”。2021年-2023年,該業務占總收入的比例為50.7%、64.0%、62.0%;2024年1-6月上升為68.3%。
-?02-
回顧AIoT的發展歷程,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最初,2015年到2016年是AIoT 1.0時代,主要關注于為客戶提供智能基礎設施建設。隨后,在2016年到2019年,進入AIoT 2.0時代,該階段強調了為個人場景開發端到端的解決方案。
2020年至2022年,隨著特斯聯智慧城市操作系統的推出及多個AI CITY項目的啟動,標志著AIoT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到了2023年,得益于強大的模型能力與TacOS系統,AIoT邁入了4.0時代。
據公開資料顯示,按收入計算,特斯聯是中國第五大操作系統型AIoT解決方案提供商,前四名分別為兩家國有電信公司,華為以及阿里巴巴。
但總體而言,行業的頭部效應并不明顯。2023年,前十大參與者合計市場份額僅占32.9%。主要的參與玩家包括幾類。
一類是操作系統型AIoT企業:1、通信廠商,具備強大的網絡基礎設施和技術實力,例如華為、中興等;2、互聯網廠商,擁有海量數據和用戶基礎,例如阿里、騰訊、百度等;3、AI企業, 專注于AI技術研發和應用,例如商湯、曠視等。
第二類是非操作系統型AIoT企業:1、傳統硬件廠商:例如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等,通過自主研發或與AI企業合作,提供AIoT解決方案;2、系統集成商:通過整合不同廠商的產品和服務,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AIoT解決方案。
-?03-
2024年,特斯聯完成了當年國內規模最大的D輪融資之一,金額高達20億元,估值曾突破208億元。
彼時,港股上市公司美高域(01985.HK)又宣布對特斯聯投資5000萬元,占總股本的0.24%。按照每股20元的單價測算,特斯聯的估值依舊維持在208.33億元的水準。
截止目前,特斯聯共進行了9輪融資,吸引包括VC/PE,戰投或金融投資公司或個人以及人工智能的投資,例如光大、中信系產業資本、科大訊飛、京東、金地集團、重科投、深圳福田、南昌望隆、徐州臻心、余姚陽明。融資總規模超過50億元人民幣。
特斯聯過去三年半的營收達到33.62億元,累計虧損高達71.46億元,調整后虧損為25.78億元。2021年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收入分別為12.06億元、7.38億元、10.06億元和3.57億元。
虧損的關鍵原因之一,是研發投入巨大。2021年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特斯聯的研發開支分別占同期收入的23.8%、44.6%、32.0%和40.7%。研發成果的應用和商業化需要一定的時間,短期內難以產生明顯的經濟效益。
其次,特斯聯的產品軟件成分居多,毛利偏低。比如2021年至2023年,特斯聯的毛利率分別為44.2%、10.1%和31.0%。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