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炒股實現凈利潤翻倍,新華保險業績高增下仍有隱憂
近日,新華保險率先公布2024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增公告稱,經初步測算,公司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預計為186.07億元至205.15億元,與2023年同期相比,預計增加90.65億元至109.73億元,同比增長95%至115%。
出品|達摩財經
“924”行情以來,A股市場迎來了一波強勁的上漲行情。憑借上半年對銀行板塊的布局,本就收獲頗豐的保險板塊在本輪行情中再次引人注目。
自9月24日至10月15日,A股五大險企的股價表現可圈可點。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人壽、中國人保分別累計上漲29.71%、21.95%、20.15%、15.85%。新華保險累計上漲44.71%,在五大險企中區間漲幅最大。
近日,新華保險率先公布2024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增公告稱,經初步測算,公司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預計為186.07億元至205.15億元,與2023年同期相比,預計增加90.65億元至109.73億元,同比增長95%至115%。
投資推動利潤大增
新華保險今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預計增速已經創下上市以來新高。其中,第三季度的超預期表現成了其凈利潤大幅增長的主要推手。
按業績預告數據計算,今年第三季度,新華保險單季度歸母凈利潤達到75.24億元-94.3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4.36億元大幅增長,該金額也是2022年同期的3-5倍。
從新華保險的年中報告來看,新華保險在本年加大了對權益類資產的投資力度,使得新華保險在權益類市場爆發的同時獲得了較高的投資收益。
去年8月,申萬宏源證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楊玉成調任新華保險黨委書記,后擔任公司董事長。自這位“券商系”董事長任職以來,新華保險經歷了一系列改革,“強投資”便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在2023年的年報發布會上,楊玉成就曾表示,新華保險在2024年的目標是提升投資業績,以期獲得豐富的投資回報。今年中期業績會上,楊玉成稱,在股市比較低迷的時候,新華保險及時出手、及時投資,抓住了很好的時間窗口。
橫向對比來看,新華保險是目前A股市場中最熱衷配置股票類資產的險企。截至6月末,新華保險的股票、基金投資占比分別為10%、8.1%,相較去年末分別提升2.1個百分點、1.8個百分點,股票投資的增幅、占比均為A股上市險企第一。此外,上半年新華保險的長期股權投資金額增幅也較大,投資金額達162.87億元,同比增長214.8%。
得益于權益類市場的表現,今年上半年,新華保險實現綜合投資收益達426億元,同比增長51.8%;年化綜合投資收益率6.5%,同比上升1.8個百分點,創近三年最好水平。
風險與收益并存
雖然新華保險憑借股票市場取得了可觀的收益,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權益類市場投資情緒的逐漸穩定,對于在股票市場配置過高的新華保險來說,后市仍有不小的回調風險。新華保險業績預告發布后,也在機構之間產生了不小的反響。
中金公司發布研報指出,當前應謹慎追高保險板塊個股,提防快速上漲后的潛在回調風險。中金公司還在研報中特別提到,市場對于新華保險披露的三季報凈利潤預計大增的樂觀情緒可能過于高漲。
但機構中也有不少的相反觀點。東吳證券認為,努力提振資本市場等政策組合拳對保險行業帶來中長期明確利好,券商逼空式上漲階段往往是保險板塊蓄勢的重要階段,保險彈性弱于券商但持續性可能更強。
事實上,今年以來,保險行業對股權類投資熱情高漲,年初至今險企共舉牌11次,創下近4年新高。其中,長城人壽是今年險企舉牌主力,年內共舉牌了6家上市公司。此外,中國太保、瑞眾人壽等也均有舉牌動作。
從投資標的來看,公共事業、基礎建設、能源環境等領域公司在今年成為險資的新寵,這些低估值、高分紅、資產穩健的公司更容易獲得險企的青睞。新華保險也不例外,從其投資A股市場的情況來看,所持能源、醫藥、公用事業、銀行等板塊股份較多。
與頻頻舉牌的險企不同的是,新華保險的權益類市場投資較分散,且普遍持股數量不高,資金使用相對不集中。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新華保險出現在48家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之列,總持倉市值為112.07億元,持倉前五名分別是郵儲銀行、建設銀行、兗礦能源、山西焦煤、山金國際,其中對郵儲銀行和建設銀行的持倉市值分別為11.15億元、10.62億元。
今年險資頻頻舉牌部分原因也與新金融工具準則有關。權益投資若以公允價值計量且變動計入當期損益,險企利潤表將受市場波動影響較大。但在舉牌后,可按長期股權投資或FVOCI進行后續計量,有效降低權益投資帶來的當期利潤波動。
因此,在新金融工具準則下,新華保險這種過于依賴短期股票收益的投資方式,也可能造成利潤的大幅波動,使得凈利潤的高增長難以持續。
保費增長仍顯乏力
新華保險成立于1996年9月,總部位于北京市,是全國性“A+H”上市公司。作為一家老牌險企,近年來新華保險市場地位有所下滑,已出現掉隊之勢。
在本次業績預告中,新華保險只提到了凈利潤的增長預估,對于收入端的預計并未進行披露。新華保險保費收入公告顯示,今年1-8月,公司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為1302.828億元,同比增長1.9%。
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份保費收入披露時,新華保險的保費收入還呈現出同比下降的趨勢。新華保險的保費收入主要在8月份得以增長,得益于停售效應,新華保險單月保費收入同比增長率超過了120%,幫助新華保險實現了扭轉。
今年上半年,在“報行合一”政策的影響下,新華保險銷售端壓力放大。報告期內,公司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988.3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078.51億元同比下降8.4%。其中,作為重要支撐的個險渠道保費收入687.20億元,同比下降0.71%;銀保渠道保費收入279.71億元,同比下降24.1%;團體保險保費收入21.41億元,同比增長18.3%。
橫向對比來看,新華保險是今年上半年A股五家上市險企中唯一一家保費下滑的險企。
隨著楊玉成的加入,過去一年新華保險也在積極發力營銷渠道轉型,在組織架構、人才隊伍等方面進行調整優化。
2023年年末,新華保險推出了新的《基本法》,不再以人力驅動增長,而是走內涵式增長的道路,通過績優隊伍的建設,來促進營銷渠道的業務持續增長。今年上半年,新華保險在個險渠道啟動“XIN一代”計劃專項隊伍建設項目,旨在探索營銷隊伍轉型發展模式。
從成效上來看,新華保險的優化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今年上半年,新華保險個險代理人規模人力13.9萬人,同比減少3.2萬人;月均合格人力2.7萬人,同比減少20.59%;月均人均綜合產能1.04萬元,同比增長28.3%。
9月30日,新華保險總裁張泓因年齡原因辭職,同時,公司董事會同意聘任龔興峰擔任公司總裁。精算師出身的龔興峰上任后,與楊玉成二人也形成了以投資、精算為基石的組合。如何在行業轉型的壓力下實現業務的持續增長,仍是擺在二人面前的挑戰。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