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驢界王傳福”被留置,愛瑪科技前景蒙陰?
二輪電動車激戰之際,愛瑪科技(603529.SH)的一紙公告,引起市場熱議。
來源/翠鳥資本
10月10日晚,愛瑪科技突然公告稱,近日收到公司實控人、董事長兼總經理張劍家屬通知,其于2024年10月9日收到由承德市監察委員會簽發的張劍被留置、立案調查通知書。
禍不單行的是,自從去年以來,愛瑪科技經營增速呈現大幅下滑,凈利潤增速也滑落到個位數。
張劍,有著“電驢界王傳福”之稱。作為中國兩輪電動車行業靈魂人物,他的突然被留置會不會對公司未來的發展增添諸多變數?
曾卷入國內最大敲詐案
跟以往其他上市公司高管被留置、立案調查的公告不一樣,張劍通知書上單位是:承德市監察委員會。
而到底因為什么被留置立案調查,目前愛瑪科技尚未知悉上述事項的進展及結論。只不過,受該利空消息沖擊,愛瑪科技股價次日開盤一度跌停,截止收盤跌幅收窄至6.91%,一夜之間市值蒸發20多億元。
張劍身上的爭議一直比較多,比如他曾卷入國內最大敲詐案之中。
2008年至2009年4月,張劍委托顧建新控股的江蘇天爵機車科技有限公司代加工電動車零件,兩人為此成立了一家新的合資公司“無錫愛瑪”,張劍持股70%,顧新劍持股30%。
2010年5月,張劍、顧新劍、無錫愛瑪、天津愛瑪、江蘇天爵簽訂協議,約定張劍和無錫愛瑪為顧新劍和江蘇天爵償還債務1.25億元,江蘇天爵將名下估價為6205萬余元的房地產抵償給無錫愛瑪,顧新劍將持有的無錫愛瑪30%的股權零對價轉讓給天津愛瑪全體股東。后無錫愛瑪成為天津愛瑪子公司。
顧新劍認為自己沒有拿到轉讓股權應得的對價,以愛瑪有稅務問題向張劍索要錢款2.35億,被當時《法制晚報》稱這是國內涉案金額最高的敲詐勒索案。
之后,張劍將顧新劍其告上法庭。最終,顧新劍被判處20年刑期。但無錫愛瑪也因為漏稅問題,被追繳1825萬余元稅款。
案發時,愛瑪科技正值擴張期、上升期。但因為雙方的纏斗,導致較早入局電動車行業的愛瑪,不僅丟失了行業第一的地位,上市歷程也充滿坎坷,直到2021年才最終登陸資本市場。
業績陷入瓶頸
作為愛瑪科技創始人,張劍在新能源行業地位舉足輕重,被稱作“電驢界的王傳福”。
早年,張劍靠賣自行車起家,看到海外電動兩輪車充滿前景,便拉著妻子成立愛瑪科技,并簽約周杰倫,家喻戶曉。此后,愛瑪科技與另一龍頭雅迪開啟了電動兩輪車的爭霸之旅。
然而,近年與雅迪的競賽中,愛瑪科技卻漸漸失速了。
2022年,愛瑪科技創下上市以來的最佳業績,但2023年之后增速出現了“斷崖式下滑”。該年,愛瑪科技營收達到210.36億元,同比僅微增1.12%,遠低于2022年的35.09%;凈利潤為18.81億元,增幅從2022年的182.1%降至0.41%。
進入2024年,愛瑪科技的業績持續下滑。一季度營收為49.54億元,同比下降8.97%,扣非凈利潤為4.5億元,同比下滑3.9%。中報業績稍有起色,營收為105.9億元,同比增長3.66%;歸母凈利潤9.5億元,同比增長6.24%。
財報顯示,2023年愛瑪銷售電動車共計1074.15萬輛,相比2022年的1077.27萬輛銷量,減少超過3萬輛。
對比之下,雅迪2023年電動兩輪車的銷量為1650萬,相比2022年增加17.9%。?
另一邊,主打智能的“新勢力”也在以洶涌之勢增長瘋狂搶占兩輪電動車市場。比如九號公司,2020年上市以來,其兩輪電動車營收增長近十倍。2023年更是直接超過其電動滑板、電動平衡車,成為總營收的最大來源。
據《2023年中國兩輪電動車行業白皮書》顯示,如今7000元以上的高端兩輪電動車市場中,九號和小牛的市占率分別為51.7%和43.8%,而愛瑪科技僅為0.1%。
過去幾年間,愛瑪電動車通過電視媒體、互聯網平臺頻繁進行廣告宣傳,這也導致包含廣告及業務宣傳費在內的銷售費用連年攀升,從2020年的3.99億元上漲至2023年的6.41億元。?
而與之相對的,公司投入的研發費用卻遠不及銷售費用。
2023年,愛瑪電動車的研發費用雖然從2020年的2.39億元升至為5.89億元,但歷年來低于銷售費用,也曾一度被市場稱為“重營銷、輕研發”。?
或是受此影響,愛瑪電動車近兩年在多地市場監管部門的抽查中,屢次被發現存在質量問題。比如煙臺市、溫州市、深圳市、海南等多個地區的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檢不合格,包括不合格項目為“整車質量”、“短路保護”、“尺寸限值”等。?
更為嚴峻的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發布的2024年上半年電動自行車產品質量國家監督專項抽查結果情況通報,其中愛瑪電動車五次上榜。
傳統電動兩輪車領域打不過雅迪,高端電動兩輪車領域又競爭不過新勢力,加上頻頻被曝出質量問題,更讓愛瑪電動車雪上加霜。
隨著張劍被留置、立案調查,愛瑪的未來變得迷霧重重。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