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潮再次來襲,高階智駕企業正在攻城拔寨
上市潮再次來襲,高階智駕企業正在攻城拔寨
自動駕駛企業們,正在跑步上市。
“智駕開城”如火如荼,歷經幾輪周期起伏的自動駕駛,正在重燃資本市場的信心。智能駕駛從規則驅動走向數據驅動,大模型、端到端、無圖化技術路線逐漸明晰,Robotaxi在全國陸續落地運營,為“通往L4之路”帶來曙光。
在此背景下,自動駕駛相關企業在資本市場不斷釋放出積極信號:
2024年7月,Robotaxi頭部企業如祺出行登陸港股市場,一舉成為“自動駕駛運營科技”第一股;
如祺出行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8月,汽車智能芯片公司黑芝麻智能于港交所掛牌上市,“智能汽車AI芯片第一股”就此誕生;
10月24日,智駕科技企業地平線掛牌港交所,開盤漲幅一度突破30%。地平線一躍成為目前最大規模量產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的中國公司。
隔天,文遠知行正式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上市首日,文遠知行兩次觸發熔斷,盤中一度漲超27%,收漲6.8%。截至美東時間11月11日,市值已超60億美元。積極的市場反饋正在推動文遠知行向“全球通用自動駕駛第一股”的位置發起沖鋒。
文遠知行在納斯達克上市
自動駕駛相關企業接連上市的奇觀,不僅標志著自動駕駛技術在市場磨合中達到了一個新的臨界點,背后更是自動駕駛技術在安全性、成本效益及商業化路徑上的顯著突破。
市場需求旺盛催生的“寵兒們”
自2023年起,汽車市場競爭拳拳到肉,商用市場更是難解難分,但恰恰是這樣激烈的戰局,也催生了智能駕駛等技術激烈競速。如何在商業落地層面可持續、可復制,是所有企業面臨的終極問題。
以此次上市的文遠知行為例,從技術范圍來看,文遠知行選擇了一條廣而全的路徑,覆蓋無人駕駛出租車、貨運車、巴士、環衛車等多個產品。其獨特的“通用自動駕駛”戰略,通過搭建自動駕駛通用技術平臺WeRide One,實現了技術在不同場景下的快速復制與落地。這一模式不僅降低了研發成本,還有效降低了單位里程的測試成本,提高了自動駕駛系統的整體效率。
而從業務結構來看:2021年至2023年,文遠知行的產品收入占比從73.5%降至13.5%,而服務收入占比大幅提升,逐漸進入輕資產運營模式。換句話說,文遠知行選擇了多條腿走路的發展方向,通過服務與技術支持,讓公司獲得了健康的資金利用率和業務泛化能力。
每一步正確的選擇,讓文遠知行在資本市場眼中充滿了無限的可能。
良好合作生態刺激資本市場信心
自動駕駛企業其最終目的,就是讓自動駕駛獲得真正的普惠應用,在這一點上,良好的應用、研發層面的合作生態,為文遠知行的上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技術落地方面,今年8月,博世為奇瑞星紀元ES打造了NEP智駕系統,帶來高速與城市智駕領航、自動泊車等高階輔助駕駛能力,正是與文遠知行合作的方案。此次量產將智能駕駛車型售價拉入20萬級,憑借優秀的智駕能力與出色的成本控制,奇瑞星紀元ES上市當月即收獲6000余臺訂單,智駕能力的完善正式將奇瑞送入國內智能汽車第一梯隊。值得一提的是,在博世和文遠知行合作背后,還有英偉達、騰訊等角色的參與,這種多方開放合作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兼顧交付效率和成本。
奇瑞星途星紀元ES
而在自身研發效率的降本增效方面,文遠知行同樣將合作作為高效的實現形式,此次文遠知行在納斯達克上市,其招股書中便提及了一系列合作動作:“我們與騰訊云計算(北京)有限責任公司達成了一項戰略合作。雙方將圍繞自動駕駛云平臺、輕地圖方案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共同打造領先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合力賦能全球OEM、Tier 1客戶。”
開放合作打造聯合解決方案,共同服務車企,成為當下比較主流的合作模式。翻閱文遠知行、如祺出行、地平線、黑芝麻智能等近期上市的自動駕駛公司的動態,我們不難發現,在他們合作伙伴中,騰訊、百度、阿里、字節等科技大廠的名字出鏡率極高,一方面,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地圖等成為智能駕駛時代“基礎設施”,互聯網科技公司早有多年的研發投入和經驗。另一方面,互聯網科技公司如今也意識到更加清晰的“邊界感”,專注做好自己擅長的技術領域。正如騰訊智慧出行副總裁劉澍泉在近期的采訪中表示,騰訊做“數字化助手”的角色是非常明確的,我們更希望的是在淘金時代有人去挖礦,我們去賣牛仔褲、賣水,賺賣鏟子的錢。
寫在最后:
如今,智能駕駛進入“端到端和大模型”時代,這是一場動輒年耗10億級資金的資源游戲。資源籌碼自然將成為智駕技術領域的最大敲門磚,自動駕駛產業從未如此激蕩,它擁有如潮的商業機會,也充滿競爭險灘。老舵手和新力量交替,新公司和舊巨頭對壘,最終勝出的法門并不多,不外乎:清晰堅定的戰略選擇,扎實的技術和可量產落地的產品力,以及穩定可靠的合作生態。
來源/中國經營網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