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創新賦能公司價值 敷爾佳推進“質量回報雙提升”行動
研發創新賦能公司價值 敷爾佳推進“質量回報雙提升”行動
1月6日,敷爾佳董事、董事會秘書、財務負責人鄧百嬌接受中國證券報的記者采訪,訪談過程中,鄧百嬌詳細介紹了敷爾佳的研發與創新能力,強調公司將推進“質量回報雙提升”行動,在回報投資者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公司價值。
敷爾佳自成立以來,一直深耕專業皮膚護理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已發展成為醫用敷料領域的龍頭企業。公司的產品數量豐富、劑型和形態多元,在售產品覆蓋醫療器械類敷料產品和功能性護膚品,功效全面,能夠較好地滿足市場和客戶多樣化需求。基于對透明質酸鈉及膠原蛋白的研究,敷爾佳形成了以適用于輕中度痤瘡、促進創面愈合與皮膚修復的II類醫療器械類產品為主,多種功能性護膚品為輔的立體化產品體系。
此外,敷爾佳還積極布局III類醫療器械領域,不斷拓展產品線,進一步鞏固其在專業皮膚護理產品領域的領先地位。
南北聯動提升研發創新能力 產品體系立體多元
去年8月,敷爾佳上海研發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主要用于化妝品產品的研發,對接行業前沿技術,豐富產品布局。至此,敷爾佳形成上海研發中心與哈爾濱研發中心南北聯動的研發模式,將進一步提高了公司研發能力與創新能力。
其中,敷爾佳上海研發中心延續品牌基因,深研原料開發端和技術應用端。在原料開發端,積極對接行業前沿的新原料、新技術,深耕植物提取物與人體自有成分的研究;在技術應用端,積極推進將獨有的好成分轉化成為好配方和好產品,加快產品立項與研發節奏。哈爾濱研發中心則依托東北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科研人才,開展醫療器械類產品的研發。兩個研發中心的協同合作,充分發揮“南北聯動”的研發優勢。
近年來,敷爾佳持續加大研發力度,豐富研發隊伍,提高研發投入,同時,公司積極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開展研發合作,與東北林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江南大學、四川大學、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高校及研究所開展了產學研合作項目,在超分子材料研發、新型植物提取物研究、產品工藝及配方升級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進一步提高研發合作黏性,推進科研成果轉化落地。
通過多方位的研發工作,敷爾佳在II、III類醫療器械與化妝品領域持續發力,豐富產品線,提高公司技術壁壘與核心競爭力。
市場穩健增長,投資者回報持續提升
強有力的研發布局、豐富的產品線和完善的產品結構,有力保障了敷爾佳持續穩健發展。近年來,敷爾佳收入規模保持穩健增長態勢,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4.66億元,同比增長9.47%,市占率穩定提升。
“中國功能性護膚品和醫療器械類敷料產品的市場規模保持繼續擴大的態勢,這也為公司拓展更大市場提供了堅實基礎。”鄧百嬌說,“我們將繼續打造領先的科技競爭力,用成果推進行業引領式創新,努力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用更加優異的業績回報廣大投資者,與廣大投資者共享公司高質量經營發展成果,積極構建與投資者的和諧關系。”
敷爾佳高度重視股東回饋工作,以提升投資者回報能力和水平為目的,進一步提升公司投資價值,增強投資者獲得感,以實際行動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敷爾佳于2023年8月1日上市,2024年5月實施了上市后的首次分紅,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10元(含稅),合計派發現金股利4億元(含稅),占公司2023年度歸母凈利潤的53.39%。
日前,敷爾佳又決定在2025年春節前實施分紅,擬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5元(含稅),合計派發現金股利2億元(含稅)。此外,敷爾佳還積極開展投資者交流活動,幫助投資者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公司情況,保障投資者知情權,增強投資者對公司的認可度,向投資者傳遞公司投資價值。同時,不斷提升信息披露水平,為投資者決策提供有用信息,不斷提升公司在專業皮膚護理產品領域的綜合影響力和投資價值。
經過多年的發展,敷爾佳已在產品、渠道、營銷、運營等方面形成了顯著的競爭優勢,在貼片類專業皮膚護理產品領域持續占據領先地位。“在皮膚護理產品市場蓬勃發展的環境下,公司緊跟市場變化,洞察產品技術演變趨勢,緊跟消費者需求變化,采用精準營銷的策略,借助國貨崛起的消費新動力及廣泛布局的專業渠道,逐步沉淀品牌力和產品力。”鄧百嬌表示,當前,公司形成了覆蓋醫療機構、美容機構、連鎖零售藥店、化妝品專營店及大型商超等多元化終端銷售矩陣,能夠較好地滿足市場和客戶多樣化的需求。敷爾佳還緊跟數字化營銷趨勢,積極布局線上渠道,通過電商平臺、社交媒體等多渠道觸達消費者,提升品牌曝光度和用戶粘性。同時,公司注重產品品質和服務質量,以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贏得了消費者的信賴,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起了“國品之光”的稱號。
來源/同壁財經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