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風車第一股,終究還是惹上事了
如今,司機將乘客丟在高速上一事,又將嘀嗒出行的安全和合規問題拉到前臺上。
來源 |?深藍財經??撰文 | 吳瑞馨
上市剛半年的“順風車第一股”,惹上大麻煩了。
近日,一名19歲女孩爆料稱,自己在乘坐嘀嗒出行順風車時,在高速上被司機趕下車,司機將其拖拽下車時,導致其腳踝受傷。
該事件一經媒體報道后,引起網友廣泛關注。隨后嘀嗒出行也對事件進行回應稱,涉事司機已被永久封禁,平臺正在核實處理。
但事件并沒有就就此平息。在嘀嗒出行回應后,當事人再度發聲,將矛頭又指向了嘀嗒出行。
1月6日上午剛一開盤,嘀嗒出行就一度暴跌超15%。而自去年6月28日圓夢港股以來,短短半年時間,嘀嗒出行股價已經從6港元的發行價,跌至如今盤中最低1.3港元,股價跌幅已超78%。
如今,司機將乘客丟在高速上一事,又將嘀嗒出行的安全和合規問題拉到前臺上。
1被丟高速19歲女生再度發聲
嘀嗒出行回應“刻意誤導”,導致其遭受網暴
據媒體報道,2024年12月30日上午,19歲在校大學生小康在嘀嗒出行下單了獨享順風車,從天津薊州大學城趕往天津濱海國際機場。
上車前,司機聯系女孩稱車上有一名自己的親屬,如果她不介意,可以為她減少15元車費。女孩答應后如約上車,但在司機與這位“親屬”的交談中,她發現司機口中所謂的“親屬”,其實是另一位乘客。此外,司機還在聯系另一拉客的訂單,這意味著要繞一段遠路。
急著趕往機場的小康嘗試與司機溝通,不料卻換來司機的怒火。不能讓人接受的一幕隨之發生:司機將車停在津薊高速應急車道上后,將女孩拖拽下車,并將其行李從后備箱中扔到路上。
在被拖下車的過程中,女孩腳踝受傷,幸好一位好心車主將她帶離高速路,但她最終還是因為此事未能順利趕上飛機。
1月5日,針對此事,嘀嗒出行發布官方情況說明,梳理行程相關信息。表示平臺在接到投訴后第一時間確認乘客安全后,并立即跟進核實,平臺已封禁車主賬號,并積極協助相關部門處理中。
但回應發出后不久,當事女孩又再次發聲,但這次矛頭對準了嘀嗒出行平臺。
據羊城派報道,女孩認為,嘀嗒出行的這份情況說明似乎意在“轉移矛盾點”。
情況說明中提到女孩遲到了十幾分鐘。對此描述,女孩承認責任在自己。也表示自己當時曾向司機提出由她取消訂單,并予以司機已相應補償。但司機選擇等她上車,并稱可以準時送她到機場。
女孩表示,在這一點上,自己和司機都沒有錯,但平臺的說明卻讓她單方面變成有錯,“這種做法屬于轉移矛盾點。重點是司機把我丟在高速路上!”
另外,平臺還在說明中刻意提到自己的主播身份,女孩表示,自己提到主播身份索要誤工費完全是出于氣憤,后續溝通中也只是索賠了醫藥費和機票費,但平臺刻意提到這一點,將輿論引到她的主播身份上,也導致她收到很多惡意評價,甚至是私信辱罵。
此外,女孩還透露,自己在事發當天就向平臺反應情況,平臺回應4~6小時反饋,但直到三天后也沒有任何消息。
因為腳踝受傷,女孩目前已經花費醫藥費1000多元。平臺那邊也先后提出以15元、50元、300元代金券補償,但都被女孩拒絕了。
“我選擇曝光此事,就是因為平臺不負責任的態度。我自始至終只想要一個道歉。”
2順風車收入占9成以上
投訴問題4年來依舊沒有改善
順風車業務,是嘀嗒出行的最大收入來源。
和其他網約車不同,嘀嗒出行并不擁有或租賃車隊車輛,其收入主要來自向平臺提供順風車搭乘的司機車車主收取服務費。
這種輕資產模式,也讓嘀嗒出行有著極高的毛利率。
2020年~2023年,嘀嗒出行提供順風車平臺服務的毛利率分別為86.7%、85.4%、79.5%、75.9%。盡管逐年下滑,但依舊保持75%以上的毛利率,堪比醫美行業。
據此前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3年,嘀嗒出行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81億、5.69億和8.15億。其中,順風車服務費分別為6.95億元、5.15億元、7.74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分別為89.1%、89%和91.1%,且這一數據還在增加中。
而這個嘀嗒出行最依賴的業務,也是問題最多的。
此前嘀嗒出行4年5次IPO,最大的問題就是安全和合規。這也是始終懸在嘀嗒出行頭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招股書透露,由于缺乏適用于網約車服務發牌制度相關的牌照,2020年至今,嘀嗒出行順風車平臺共發生57宗行政處罰。其中,36宗后續已撤銷,余下21宗行政罰款由5000元至3萬元不等,合共約為55萬元。
嘀嗒出行2022年4月公布數據顯示,其每周封禁和警告的順風車車主,平均分別超過2000名和4000名,涉及違規多拼、誘導線下交易、人車不符、嚴重爽約、收取額外附加費等多種違規行為。
如今,兩年時間剛過去了,上述問題依舊層出不窮。
互聯網投訴平臺黑貓投訴顯示,目前,嘀嗒出行累計共有21720萬條相關投訴,不僅有乘客控訴司機繞路、強制拼單、故意爽約等問題,還有司機投訴平臺亂扣費、封號、乘客不付高速費等問題。
這次引發全網熱議的司機把乘客丟在高速路邊事件,也并不是個例。
比如,有乘客就在黑貓投訴上控訴稱,自己晚上10點打順風車,結果司機中途繞道40公里送人,把車開到鄉村小道,引起乘客擔憂,在聯系客服處理無果后,便報警處理。警方到來后,表示訂單糾紛問題不歸警察管,所以將乘客帶到安全地帶后便離開了。而司機這時候也自行取消訂單走了。把乘客一個人留在陌生小鎮上。
3股價半年跌去75%
市值蒸發近45億港元
投資人虧麻了
作為國內首個提出順風車概念,并主打順風車業務的出行平臺,嘀嗒出行也曾備受資本追捧。
天眼查顯示,嘀嗒出行自成立以來,共完成了6輪融資,吸引了包括蔚來資本、IDG、崇德資本、易車網、高瓴資本、京東及攜程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的支持。
2015年嘀嗒完成由IDG及易車等機構及企業投資者牽頭的B輪融資,同年,完成1億美元C輪融資。2017年,嘀嗒完成由蔚來資本牽頭的D輪融資。IPO前,宋中杰、李金龍、朱敏、段劍波及李躍軍5位聯合創始人通過5brothers Limited持有公司33.11%,為大股東。
但4年里5次沖擊IPO,遲遲未上市的嘀嗒出行,估值不斷縮水,儼然成了投資人眼中的“燙手山芋”。
在2018年E輪融資時,嘀嗒出行估值相較C輪融資,縮水了35%。而根據此前招股書中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來看,嘀嗒出行2023年的估值較2022年顯著下降。
終于在2024年6月28日,嘀嗒出行順利圓夢港交所。
但上市當天就跌破6港元的發行價。之后的半年里,嘀嗒出行股價持續下行。
12月27日,嘀嗒出行首批股東禁售期正式屆滿后。而在禁售期屆滿之前,股東們就已經開始蠢蠢欲動。據媒體報道,有大戶們已于2024年12月初開始先行部署,陸續將至少2.1億股或21%嘀嗒出行存入CCASS,并轉到不同券商倉位。
果不其然,12月27日一過,嘀嗒出行股價又開始進入直線暴跌。
從12月27日收盤時的1.930港元一路下泄,截至2025年1月6日收盤,股價已經跌至1.490港元。5個交易日跌去超22%。
僅上市以來,嘀嗒出行股價就累計跌了75%,市值蒸發近45億港元。
而上述早期投資者,更是已經虧麻了。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