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造假超10億,2025年A股第一顆大雷炸了
近4萬股民,被坑慘了!
來源 |?深藍財經??撰文 | 吳瑞馨
剛邁入2025年,一家創業板上市明星藥企,陷入10億財務造假的丑聞,瀕臨退市邊緣。
1月4日,普利制藥(300630.SZ)發布公告稱,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規,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
而它的老板,曾身家高達百億,位列“胡潤全球富豪榜”的女富豪——范敏華,則被指控是組織財務造假的主謀!范敏華組織普利制藥相關部門編造虛假銷售業務單據并據此進行會計處理,2021年、2022年財報虛增營收合計10.31億元、虛增利潤合計約6.95億元。
1月7日,普利制藥正式被實施退市風險,股票簡稱變為“ST*普利”后,復牌首日就一字跌停,股價暴跌19.95%至6.18元,一天之內股價就蒸發了6.8億元。
如果從2021年股價最高點算起,截至7日收盤,普利制藥股價累計跌去了89%。
近4萬股民,被坑慘了!
1百億女富豪帶頭造假
兩年虛增營收10億、凈利近7億
普利制藥的暴雷早有預兆。
2024年4月16日,普利制藥就曾收到海南證監局下發的采取責令改正行政監管措施決定。
原因是,海南證監局在審查中發現,普利制藥在2021年和2022年的年度報告中,存在營業收入和利潤等財務信息存在披露不準確的問題。因此,要求普利制藥對這些年度的財務信息進行自查,并提交書面整改報告,同時表示將根據后續檢查情況采取進一步措施。
但隨著其2023年年報的難產,2024年,普利制藥又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
如今,普利制藥被證監會下發《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基本確定了其財務造假的事實。
據中國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顯示,2021年和2022年,普利制藥通過虛構成品藥和原料藥銷售業務的方式,虛假確認藥品銷售收入和利潤。
其中,2021年多計營業收入4.366億元,占當年披露營收的28.94%,對應營業成本1.286億元,多計利潤總額3.080億元,占當年披露利潤總額的65.88%;2022年多計營收4.566億元,占當年披露營收的25.28%,對應營業成本0.692億元,多計利潤總額3.874億元,占當年披露利潤總額的88.27%。
同期,普利制藥將其開展的不具有控制權的乙酰碘化物、碘化物(碘佛醇專用)和酵母抽提物貿易業務按總額法核算,導致2021年多計營收0.780億元,占當年披露營收的5.17%,對應營業成本0.780億元;2022年多計營收0.593億元,占當年披露營收的3.28%,對應營業成本0.593億元。
合計來看,普利制藥2021年多計營收5.146億元,多計利潤總額3.080億元,分別占當年披露營收的34.11%,披露利潤總額的65.88%;2022年多計營收5.159億元,多計利潤總額3.874億元,占當年披露營收的28.56%,披露利潤總額的88.27%。
對于普利制藥的違法行為,證監會計劃決定對公司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1000萬元罰款。同時,對公司董事長范敏華、副總經理羅佟凝等涉事6人處以120 萬元-500萬元不等的罰款,對范敏華采取10年市場禁入措施。
2財務造假期間,老板身家飆增
還入選2021年度風云浙商
2017年,普利制藥成功在創業板上市,而在業績的持續攀升下,普利制藥股價也持續飆漲。在此后4年時間里,其股價從最低的3.27元/股,最高盤中一度暴漲到56.20元/股,成為創業板藥企中,一家不大不小的“明星企業”。
股價持續狂飆之下,普利制藥實控人范敏華的身價也一路水漲船高。
2020年,范敏華以74億財富,首次登上新財富女性富人榜,排名第23位。
2021年,范敏華還入選了年度10位風云浙商之一。
2022年,范敏華又以100億元,位列胡潤全球富豪榜第2237位。同時,作為一名女企業家,范敏華還曾入榜福布斯“2022中國杰出商界女性100”榜單,位列第94位。
而這四年里,普利制藥也沒少在A股“撈錢”。
據自媒體“平點金基”發文分析,普利制藥2017年上市融資了3.5億元,三年后的2020年4月,以每股近60元的高價增發,再次融資5.4億元。一年不到,2021年2月又發行可轉債融資8.5億元。
而巧合的是,普利制藥的財務造假,也剛好是在這段時間。也正是從2022年開始,普利制藥的股價又從最高點一路下泄,最低跌至22.11元/股,跌幅超過60%。
事實上,即便是在財務造假的情況下,普利制藥的股價和業績, 也已經撐不住了。
細看普利制藥上市以來的財報,可以發現,從2019年開始,普利制藥的業績持續承壓,增速持續下滑。凈利潤也從2021年起逐年下滑。
到了2023年,普利制藥的業績徹底繃不住了,開始“雪崩式下滑”。凈利潤直接從上一年的2.95億,下滑了0.87%至8592萬元,創下上市以來的最差業績。
而2024年前三季度,普利制藥更是由盈轉虧,凈虧損9827萬。
3機構紛紛拋棄,4萬股民被坑慘了
作為創業板的明星藥企,普利制藥也曾備受追捧。
但在普利制藥股價持續暴跌之下,曾經瘋狂追捧的機構們,也開始相繼離場。
同花順數據顯示,2022年中期,持倉普利制藥的機構數量一度達到278家,累計持股1.157億股。但到了2024年中期,持有普利制藥的機構已經一路驟減至83家,累計持股降至2116萬股。
公募方面,2023年末時,共有23家公募、總計50只基金持有該股,包括招商基金、南方基金、匯添富基金、建信基金、農銀匯理基金、圓信永豐基金等。
但到了2024年一季度,持有該公司的基金只剩下6只,其中,華夏基金和農銀匯理2只基金還在繼續“堅守”。
如果說,這兩只基金是“長期主義”,那么興銀基金就是純粹的“倒霉”了。興銀基旗下4只產品在2024年一季度剛買入普利制藥,不久后就被曝出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面臨強制退市風險的消息。
到了2024年三季度,持有該公司的機構,只剩下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一家了。
不過,最倒霉的還是股民。據同花順顯示,截至2024年11月20日,普利制藥的股東總戶數為3.8萬,人均流通股8902股,人均持有金額9.775萬元。
也就是說,僅1月7日這一天,普利制藥的股民們就人均虧掉1.3萬!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