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斌,鎖權6年
融創的境外債務重組,有新進展了。
文|樂居財經 作者|趙盼盼
4月17日,融創中國發布公告稱,已與若干有代表性的債權人就總規模約95.5億美元的境外債務重組方案達成一致。
其中,持有債務本金約13億美元的初始同意債權人已簽訂重組支持協議,持有債務本金超10億美元的債權人正在進行簽署程序,支持債權人合計持有債務本金占現有債務本金總額約26%。
目前,融創正向其他債務持有人尋求更廣泛的支持。
“全額債權轉股權”,是融創此次債務重組方案的一大亮點。
根據公告,公司向債權人分派兩種新強制可轉債(新MCB),一類將獲分配轉股價6.80港元/股的新MCB,可在重組生效日起轉股;另一類將獲分配轉股價3.85港元/股的新MCB,可在重組后18-30個月內轉股,該類總量不超過債權總額的25%。
同時,應部分債權人建議,債務重組方案推出“股權結構穩定計劃”,以將主要股東的股權比例維持在一定水平。
具體而言,計劃債權人向主要股東(孫宏斌)提供部分附帶條件的受限股票,主要股東享有受限股票的投票權等有限的權利,且在重組生效日期起6年內,不得處置、抵押、轉讓該等受限股票,除非達到特定限制條件。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團隊穩定計劃”。
融創在公告中提到,過去三年,已通過大幅壓縮人員編制及降低薪酬標準等方式,控制管理費用支出,但由于市場持續下行及資金來源受限,員工薪酬仍然存在資金缺口。
雖然保持了團隊的整體穩定,但融創也坦言,業務骨干流失現象愈發頻繁。
而所謂的“團隊穩定計劃”,是指在資金來源依舊匱乏的情況下,公司將通過新發行股份方式,向在核心經營事項中做出貢獻的骨干員工逐年授予股份,以作為未來整體薪酬的補充,讓團隊保持長期穩定性。
據了解,目前國內有不少房企正在磋商類似股權激勵計劃。4月11日,碧桂園在披露境外債重組進展時,也宣布了新管理層股權計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融創總規模154億元的境內債重組整體宣告成功,成為第一家完成境內公司債券整體重組的房企。
此次近百億美元的境外債重組也迎來重大進展,如果方案獲得通過,融創的整體償債壓力將大為減輕,公司抗風險能力也有望得到提升。
3月28日,融創發布的2024年度業績報告顯示,期內公司實現收入740.2億元,毛利28.9億元,截至報告期末,其有息負債降至2596.7億元,較2023年底減少181.6億元。公司現金余額約為197.5億元。
目前,融創仍然擁有充足的土地儲備。
截至2024年底,融創連同其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的總土地儲備面積約1.28億平方米,權益土地儲備面積約8756.5萬平方米,且主要集中在核心一二線城市。
這些土儲資源,有望成為其業務恢復的基礎。
交付方面,2024年,融創在全國84個城市共交付約17萬套房屋,位列行業前三,近三年已累計交付約66.8萬套。2025年將繼續交付6萬套,基本完成全部保交付工作。
融創在年報中指出,2025年,將全力以赴在各方支持下完成交付任務和境內公開市場債務風險的化解,爭取境外債務風險化解取得實質性關鍵進展。
同時,以每一個項目權益凈資產的提升為日常管理基本目標,穩步推進項目債務風險化解和資產盤活,為未來逐步回到健康發展的軌道上奠定基礎。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