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樓市表現平淡,“好房子”仍有熱度
今年五一假期期間整體樓市表現略顯平淡。
來源|丁祖昱評樓市
CRIC監測的19個重點城市認購面積同比微降4%,但仍有部分熱點城市認購面積同環比齊增。
一方面,假期居民外出旅游熱情顯著高于購房熱情,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假期五天全國有3.14億人次出游,同比增長6.4%,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1802.69億元,同比增長8.0%,一部分購房需求被假期出游分流。
另一方面,不同城市呈現出顯著的差異化行情,新政利好型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均有不同程度回調,廣州、天津、武漢等城市延續弱修復行情,合肥、南京、長沙等城市整體認購面積同比降幅均在4成以上。
仍有一部分城市新房保持一定熱度,比如核心區域改善盤以及一些折扣力度較大的剛需盤,另外部分城市四代宅等新規項目入市帶動短期市場熱度回升。
考慮到備案數據或將延遲,CRIC結合克而瑞城市機構調研數據顯示,19個重點城市五一假期認購面積僅為122.2萬平方米,環比下降35%,同比下降4%,回暖動力略有不足,五一整體認購表現較為平淡。
不過在差異化行情下,仍有部分城市認購面積同環比齊增,比如廣州五一期間認購同環比分別增長27%和40%,武漢、天津等也有一定的增長。
結合項目來訪數據來看,不同城市行情差異化顯著。
比如北京、深圳項目來訪量環比均有了不同程度回落,認購面積環比“腰斬”,深圳少部分項目通過降價6%-9%拉動成交,但效果相對有限。究其原因,一方面受到供給制約,在售適銷對路樓盤有限;另一方面,前期政策利好積累的存量購房需求釋放殆盡,居民購房迎階段性瓶頸,今年假期居民對于外出旅游熱情顯著高于購房熱情,對購房需求產生一定的分流。
另外,廣州、武漢、天津等維持弱修復行情,其中廣州表現最為亮眼,重點項目來訪激增200%以上,而盤均認購24套,同比倍增191%。值得關注的是,多個項目在五一假期前一周便開始入市搶客,在市區、近郊多個熱點新盤首開刺激下,全市去化率升至近三年同期最高。
武漢短期內市場熱度穩中有增,據CRIC監測數據,五一假期來訪環比4月周均上漲45%,認購提升70%,整體轉化率較4月明顯提升;同期來看,來訪上漲16%,認購基本持平。
天津新房市場表現也可圈可點,改善類項目以及待入市的蓄客項目假期高熱。據CRIC監測數據,五一假期天津重點項目單盤來訪均值和認購均值分別為114組和6套,同比上漲39%和5%。
相對而言,合肥、南京、長沙等城市復蘇動能明顯不足,整體認購面積同比降幅均在4成以上。比如合肥,典型項目五一期間單盤日均來訪約40組,較去年同期(約50組/天)下滑20%,認購1組,同比去年同期(日均2-3組)下滑88%,在無明顯折扣優惠刺激的情況下,客戶觀望情緒濃厚。
從項目去化情況來看,據CRIC盤點,各城市五一假期期間熱銷項目主要以供應稀缺的核心區域改善盤為主,比如杭州溪聽曉月軒項目,均價35752元/平方米,熱銷總價段在500萬元左右,在主城區改善房源供應較少的情況下,該總價段的改善產品在杭州主城區較為稀缺,五一假期期間銷售92套。
熱銷盤除了一些供應稀缺核心區域的改善盤之外,更多為折扣力度較大的剛需盤。比如廣州的華潤置地·公園上城,熱銷戶型以77和86平方米三房為主,總價段在140-160萬元,五一期間銷售了128套。
可以看出,當前居民購房更多會權衡區位配套、產品、價格等綜合因素,強調極致性價比。
“五一”樓市增長動能略有放緩,熱點城市市場熱度略有回落,廣州、天津和武漢表現亮眼,市場延續穩步復蘇。預計5月在“好房子”帶動下,住房消費需求將逐步釋放,整體成交總量規模或將延續低位波動,絕對量與4月持平或小幅微增,同比或持平去年,延續止跌企穩。而四代宅等優質產品集中入市的城市,如廣州、重慶等,整體新房成交還有進一步放量的空間。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