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監管提示助貸平臺會員權益風險
互聯網助貸新規發布之后,各家金融機構和助貸平臺都在對24%+資產進行整改,其中,24%+會員權益是一個主要的整改方向。
來源|消金界
消金界了解到,會員權益商在市場上非常活躍。信貸會員權益專家、會員運營等都是近期熱招的崗位。
但與此同時,有同業人士交流時提到,日前廣州地方監管提示會員權益風險,并點名了相關機構。
會員權益作為互聯網金融平臺中間業務收入的重要一環,包括但不限于消費金融權益、會員增值服務、聯名卡權益、積分兌換、茶葉禮包、紅酒、保險等創新業務;其入會方式包括單月制、包年月付制等;此外,在使用規則上,由于會員權益為虛擬產品,通常來說,用戶成功入會且任意一個權益被使用,則不支持更換、退款或轉讓。
此前消金界調研發現,該業務在各家平臺營收中占比或已經超過50%;甚至一些助貸機構還擁有自己的團隊,專門負責會員業務。
在具體運營方式上,成立自己的信息技術公司,或是與相關會員權益商合作,成為主流的模式。比如,某平臺通過合作非融資性擔保公司,收取相關會員費用。
不過,是否質價相符,是會員權益最引發爭議的問題。監管點名相關機構的用意,還在于向同業提醒該業務的相關風險。
更早之前,消金界了解到,深圳、河南、山西、廈門等地已經叫停了消金公司報備會員制。
按照監管當下的要求,金融機構應當優化助貸服務付費方式、降低助貸服務付費標準,合理控制互聯網助貸業務成本,有效降低借款人綜合融資成本。
當下,整個消費金融行業正在通過披露合作機構名單、客訴率及解決情況等方式,從源頭建立健全金融消費者保護機制。此外,行業正在不斷加強對于助貸機構的管理舉措,并且通過通報、評級、罰單等方式,大幅提升機構的違法違規成本。
雖然各家機構都在探索會員制創新玩法,試探會員權益上限,但是合規性還是首要堅持的原則。如何探索一條會員合規之路,將是未來成為各家助貸機構重點經營的事情。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