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蛇口大調整!董事長去年薪資降超50%
又一地產央企開啟區域調整大動作!
撰文|桿姐&編輯|愛麗絲? 來源|杠桿游戲
2025年6月25日,招商蛇口發布公告:其中在開發業務層面,減少管理層級,取消華東區域、華南區域、華西區域、華北區域和江南區域五個區域公司,由公司總部直接管理下屬城市公司。
這意味著這家老牌央企,徹底告別了“集團-區域-城市”三級管控模式。
架構革命背后
在杠桿游戲印象里,房企組織變革的歷史脈絡中,招商蛇口的此次調整并非孤立事件。
2024年初,招商蛇口就將原有七大區域合并為五大區域;
2025年初,又在華東與江南區域內部啟動整合。如今徹底取消區域層級,標志著歷時一年半的組織精簡走向高潮。
如某位TOP30房企華東區域負責人所言,這種變化背后的直接驅動因素其實是行業環境變了。
以前房地產行業高速發展期,企業項目多,區域分散,采用三級架構能更好管理各地項目。但現在市場下行,利潤變薄,企業管理效率就變得更加重要。
在這種背景下,三級架構就顯得層級多、決策慢,而且區域公司和城市公司一些職能和部門人員重復設置,企業成本高居不下,不能適應當下的發展需求。
具體到招商蛇口業務發展層面,銷售和利潤壓力、投資聚焦都成為此次組織變革的深層動因。
圖表來源|克而瑞(特此感謝)
2024年,招商蛇口整體業績表現并不差,以全口徑2193億元銷售金額位居行業第5名,但這個規模與排名第1名的保利發展以及第2名的中海地產都還有千億元的差距。
而在招商蛇口之后,綠城中國、建發房產的發展勢頭都不容小覷,不盡快破局,其行業地位危。
2025年前5個月,招商蛇口銷售情況不容樂觀。中指院數據顯示,其前5月銷售額同比下滑13.76%,這一下滑幅度跑輸10強房企9.5%的平均降幅。
利潤倒逼
相比規模,招商蛇口更大的壓力還來自利潤端。
財報里杠桿游戲看到,2025年一季度招商蛇口營業收入204.5億元,同比下滑13.90%;毛利率僅為11.76%,同比下滑18.91%。
歸母凈利潤逆勢增長34.02%至4.45億元,但主要源于費用管控和非經常性損益,而非主營業務造血能力的提升。
圖表來源|東方財富(特此感謝)
此前2024年報顯示,招商蛇口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36.09%為40.39億元;扣非凈利潤下滑57.27%為24.49億元。
而在這之前,招商蛇口已經歷了2020-2022連續3年的利潤下滑。直到2023年才有企穩之勢,但2024年又開始似乎有點穩不住了。
更深層的危機隱藏在業務結構中。數據顯示,開發業務貢獻了招商蛇口86%的營業收入,但2024年,其22個重點城市住宅毛利率僅為14%,直接導致全年凈利潤同比下降超36%。
當行業毛利率從30%的黃金時代跌入10%的生存紅線,每一層管理組織都成為成本負擔。
戰略轉向
實際上,調整的不僅是招商蛇口。2025年房地產行業的組織架構調整呈現出明顯的集群效應和戰略趨同性。
據北京商報統計,上半年已有超過10家規模房企進行了重大組織變革,調整方向高度一致——壓縮管理層級、撤銷區域公司、總部直管城市。
比如保利發展合并江蘇與淮海、浙江與浙南、山東與齊魯、遼寧與大連區域公司,形成四大省級公司。
中海地產合并沈陽與大連公司為遼寧公司;
綠地集團合并江蘇與安徽、浙江與江西地產事業部,成立蘇皖、浙贛兩大區域;
建發房產調整華東、海西、東南三大集群版圖,武漢、南昌等城市劃入東南集群;
華潤置地大區部門由13個精簡為9個,取消銷售物業成本管理職能,總部直接穿透城市公司進行成本審批和工程巡檢。增設科技創新部,推動科技賦能與數字化轉型;
碧桂園東北與華北合并為北方區域,川滇與渝貴合并為西南區域,區域總數從15個減至 13 個。后又拆分滬蘇、安徽等15個區域,新增26個區域,總數達73個,旨在深耕三四五線市場,通過精細化管理提升全周期競爭力……
組織變革往往伴隨人員優化。別的杠桿游戲就先不多說,還是以招商蛇口為例。
2024年招商蛇口員工人數已從5.25萬人降至4.95萬人,減少近3000人。董事長蔣鐵峰的年薪也從上一年的接近500萬元降至2024年的不到250萬元,降幅居10強房企第三位。
此次撤銷區域架構,很有可能帶來新一波人員變動。
然而,在“量縮利減”成為行業常態的背景下,降低組織成本、提升管理效能成為生存剛需。招商蛇口的這場變革,不僅關乎自身命運,也是整個行業的一個鮮活樣本。
這變革背后的未來,究竟會是鳳凰涅槃,還是折戟沉沙?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