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崩開局的“富士康打工妹”,逆襲成“潮汕女首富”赴港IPO
“果鏈巨頭”之一,加入港股大軍。
作者|劉俊群?編輯|劉欽文
2025年7月,一則關于立訊精密(002475.SZ)赴港IPO的公告讓沉寂已久的“潮汕女首富”王來春再次成為輿論焦點。
7月2日,作為“消費電子龍頭”的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立訊精密”)發布公告,宣布此次赴港IPO旨在深化全球化戰略布局,增強境外融資能力,進一步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和規范化水平。
根據新媒體“侃見財經”報道,立訊精密預計融資超過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并將獲得中金、中信和高盛三大投行的護航支持。
消息發布后的第二天,立訊精密A股股價應聲上漲5.45%,當天報收于35.77元/股,市場反應復雜。一些投資者在股吧留言表示:“基本面沒問題,股價漲回去只是時間問題”、“可以滿倉了,未來可期,香港上市”、“當天下午清倉了,祝其他股民好運”。
圖源:罐頭圖庫
作為立訊精密背后的創始人,王來春的人生故事堪稱傳奇。從19歲輟學到富士康打工,再到逆襲成為2460億市值“果鏈三巨頭”企業之一的掌門人,她的成功之路和立訊精密的命運緊密相連。
而在這一次的輿論中心,王來春能否帶著立訊精密成功赴港上市?赴港背后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原因?
年入2688億元
2460億巨頭布局“A+H”
立訊精密成立于2004年,并于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憑借代工蘋果AirPods耳機和iPhone手機的業務,公司迅速打響了名號,成為“果鏈三巨頭”之一,和歌爾股份(002241.SZ)、藍思科技(300433.SZ)并肩。
截至2025年7月4日收盤,立訊精密股價報收于33.92元/股,總市值為2460億元。
據年報可知,立訊精密的業務遍布消費電子、通信與數據中心、汽車、醫療等多個領域,涵蓋從連接器、線束、揚聲器到TWS耳機、運動相機、無人機等眾多產品。
圖源:2024年年報
2022年-2024年,立訊精密的營收、凈利潤持續上漲,營收分別為2140.28億元、2319.05億元及2687.9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91.63億元、109.53億元及133.66億元。
從細分板塊來看,消費電子依然是立訊精密最大的收入來源,但公司顯然在力圖打破“蘋果代工廠”的標簽。
2022至2024年,消費電子業務貢獻的收入分別為1796.67億元、1971.83億元和2240.94億元,占總營收比重有所波動,分別為83.95%、85.03%和83.37%。
與此同時,通信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汽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的收入占比卻在逐步攀升,前者從6%增至6.83%,后者則從2.87%增加到5.12%。
圖源:年報
不過,立訊精密也面臨著客戶依賴的問題。2024年,公司前五大客戶貢獻了2110.24億元,占總營收的78.5%。其中,最大客戶貢獻了1901.39億元,占比高達70.74%。與此同時,第二大客戶的貢獻則驟降至61.31億元,占比僅為2.28%。
而立訊精密的客戶群體相當強大,涵蓋了三星、華為等國際一線品牌,以及奇瑞、廣汽、理想、小鵬、蔚來等國內車企。然而,公司也深知全球布局的重要性,因此制造基地遍布中國、越南、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羅馬尼亞、摩洛哥、印度、墨西哥、德國等地。
2024年,立訊精密的外銷收入為2354.67億元,占總營收的87.6%,而內銷收入僅為333.27億元,占比為12.4%。
圖源:罐頭圖庫
外銷成為營收支柱的同時,立訊精密選擇赴港上市。
對于赴港原因,立訊精密對新媒體“易簡財經”表示:“通過在港股發行上市,一方面公司能夠進一步拓寬資本市場融資渠道,為公司海外業務拓展、新技術研發、全球產能布局等提供更充足的資金保障;另一方面,公司可借助港股市場靈活且多樣化的股權激勵工具,吸引和留住海外高精尖人才,為公司全球化發展注入創新活力與專業力量?!?/span>
上市以來募資1164億
并購耗資超252億
立訊精密并非第一次在資本市場上大顯身手。據Wind數據顯示,立訊精密上市以來累計募資規模達1164.15億元,其中直接融資(股權融資)380.92億元。
獲得大量融資后,這家科技巨頭便開啟了一系列收購布局,快速擴展其業務版圖。
圖源:罐頭圖庫
回顧立訊精密的戰略布局,2011年,公司耗資5.8億元收購昆山聯滔60%股權,成為其切入蘋果產業鏈的關鍵一步。
昆山聯滔主要生產連接線產品,應用于iPad平板,這讓立訊精密第一次進入了蘋果的供貨體系,并陸續獲得了iPad內部線、MacBook電源線、AppleWatch無線充電和表帶、Type-C及iPhone轉接頭等關鍵訂單。
此后,2016年-2020年,立訊精密先是以5.3億元現金收購蘇州美特51%股權,隨后又以總作價33億元收購緯創投資、緯新資通100%股權等。通過這一系列布局,公司逐步從單純的零部件供應商,轉型為整機組裝領域的重要參與者。
圖源:罐頭圖庫
到2023年底,公司以21億元的價格收購昆山世碩,進一步擴展了其iPhone代工能力,逐步樹立起在蘋果代工市場的領導地位。
隨著公司在蘋果代工市場的地位逐漸鞏固,立訊精密的業績也水漲船高。從2015年突破百億營收到2023年營收達到2319.05億元,凈利潤從10.79億元增長至109.53億元,立訊精密可謂一路高歌猛進。
然而,單一依賴蘋果并非長久之計,尤其是在國際形勢復雜的今天。美國對華加征關稅的政策波動,使得果鏈從業者的日子并不輕松。正如《財經天下》引用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所言:“果鏈企業的銷量和營收都可能受到影響?!?/span>
圖源:罐頭圖庫
在這一背景下,立訊精密早已開始謀求“第二曲線”——多元化布局,逐步打破對蘋果的依賴。
2021年,王來春提出“三個五年計劃”,計劃全面發展消費電子、汽車、通信、工業、醫療等多個業務板塊。
在汽車業務上,立訊精密立志成為全球領先的Tier1(汽車零部件一級供應商)。
2022年,立訊精密與奇瑞達成深度合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組建合資公司開展ODM平臺開發及整車組裝。
此外,立訊精密通過收購進一步擴大產品線:2022年以100.54億元購買奇瑞控股19.88%股權、奇瑞股份7.87%股權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權,并在2024年用5.25億歐元(約人民幣44.29億元)收購萊尼公司50.1%股權,進入汽車線束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萊尼公司的總部位于德國,是全球最大的電氣電纜和線束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之一,擁有百余年的發展歷史。其全球業務客戶包括奔馳、寶馬、大眾等頭部汽車制造商。
圖源:罐頭圖庫
2025年3月,立訊精密又宣布以43.89億元收購聞泰科技旗下的昆明聞訊等五家公司和無錫聞泰等三家公司業務資產包,進軍產品集成業務,即ODM業務領域。
對于本次交易,3月24日,立訊精密披露的一份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寫道,“經公司專業團隊深入的沙盤推演,我們希望在本年度實現ODM業務與OEM業務的損益平衡。并且,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推動這兩項業務達到公司現有的經營水準。
“果鏈企業早已意識到不能完全依附于蘋果一家企業,它們早已經進行了業務多元化和產能全球化的布局。”管清友指出。
而通過并購整合行業資源,正是高效的戰略選擇。中國企業資本聯盟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也表示,上市公司收購其他企業,也是看到了這些企業潛在的價值和成長性,或者希望通過收購實現業務多元化和風險分散。
上述系列資產收購合計投入252.22億元人民幣,此次立訊精密赴港上市,無疑是其資本布局中的重要一步,也是平衡風險的一步。
“潮汕女首富”身家620億元
?年薪733萬
立訊精密如今的成功,離不開創始人王來春。而王來春的傳奇創業史,宛如一部充滿波折的勵志劇本。
王來春生于汕頭,因為潮汕人對商業的敏感,素有“東方猶太人”之稱,這片土地也孕育了李嘉誠、黃光裕、馬化騰等眾多商業巨擘。
王來春的故事從初中輟學開始,輟學后回家幫忙做農活。然而,命運卻在1988年悄然為她開辟了一條不尋常的路。當年,中國首次全面接入互聯網,富士康也第一次在內地深圳建廠,并從廣東、潮州等地招來了首批150多名員工,這其中就有21歲的王來春。
圖源:罐頭圖庫
那個時候,富士康剛剛建廠,條件惡劣,停水、停電是常態,有時候半夜來了電,還要爬起來趕到車間干活,很多人因為工作辛苦都陸續離開了。
王來春一直在最底層的流水線上工作,從最初的底層員工,歷時10年,一步步做到了組長、課長。到1998年,王來春已經管理著富士康上千名員工。
事業看似穩步上升,但彼時,32歲的王來春決定做出改變——創業。
一方面,王來春說服自己的哥哥王來勝拿出所有積蓄和她一起創業。另一方面,王來春去找富士康的老板郭臺銘,尋求幫助。郭臺銘看好王來春的吃苦和認真,于是出錢幫她辦廠,成立了香港立訊,并且還將富士康的部分訂單給了王來春。
2010年,立訊精密在深交所上市?!墩泄蓵凤@示,2007年至2009年,富士康是立訊精密的大客戶,立訊精密向富士康的銷售額占當期營收的比例分別為47.73%、56.46%、45.38%。
圖源:罐頭圖庫
王來春和郭臺銘的交集并不止于業務上的往來,就在立訊精密上市一年前,富港電子出資4000萬元,以3.08%的股權成為立訊精密的第三大股東,而富港電子控股股東是正崴精密,后者實控人是郭臺銘的胞弟郭臺強。
年報數據則顯示,上市之后立訊精密業績增長速度十分驚人,營收10年增長逾60倍,利潤增加40倍。水漲船高,王來春也從昔日的“富士康打工妹”挺進了《福布斯富豪排行榜》,2020年身價約580億元。
站在蘋果背后,立訊精密從最初富士康的小弟,逐步成長為果鏈產業的領軍者,如今在《2024衡昌燒坊·胡潤百富榜》上,王來春以620億元財富位列第59位,成為了“潮汕女首富”。
2024年,王來春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733.33萬元,漲幅266.67%,位居高管前列。
2025年7月2日,《財富》發布了2025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商界女性榜單,王來春連續三年位居榜首,成為了中國商界的標桿人物。從中學輟學到富士康打工妹,再到掌舵2400億市值企業的女強人,你看好“潮汕女首富”的赴港之行嗎?評論區聊聊吧!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