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國人喝上市的if椰子水,還能風光多久?
真正的競爭,才剛剛開始。
撰文|H.H? 編輯|楊勇? 來源 | 氫消費出品
if椰子水,被國人一口一口喝上市了。
最近有消息稱,來自泰國的椰子水品牌if已經通過港交所聆訊,即將在香港市場正式上市。作為一家2013年成立,直到2017年才進入內地市場的椰子水品牌,沒想到只用了短短幾年時間便幾乎“統治”了國內椰子水市場。
截止到2024年,if椰子水在國內椰子水市場的占有率高達34%,已經連續5年排名行業第一。更加出乎意料的是,內地市場的銷售額在if品牌的總營收中占比超過90%,基本可以說if椰子水能成功上市國人“居功至偉”。
盡管貴為國內椰子水市場的絕對龍頭,不過對if椰子水而言,仍然有不少隱憂。
全公司只有46個人所主打的輕資產模式備受外界質疑、本身缺乏壁壘的椰子水市場也在涌入越來越多的品牌不可避免掀起價格戰,對if椰子水而言,上市能夠幫助自身建立更深的護城河嗎?
被國人喝上市
全公司只有46個人卻能夠把年營收做到11億,是什么概念?
公開資料顯示,if椰子水創辦于2013年。作為一家來自泰國的即飲飲料公司,2015年if品牌進入香港市場,2017年進入內地正式開始銷售。
作為飲料界的新銳品牌,if椰子水一上市便引發了廣泛關注,尤其從2019年開始整個椰子水品類逐漸爆發,if椰子水順勢崛起。數據顯示,從2020年開始if品牌連續5年成為內地椰子水飲料市場的第1名,甚至直接推動了椰子元素向全品類的滲透。
據灼識咨詢所發布的報告,從零售額的角度出發,if品牌在2024年已經成為國內椰子水市場的第一大品牌,市場占有率高達34%,斷層式領先于行業第2名。
得益于椰子水這一爆款單品的亮眼表現,if品牌母公司的業績可以說是相當穩定,2023和2024年營收分別為8744.2萬美元和1.58億美元,凈利潤分別為1675.4萬美元和3331.6萬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從市場貢獻度來看內地市場在if品牌總營收中的占比超過90%,可以說if椰子水能夠走到上市的前夕就是被國人給一口一口喝出來的。
椰子水市場有不少品牌,為何if能夠坐穩龍頭寶座呢?
外部環境來看,國內整個椰子水市場的爆發是相當核心的推動力。由于最近幾年消費趨勢健康化,純天然無添加的產品可謂備受關注,椰子水更是很多人心中純天然的代名詞。
據灼識咨詢數據,2019~2024年間我國椰子水市場規模的年復合增長率超過60%,遠遠高于全球其他市場,預計到2027年將會超越北美洲成為全球最大椰子水消費市場。
于是在健康趨勢的影響下,if品牌打著“百分百天然椰子水和泰國原裝進口飲料”的賣點迅速崛起,透明的外包裝更是直接在消費者心中樹立了天然飲品的形象,以至于現在只要提起椰子水很多消費者心中的第一選擇都是if品牌。
踩中消費趨勢順勢而為只是其一,if品牌亮眼的業績表現和成立之初主打的輕資產模式同樣密不可分。事實上,if品牌本身并不會直接參與生產制造,而是采取從生產、物流到銷售整個鏈條的外包模式,說白了,除了品牌本身if幾乎“一無所有”。
不過正是這樣的輕資產模式,幫助if將毛利率提升到了2024年的36.7%,40多人的公司人均創收接近2500萬元,使得很多傳統飲料品牌羨慕不已。
如此一來,在國內市場簽約趙露思等流量明星以及在小紅書等社媒平臺上發布種草筆記,再加上每百毫升不足2元的低價策略,if椰子水在國內可以說是無往不利,天貓旗艦店一升裝產品市場占有率一度高達55%。
椰子水巨頭亦有隱憂
相信很多喜歡喝椰子水的消費者都會有過這樣的疑慮:正常情況下買一顆新鮮椰子最低也要十幾元,包裝產品只需要9塊9就能買到一升,要知道至少2~3顆椰子才能罐裝出一升椰子水,為何包裝產品會這么便宜呢?
市面上很多包裝椰子水產品都號稱“百分百純天然”、“配料表中只有椰子水”等,這種飲品真的靠譜嗎?正是這樣的疑問,才讓不少消費者懷疑價格較低的椰子水產品中富含“科技與狠活”。
在業內人士看來,椰子水飲品之所以能夠拉低價格,主要會采取兩種方式。一方面是不同地區的椰子成本大相徑庭,例如泰國香水椰原材料成本達20元每升,印尼老椰需要4元,將兩種椰子混合后起到降低成本的效果;另一方面椰子水生產商還會進口濃縮汁,之后在工廠復原,盡管口感品質略有下降,但成本也能夠得到明顯控制。
再加上椰子本身,除椰子水之外的部分進行綜合利用,品牌方們在控制價格方面也就有了更多的底氣。只是目前椰子水市場并沒有推出相關的國家標準,市場中也充斥著勾兌椰子水的產品,短時間內行業亂象恐怕無法徹底消除。
不過真正對if椰子水形成較大挑戰的是很可能產生“雙刃劍效應”的輕資產運營模式,從源頭的生產到最終的銷售全靠外包。
首先來看生產端,if品牌直接外包給了泰國代工廠,對方既是原材料供應商又是生產方。這種方式帶來的弊端顯而易見,尤其當原材料上漲之后if品牌根本沒有太多的選擇,這勢必會吞噬自身的利潤空間,據了解2024年前三季度東南亞的老椰每噸價格已經從2000多元上漲到了4000多元。
招股書顯示,過去兩年if向五大核心供應商所采購的金額在同期采購總額中的占比分別達到了92.3%和96.9%,幾乎將自身命脈完全交到了他人手中。
其次是單一品類可能給自身營收帶來的風險。if椰子水作為公司的核心營收來源,2024年營收1.51億美元在總營收中的占比高達95.6%,內地市場更是為其貢獻了90%以上的營收,反觀旗下其他飲料等產品累計在總營收中的占比還不足5%。?
眾所周知,靠單一爆款產品打江山易,天花板同樣肉眼可見。一旦自身熱度過氣或椰子水市場出現黑天鵝事件,對品牌本身很可能會產生致命打擊。
再者還包括外部競爭格局對if椰子水所形成的挑戰。事實上,由于過去幾年椰子飲品相關的熱度水漲船高,不少品牌都紛紛涌入這一賽道。
例如2015年就進入中國市場銷售額很快破億的Vita Coco、歡樂家和佳樂等椰子水品牌、包括盒馬和小象超市等零售品牌也都推出了自營椰子水產品,售價和if椰子水沒有太多差別。
帶來的直接結果是if椰子水在國內的市場占有率開始逐步下滑,據馬上贏數據,if椰子水的市場占有率在2024年第一季度達到巔峰時期的55.5%之后,到第4季度便已經下滑到了30%左右。
賽道內卷,未來前路何方?
客觀來說,無論從全球市場還是只看中國內地,椰子水仍然具備不錯的發展前景。
據《全球椰子水市場研究報告》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椰子水市場規模為20.9億美元,預計到2033年將會增長到111.5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0%。灼識咨詢的報告同樣顯示,中國市場將會成為未來幾年椰子水增速最快的區域,到2029年時將會達到26.52億美元。
如此高速的發展潛力,再加上椰子水本身的技術含量和護城河并不算深,自然會吸引不少品牌爭相涌入。正如前文所述,除了if椰子水還有來自美國的Vita Coco,以及國內很多品牌方所推出的自營椰子水,無疑沖擊著if品牌的市場份額。
有數據顯示,僅過去兩年時間椰子水品牌就新增了近20個。
品牌中多帶來的直接影響很有可能就是進入同質化競爭,而后掀起價格戰。
今年以來很多消費者開始發現線下商超所賣的椰子水價格越來越低,前幾年350毫升裝的椰子水售價還在10元左右,到現在基本已經腰斬,趕上促銷活動價格還能更低,如今連9塊9的椰子水都算不上便宜了。
據馬上贏數據,2024年椰子水產品的整體均價相較于2022年已經下滑了37.6%,2025年第一季度每百毫升椰子水價格為1.46元,相較于2023年下滑23.6%。價格戰來勢洶洶,對if椰子水等品牌而言,哪怕有著輕資產的優勢顯然也并不是個好消息。?
更何況行業內的內卷只是其一,除了和同品類競爭以外,if椰子水還要面臨同樣主打健康屬性的無糖茶等競爭對手的分流。
事實上,從2017年開始國內無糖茶市場規模就已經處在上漲通道中,2023年更是迎來爆發式增長。尼爾森數據顯示,僅2023年一年國內無糖茶市場全新上市的單品數量就達到了157個,包括元氣森林、可漾以及傳統飲料品牌中的農夫山泉等都有新品上架。
市場已經卷到了這個地步,對if椰子水來說,未來該如何應對呢?在業內人士看來,飲料行業能夠笑到最后的玩家,歸根結底還是要掌握全產業鏈布局。
典型案例莫過于后起之秀元氣森林,作為成立時間尚不足10年的飲料品牌,元氣森林能夠從可口可樂、農夫山泉等巨頭所牢牢把持的飲料市場中撕開一條口子,除了抓住趨勢推出爆款單品以外,自建工廠等戰略同樣功不可沒。
截止到目前,元氣森林已經建成了6家自建工廠,位于江蘇太倉高新區的工廠日均產能高達390萬瓶。
反觀if椰子水幾乎所有的流程都高度依賴外部合作方,一旦被外界“卡脖子”或椰子水的熱潮逐漸退卻,if品牌恐怕也要泯然眾人矣。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