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自動駕駛加速實現無人駕駛規模化和商業化落地
滴滴自動駕駛加速實現無人駕駛規模化和商業化落地
在日前舉行的第十七屆國際交通技術與設備展覽會上,滴滴自動駕駛攜其新一代L4級前裝量產車型及最新技術成果亮相,吸引了眾多參展者駐足體驗。這款新車型配備了滴滴自動駕駛全新一代硬件平臺,傳感器總數量達33個,成為展會現場備受關注的車型之一。展會期間,滴滴自動駕駛也明確表示,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與產業伙伴攜手推進技術創新,為乘客提供更便捷多樣化的出行服務。
這次亮相不僅彰顯了滴滴自動駕駛在產品化方面的最新突破,也釋放出其加快規模化落地的強烈信號。而支撐這份底氣的,是滴滴在自動駕駛領域多年持續的深耕與積累。作為國內出行核心平臺之一,滴滴自動駕駛憑借龐大的用戶流量基礎和豐富的真實運營數據,正加速向Robotaxi規模化目標穩步邁進。
深耕九年,從獨立研發邁向強強聯合
回顧滴滴自動駕駛的發展歷程,早在2016年,滴滴就已啟動相關技術布局,由聯合創始人張博親自帶隊,組建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團隊,專攻L4級自動駕駛系統。2019年8月5日,滴滴正式宣布將自動駕駛業務升級為獨立公司,由張博兼任CEO,聚焦核心技術研發與商業拓展。這一戰略調整,意味著滴滴自動駕駛從早期探索期,邁入更具戰略深度的專業化運營階段。
2020年,滴滴在上海首次面向公眾開放自動駕駛服務,實現了從實驗室到真實道路的關鍵跨越,為Robotaxi商業模式驗證積累了寶貴經驗。
為了進一步加快量產和落地,行業逐漸形成了“主機廠+智能駕駛技術公司+出行平臺”的深度協同模式。2024年4月7日,滴滴自動駕駛與廣汽埃安宣布成立合資公司“廣州安滴科技”,致力于加速推動無人駕駛規模化和商業化落地。僅一年后,雙方合作開發的首款具備全球適應能力的前裝量產L4高度自動駕駛車,于2025廣汽科技日上首次亮相。這款新車的發布不僅展示了滴滴在自動駕駛產品化上的階段性成果,也釋放出明確的量產信號。
滴滴自動駕駛COO孟醒表示,此次合資公司獲批以及首款量產車取得積極進展,標志著自動駕駛行業進入到了產品化的新階段。雙方將緊密合作,加速實現無人駕駛規模化和商業化落地。
多城實測,贏得認可
滴滴自動駕駛的Robotaxi車隊已在北京、廣州、上海等城市的示范區穩定運營多年。在混合派單機制和智能調度系統的加持下,Robotaxi展現出良好的行駛穩定性與整體服務體驗。截至目前,系統已連續實現超過1800天無重大安全事故,運營表現可靠,用戶口碑持續提升。
這一成績不僅體現了滴滴在自動駕駛安全控制、調度效率與服務質量方面的綜合能力,也為其下一步擴大投放規模、進入更多城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與此同時,滴滴自動駕駛也正在獲得各界的高度關注。近期,新加坡代交通部長蕭振祥率團訪華期間,親身試乘了滴滴Robotaxi,完整體驗了從App呼叫到出行結束的全過程。試乘過程中,車輛運行平穩,系統調度迅速,復雜路況應對靈活,整體行程高效順暢,給代表團一行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不僅顯示出滴滴Robotaxi在用戶體驗方面的良好表現,也意味著其技術出海潛力正在逐步釋放。
與此同時,資本市場也持續向滴滴自動駕駛拋出橄欖枝。自獨立以來,滴滴自動駕駛已完成多輪融資,包括2024年10月完成的C輪融資在內,累計籌資金額已超過15.5億美元(約合112.6億元人民幣)。據彭博社報道,滴滴自動駕駛目前正在與多家潛在投資方就新一輪融資展開洽談。投后估值有望達到50億美元(約合363億元人民幣)。其背后不乏軟銀、IDG資本、中俄投資基金、國泰君安等重量級機構的支持,充分顯示出資本市場對其長期發展前景的高度認可。 ? ?
在政企合作層面,滴滴自動駕駛也迎來了重要進展。6月23日,廣州市政府與滴滴正式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自動駕駛、智慧交通等前沿領域展開更深層次的合作。此次簽約為自動駕駛在廣州的推廣按下“加速鍵”。廣州一直以來以開放的政策環境和多樣化的城市道路場景,為自動駕駛測試和技術迭代提供了優越條件。滴滴早在2023年3月就已獲得廣州首批智能網聯示范運營資質,并率先啟動商業化探索。如今,隨著雙方合作的深入,Robotaxi的運營范圍與應用場景有望持續擴展,為廣州市民帶來更加便捷、智能的自動駕駛出行體驗。
在技術持續進步、政企合作深化、資本市場看好的多重推動下,滴滴自動駕駛頻頻傳出利好消息,外界普遍預期其或將在今年底迎來新的關鍵節點。
加速部署,進入爆發期前夜
當前,滴滴自動駕駛正加速從技術驗證走向城市級部署。憑借其在產品、平臺、算法、用戶運營等多方面的積累,滴滴無疑已經具備了在下一階段的自動駕駛競賽中脫穎而出的潛力。
據悉,滴滴計劃在年內加速Robotaxi的部署。這將代表滴滴自動駕駛大規模商業化的真正起步。從最初的技術探索到如今量產車型落地、資本與政策加持,滴滴已在自動駕駛賽道上邁入加速通道。種種跡象表明,滴滴自動駕駛正站在商業化爆發的前夜,下一步的拓展空間和市場潛力,將更加值得期待。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