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西蟬聯“山西首富”,麾下永泰能源利潤下降超87%?
凈利預降九成,山西首富的300億能源巨頭困守“1元”股。
作者:三晉財經匯
7月14日,山西A股上市公司永泰能源(600157.SH)發布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億元-1.5億元,較上年同期同比下降87.39%-89.91%。
業績預告發布第二天,公司股價報收1.39元/股,總市值303.27億元。在剔除已進入退市流程的公司后,其股價“墊底”A股。
而與股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不久前發布《2025新財富500創富榜》上,永泰能源實際控制人王廣西、郭天舒夫婦以164.3億元財富蟬聯“山西首富”。
來源:公告
01
凈利潤預降近九成
雙重因素壓垮業績
永泰能源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上半年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為1.2億至1.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約10.39-10.69億元、同比下降87.39%-89.91%。
扣非凈利潤更是降至9000萬元至1.2億元區間,同比下降89.21%至91.91%。
從經營基本面看,公司電力與煤炭主業運營仍屬正常,預計實現經營性凈現金流27億元以上,電力業務經營效益甚至持續提升。但兩大因素直接導致業績 “斷崖式”下滑:
一方面,煤炭業務焦煤產品市場價格持續下行;另一方面,公司位于江蘇的主力電廠配合國信沙洲三期投產準備線路施工,導致發電機組陪停累計長達52天,電力產銷量大幅減少。雙重影響使公司業績大幅縮水。
資料顯示,永泰能源于1992年成立,前身為魯潤股份,1998年在上交所上市。主營業務為電力、煤炭、石化、儲能等資源產業,形成了煤電互補的經營格局。
其電力資產布局于江蘇與河南兩省,地處經濟發達的長三角和人口稠密的中原經濟區,區域內用電需求旺盛。煤炭業務則聚焦焦煤細分領域,是行業龍頭及國內冶煉行業核心供應商。
2024年永泰能源電力業務占比64.91%,煤炭業務占32.33%,其余少量業務僅占不到3%。
從業績數據來看,永泰能源面臨持續壓力。2022年至2024年營收逐年下滑,分別為355.56億元、301.2億元、283.57億元。
來源:wind
凈利潤波動明顯,分別為19.09億元、22.66億元、15.61億元。
來源:wind
進入2025年,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收56.41億元,同比下降22.96%;歸母凈利潤5106.77萬元,同比下降89.06%。
本次半年度預告,延續了一季度下滑態勢。
02
實控人164億財富
與公司1元股價的魔幻反差
除業績承壓外,永泰能源股價的持續低迷更引發市場關注。
來源:股吧
根據A股市場規定,若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均低于1元,將被交易所實施退市。
而永泰能源的股價已在1元線上波動許久。2024年7月24日一度降至1.01元/股,公司緊急啟動了股價“保衛戰”。
7月16日,永泰能源報收1.39元/股,在剔除已進入退市流程的公司后,股價“墊底”A股市場,年初至今跌幅達 18.71%。
與公司股價低迷形成戲劇性反差的是實控人的財富表現。
在最新發布的《2025新財富500創富榜》上,永泰能源實際控制人王廣西、郭天舒夫婦以164.3億元財富,蟬聯“山西首富”。
根據永泰能源2024年財報披露,截至報告期末,王廣西持有公司18.13%股權。按2024年12月31日永泰能源總市值379.92億計算,其持股市值為68.88億元。
此外,從天眼查等工商信息軟件可以看到,除永泰能源外,王廣西名下還有包括永泰集團有限公司在內的21家企業資產。
此前這一位置長期由美錦能源實控人姚俊良家族占據。2024年,永泰能源實控人王廣西郭天舒夫婦首次超越并登頂,2025年再度蟬聯,全國排名較上年上升21位。
03
多維度自救行動
5億股票回購與雙主業運作
面對業績與股價雙重壓力,永泰能源也啟動多維度自救行動。
在資本運作層面,公司于2025年6月23日完成4億股股票回購,累計斥資5.01億元,并于7月2日全部完成注銷。這一動作使公司總股本降至218.18億股,意在提升每股收益水平,推動股票價值合理回歸。在2023年至2024年期間,永泰能源核心管理人員也多次增持公司股票,以堅定投資者信心。
在生產經營層面,公司聚焦雙主業的精細化運作:
電力板塊加速智能化和靈活性改造,通過搶發電、多供熱、參與調峰輔助服務等措施提升盈利能力。煤炭板塊則推進集約化、智能化生產,提高單產單進水平,在保持產量穩定同時多采優質煤、多采效益好的煤。
重點項目海則灘煤礦正在加速推進。按計劃,這座成本不足200元/噸的優質煤礦將于2026年6月底形成首采工作面,有望成為未來利潤增長點。
接下來,永泰能源能否憑借精細化運營對沖行業周期、用項目落地重塑盈利預期,將決定這家老牌能源企業能否走出困局、改寫“1 元股”的命運軌跡。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