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遺產爭奪到國資介入,起底娃哈哈“宮斗”背后的資本暗戰
娃哈哈遺產爭奪戰,仍在不斷發酵。7月17日,上城區財政局公開表示已成立專項工作專班介入娃哈哈集團遺產糾紛事件,隨著國資介入,此次遺產風波背后涉及的宗氏家族“娃哈哈系”體外資本版圖也浮出水面。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
“長公主”與“私生子”兩方陣營之外,沉默許久的上城區國資的加入,讓娃哈哈的遺產繼承案再起波瀾。
7月17日,杭州市上城區財政局公開回應,已成立專班,介入娃哈哈集團遺產糾紛事件。
須知,“長公主”宗馥莉從宗慶后手中繼承而來的娃哈哈集團股權僅29.4%,而上城區財政局通過下屬企業杭州上城區文商旅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上城文商旅集團”)持有娃哈哈集團46%的股權,為娃哈哈集團的大股東。
現如今,作為娃哈哈大股東的上城區國資選擇介入這場由私生子引發的家族遺產之爭,自然也牽扯出了上城區國資多年未獲分紅的“疑點”,也加劇了外界對宗慶后父女以“宏勝系”等體外公司“掏空”娃哈哈集團的質疑。
上城區國資“發聲”
7月17日,杭州市上城區財政局證實,針對娃哈哈集團創始人宗慶后離世后引發的家族內部權益爭奪、商標轉讓爭議及國有資產安全等問題,已成立專項工作專班介入處理。
而就在數天前,宗繼昌、宗繼勝、宗婕莉這三位自稱娃哈哈前董事長宗慶后子女的原告起訴了宗馥莉,要求追討宗慶后生前承諾的21億美元(約150億元人民幣)信托權益,并分割繼承宗馥莉名下持有的娃哈哈集團29.4%股權。
這起牽涉國民品牌娃哈哈以及“布鞋首富”宗慶后的天價遺產繼承糾紛迅速引起廣泛討論,且期間各路消息井噴,真假難辨。
此次上城區財政局的發聲也讓人們想起,娃哈哈集團的遺產繼承風波并不僅僅是“家事”。娃哈哈集團是國資背景的企業,公司的大股東是持股46%的杭州上城區文商旅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據悉,1987年,上城區文教局要對下屬的校辦企業經銷部采用承包經營的方式,并公開選拔經銷部負責人,宗慶后就是在此時,承包了這家連年虧損的校辦企業,上城區校辦企業經銷部也成為娃哈哈集團的前身。
幾年后,宗慶后嗅到了口服液市場的火熱,推出了娃哈哈營養液,“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的廣告語和鋪天蓋地的廣告,正式打響了娃哈哈品牌的名號。1991年,娃哈哈還在杭州國資的支持下,“蛇吞象”收購了彼時全國排名前十的杭州罐頭食品廠。
1999年,娃哈哈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這才形成了如今的股權結構——上城區國資為第一大股東,持有46%的股份;宗慶后持股29.4%(現由宗馥莉繼承);近2000名正式職工組成的職工持股會持股24.6%。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政府還為這場股改提供了優惠價,宗慶后實際支付6419.5萬元現金,就一舉擁有了娃哈哈集團29.4%的股權。
同時,按照最早的改革方案,上城區國資持有娃哈哈集團51%的股權,保留控股地位。但后來其將這部分股權轉讓給了職工持股會,放棄了控股股東的身份。
根據《經濟參考報》報道,這5%股權的轉讓款,國資一直沒有收取,而是暫放在娃哈哈集團,由娃哈哈集團支配使用,按照銀行基準利率下浮10%的費率支付資金使用費。
宗馥莉的宏勝系
既然國資才是大股東,那宗氏家族的巨額遺產又從何而來?實際上,過去的娃哈哈集團已經成為整個“娃哈哈帝國”的一小部分。
企查查顯示,娃哈哈集團直接對外投資的公司僅16家,且絕大多數都是在2002年之前成立。而宗氏家族執掌的“娃哈哈系”境內公司已經超過200家,這些公司大多圍繞娃哈哈產業鏈開展工作,但其中大多數與上城區國資并無股權關聯。
據《經濟參考報》,截至2022年底,境內“娃哈哈系”(包括體外公司)總資產為370.47億元,2022年營業收入為512.02億元,營業利潤為61.48億元,凈利潤為47.67億元,未分配利潤124.28億元。
與之對比,2022年底,娃哈哈集團(及集團直接投資的16家子公司)資產總額為58.07億元,2022年營業收入為14.03億元,營業利潤為7307.83萬元,凈利潤為1871.28萬元,未分配利潤19.70億元。
也就是說,上城區國資持有股權的娃哈哈集團,資產只占整個“娃哈哈帝國”的約15%,凈利潤更是僅占0.39%。
在宗馥莉執掌娃哈哈集團后,她也試圖進一步將公司的業務轉移到自己掌握的“宏勝系”公司手中,從而實現“去娃哈哈化”。
她先是對娃哈哈集團的核心管理層進行了“大換血”,吳建林、潘家杰、余強兵等娃哈哈資深高管退出,葉雅瓊、王國祥、洪嬋嬋等人新進。后又對公司內部的部門開展合并或裁撤。一系列改革一度在社交媒體上引發輿論爭議。
與此同時,娃哈哈純凈水與今麥郎的代工風波,也讓宗馥莉執掌的“宏勝系”浮出水面。
據悉,今年以來,娃哈哈已經關停18家工廠,其中包括宗繼昌、宗婕莉擔任董事的沈陽娃哈哈榮泰食品有限公司,以及宗繼昌擔任董事的南京娃哈哈飲料有限公司、天津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大理娃哈哈飲料有限公司、雙城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等等。
而這些工廠的產能,被宗馥莉的“宏勝系”公司補上。據悉,娃哈哈集團正在天津、懷化、鄭州、南京、成都、貴陽等地布局的18條高速水線所屬11家項目公司,不少都是“宏勝系”公司:廣州恒楓飲料有限公司、貴陽宏勝恒楓飲料有限公司、成都宏勝恒楓飲料有限公司等等。?
據官網資料,目前宏勝飲料集團在全國有19個生產基地,48家子公司,擁有104條現代化生產線。這家公司承擔了娃哈哈1/3產品的加工業務,新產品試制、設備改造等也都要依賴這家“體外公司。”
在這種情況下,遺產繼承風波之外,關于“娃哈哈系”體外公司的討論一直未曾停歇。
進一步看,繼承宗慶后遺產后,宗馥莉的全部關聯企業已經超200家,其中包括浙江真宗投資有限公司、浙江啟力投資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宏振投資有限公司、濟南恒楓有限公司等等。
國資“放權”的后果
事實上,對于娃哈哈集團,上城區國資除了提供多方面支持,也給了宗慶后極大的經營自由,在這種情況下,外界提起娃哈哈時,常常感覺上城區國資的存在感較弱。
而除了不參與日常經營,上城區國資還連續20多年未參與公司分紅。
根據《經濟參考報》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1999年至2007年間的國有股分紅被借給娃哈哈集團使用,該分紅借款利息獎勵給了經營者和職工。
2008年至2022年末,娃哈哈集團未與上城區政府簽訂優惠政策,公司賬面不進行利潤分配,但每年出具形式上的股東會決議,管理層和職工持股會的分紅以“資金往來”名義拿走,國有股東則不分紅。
要知道,在改制后,娃哈哈管理層和入股的職工每年分紅都不低于每股0.8元,若以此估算,持有娃哈哈2.42億股股份的上城區國資每年應獲分紅約2億元。
而根據中誠信國際出具的上城文商旅集團2024年度跟蹤評級報告,2023年娃哈哈集團的賬面價值僅2.42億元,且在2021-2023年的三年間,均未獲得股利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國資方也曾對娃哈哈的經營管理提出過質疑。
2024年7月15日,就在宗慶后去世不到五個月,一封署名宗馥莉的辭職信突然在網上流傳,信中直指“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政府及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部分股東,就宗馥莉自宗慶后離世后對娃哈哈集團經營管理的合法性提出質疑”。可見在宗慶后去世后,國資曾參與對公司管理的討論。
不過,幾天后,這場請辭風波便被按下暫停鍵。7月22日,娃哈哈集團在官網發文稱,“為確保公司的平穩健康發展,經各股東友好協商,宗馥莉決定繼續履行娃哈哈集團的相關管理職責”。不久后,宗馥莉正式出任娃哈哈集團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加上此前兼任的總經理職務,她正式實現了對娃哈哈集團的全面掌控。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傳言稱,今年1月,宗馥莉曾試圖將387件“娃哈哈”系列商標從娃哈哈集團轉移至其旗下公司,但被國資方緊急叫停。
此次國資介入后,圍繞宗氏家族的天價遺產繼承案會走向何方,有待后續觀察。
責任編輯丨陳斌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