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披再踩雷!太原重工突遭證監會立案!大股東火速砸錢“救場”?
立案調查與股東增持同日登場。
作者:三晉財經匯
7月25日晚間,太原重工(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600169.SH)連續發布兩份重磅公告。
一份公告顯示,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立案告知書》的公告,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監管機構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另一份則來自控股股東太重集團,宣布將開啟新一輪增持計劃,擬投入8000萬至1.6億元增持公司股份。
立案調查與股東增持同日上演,引發市場關注。
01
立案突襲
信披疑云再起
公告顯示,此次立案原因是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具體違規事項尚未公布。
來源:公告
在立案公告中,太原重工董事會表示:“立案調查期間,公司將積極配合中國證監會的調查工作,并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監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此次立案事發突然,但并非毫無預兆。
早在2023年12月,太原重工就曾收到山西證監局的《警示函》。
當時的監管文件指出,公司在重大資產出售、關聯方資金占用、重大訴訟披露及財務核算等多個方面存在問題。
距離整改完成僅一年半時間,公司再次因信披問題觸發立案調查。
02
億元增持
控股股東緊急行動
與立案公告同步登場的,是控股股東的緊急增持計劃。
來源:公告
7月25日,控股股東太重集團宣布,計劃在接下來12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太原重工股份,金額不低于8000萬元,不超過1.6億元。
這一增持計劃沒有設置價格區間,集團表示將“根據太原重工的股價波動情況,以及資本市場的整體趨勢,擇機增持”。
對于增持原因,太重集團則稱是“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和價值的認可”。
值得關注的是,這一輪增持與上一輪完成僅兩天之隔。
2024年10月30日至2025年7月23日期間,太重集團通過集中競價方式累計增持公司股份4828.6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44%,累計投入資金達1.2億元。
經過該輪增持,太重集團的持股比例從48.50%提升至50.15%,控股權得到進一步鞏固。
短短兩天后再拋億元增持計劃,救市態度明顯。
03
信披違規歷史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太原重工第一次信披違規。
2023年12月,山西證監局就曾因信披違規等問題對太原重工及太重集團出具警示函。
來源:公告
警示函直指信披三大問題:
一,公司未披露股權轉讓重大事項后續進展;
二,公司未按規定披露控股股東及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
三,未及時披露重大訴訟問題。
更嚴重的是,除了信披問題外,太原重工財務會計核算方面也存在缺陷。
監管機構發現太原重工“2021年對某客戶回款應調減合同資產錯誤調減應收賬款”、“2022年對部分應收賬款、合同資產、其他應收款減值準備計提不充分”,導致“相應年度定期報告中部分財務數據不準確”。
同時,2025年3月,太原重工還因上述違規問題被上交所通報批評。
本次立案原因與歷史問題均涉信披問題,顯示公司治理存在持續性缺陷。
04
業績波動
利潤承壓
太原重工面臨的挑戰不止監管調查。
資料顯示,太原重工成立于1998年,并于同年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成為“中國機械行業第一股”,其主營業務涵蓋軌道交通設備、風力發電設備、礦山設備、起重設備等多個領域。
2024年太原重工業績實現增長。全年實現營收92.49億元,同比增長10.71%;歸母凈利潤1.95億元,同比增長4.17%。
但聚焦到扣非凈利潤數據,呈現出明顯的波動態勢。2022年至2024年,公司扣非凈利潤分別為9766.36萬元、-1866.91萬元和2802.47萬元。
來源:wind
進入2025年一季度,太原重工營收大幅增長但利潤承壓。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7.68億元,同比增長60.18%;歸母凈利潤2197.49萬元,同比增長7.62%。
此次遭遇證監會立案,控股股東能否用真金白銀穩住投資者信心?市場反應給出了初步答案。
7月28日,太原重工股價應聲下跌,報收2.43元/股,跌幅7.6%,總市值81.33億元。
這場“立案即增持”的大戲,究竟是控股股東的價值認可,還是危機中的救場行動?
答案將隨著證監會的調查深入與資本市場的投票逐漸揭曉。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