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套房產僅抵5成債務!溫州銀行已向上海世茂追債3年
IPO長跑17年仍處于輔導期。
作者 |鄭理?來源 | 獨角金融
因上海世茂建設有限公司(下稱“上海世茂”)及其關聯方未能按時償還6.57億元債務,溫州銀行申請執行拍賣上海世茂關聯企業名下的108套別墅、18處房產作為抵債物。
早在2022年4月前,這筆債務就已經發生逾期,溫州銀行作為原告對上海世茂及其一眾關聯方告至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截至目前,該行已向世茂追債超過3年,而總計126套房產折價拍賣后回籠資金約3.5億元,按照這個金額計算,可能最終償還溫州銀行僅5成債務。短期來看,這可能會給銀行的利潤造成一定壓力。
溫州銀行2020年-2024年凈利潤從1.59億元增長至19.2億元,整體來看5年業績雖大幅提高,但增幅處于過山車態勢。此外,近年來規模增長乏力,資本充足率指標接近監管紅線,籌備多年的IPO進程始終未取得實質性進展。
1
拍賣126套房產,
溫州銀行向世茂追債超6億
此次拍賣處置單位為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人為溫州銀行,涉及的被執行人分別為:紹興世茂新置業、深圳市泓嘉企業管理、杭州圓盈企業管理、余姚世茂置業、世茂集團(0813.HK)、上海世茂及其關聯公司等,案由為金融借款糾紛。
圖源:天眼查
此次拍賣的別墅,位于余姚市牟山湖佩拉小城的108套別墅,以抵償部分債權。該批別墅總建筑面積約2.495萬平方米,評估總價2.17億元,起拍價1.52億元,較評估價折價30%,折合單價僅6100元/平方米,不足2014年同類房源售價的三分之一。
除了108套別墅,還有18套海濱花園房產分別于7月28日、8月25日拍賣,執行拍賣的18套房產為杭州圓盈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公司名下位于寧波市北侖區春曉碧云路165號世茂海濱花園房產,評估價2363.16萬元。
總的來看,兩批拍賣標的總價值3.5億元,但依舊無法覆蓋6.57億元債權,可見世茂資產縮水程度之深,而溫州銀行的回款可能要遠低于債權金額。
2023年4月、2025年1月,溫州銀行分別對上海世茂原法定代表人許世壇、現任法定代表人顏華(同時兼任上海世茂股份董事長)申請了限制消費令。
圖源:罐頭圖庫
上海世茂作為世茂集團主要地產開發運營主體,其母公司世茂集團曾是中國房地產行業的佼佼者。
世茂集團自1989年進入房地產行業,三十多年間布局全國100多個核心城市,涉及地產、商業、物管、酒店、主題娛樂、文化等多個產業領域。
圖源:罐頭圖庫
世茂集團的高光時刻出現在2017年。當年,世茂以239.43億元競得深圳龍崗商住地塊,創下深圳土地拍賣史上第二高的“總價地王”紀錄。
該地塊計劃建設一棟超600米的超高層建筑,超越“平安金融中心”成為深圳第一高樓,同時配套建設深港國際會議展覽中心、深港青年合作創業中心等14種頂級業態,總投資額高達500億元。
2018年3月,項目開工儀式隆重舉行,世茂集團董事局主席許榮茂親自出席。2019年,為緩解項目資金壓力,世茂引入中信信托發起信托計劃,募資87億元。
危機在2021年底浮出水面。2022年2月,中信信托宣布其中57億元項目資金遇到兌付困難。隨后,深港國際中心項目陷入全面停工,成為深圳最刺眼的爛尾地標。
此后,世茂危機迅速蔓延,2022年7月,世茂公告未能按期支付10億美元到期債券本息后,各地項目相繼停工,債權人紛紛采取法律行動。截至2024年末,世茂集團總負債達2521億元,其中83%(約2102億元)將于一年內到期。
天眼查信息顯示,截至目前,這家曾經的房地產巨頭,如今被列為被執行人88次,被執行總金額369.16億元;收到限制消費令98次,涉案總金額189.35億元。
圖源:天眼查
世茂集團境外115億美元債重組于2025年7月21日生效,預計可削減78億美元債務,重組涵蓋美元票據、銀團貸款、雙邊貸款等境外債務,并獲得債權人廣泛支持。
境內債務處置也在快速推進中。為加速出售資產回籠資金推動債務化解,世茂集團7月3日宣布以1.56億元出售北京通州綜合商業項目50%股權及債權。
此外,世茂集團已通過出售上海外灘茂悅大酒店(45億元)、廣州亞運村股權(18.4億元)等優質資產,回籠超百億元資金用于償付債務。
更關鍵的是,世茂通過保交樓和資產處置實現了喘息機會,不僅避免抵押物因爛尾或閑置貶值,還提升現金流覆蓋債務能力,有助于溫州銀行在執行抵押資產時獲得更高的受償比例,降低損失。但由于世茂有83%的負債一年內到期,這家昔日地產巨頭壓力仍然不小。
2
業績呈“過山車”,
與第三大股東關聯交易17.4億
溫州銀行成立于1998年,前身為溫州市商業銀行,2007年更名并啟動跨區域經營,現注冊資本66.92億元,轄屬分支機構197家,員工4800余人。股東結構中,國有法人股、其他法人股以及自然人股持股比例分別為59.42%、34.67%、6.11%。
圖源:天眼查
溫州銀行近幾年的營收與凈利潤一直保持增勢,2021年-2024年的營收增速依次為30.9%、3.03%、28.05%、26.73%,凈利潤增速依次為24.29%、363.22%、90.22%、9.97%。
業績起伏不定,原因在于溫州銀行計提了大量的資產減值損失,導致了凈利潤的下降。比如,2021年,溫州銀行信用資產減值損失達32.62億元,這導致了2021年凈利潤僅有1.98億元。
2022年,溫州銀行信用資產減值損失為21.66億元,比2021年同期減少了10.96億元,同比減少了33.6%,使得溫州銀行的凈利潤大幅回升,回歸到了正常水平。
與浙江省內城商行對比,溫州銀行的盈利能力并不突出。截至2024年末,溫州銀行總資產規模為5054億元,在浙江13家城商行里排第3,僅次于寧波銀行和杭州銀行;全年營收為92.66億元,排名第6,低于泰隆商行、臺州銀行、稠州銀行三家規模較小的銀行;凈利潤為19.2億元,排名第5,遠低于泰隆商行和臺州銀行。
截至2024年末,該行存款總額3553億元,且出現了自2016年以來的首次不增反降,與上年末變動-72.54億元;貸款總額2975.07億元,同比增長3.5%,遠低于2023年的18.8%。
從貸款行業分布看,租賃和商務服務業貸款占比最高,達23.43%,制造業占20.67%,批發和零售業占19.79%,房地產業占8.3%。貸款行業集中度過高,若經濟下行導致行業出現經營困難,一旦企業還款能力下降,將對銀行資產質量產生沖擊。
該行房地產貸款余額143.5億元,占比雖然僅排在各行業第4位,但該行前十大貸款客戶中,房地產企業占6席,較前一年增加3席。
隨著地產行業進入調整期,該行除了與世茂的高達6.57億元的貸款糾紛,2023年7月8日,溫州銀行塘下支行與溫州金潮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因破產債權確認糾紛訴至法院,2024年6月,溫州銀行申請撤訴。
2024年末,溫州銀行不良貸款余額25.74億元,不良率0.87%。該行在年報中表示正“全力推進不良貸款控新降舊工作”,加強房地產風險管控。
報告期末,該行重大關聯交易余額28.23億元,分別為衢州信安發展(原名為“新湖中寶”,2024年9月6日更名,股票代碼:600208.SH)5家關聯方融資余額17.41億元、對溫州市名城建設投資集團3家關聯方融資余額10.82億元。
圖源:年報
根據公開信息,新湖中寶在2019年末持有溫州銀行18.15%的股份,位列第一大股東。但隨后溫州銀行股權結構發生變化,溫州市國有金融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取代新湖中寶,持股比例25.22%,成為該行第一大股東。截至2024年末,衢州信安發展持股8.62%,為該行第三大股東。
但溫州銀行股權結構仍不穩定。
截至2024年末,衢州安信發展持股數5.7億股,其中98%被質押;溫州菜籃子集團持股數2.01億股,25.74%被質押,溫州開發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數量1.32億股,48.97%被質押。
近期,衢州安信發展公布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實現歸屬于母凈利潤2.1億元,同比減少86%,能夠發現該公司業績明顯承壓。
3
IPO長跑17年,
距離登陸資本市場還有多遠?
溫州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狀況并不樂觀。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溫州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7.59%,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46%,資本充足率為11.01%。其中,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從年初的7.89%下滑至7.59%,已接近監管部門對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7.5%的最低要求。
聯合資信在溫州銀行2024年度跟蹤評級報告中指出,溫州銀行業務的快速發展對資本消耗程度較大,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已接近監管限額,核心資本面臨一定補充壓力。
另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0.18%、8.65%、7.65%,呈現出連續下降的趨勢。
面對核心資本補充壓力,溫州銀行于2025年發行第一筆ABS,發行總額為29.42億元,底層資產為個人消費貸款。近兩年,該行消費貸款規模增長迅速,2022年-2024年各報告期末,“其它消費貸款” 余額依次為154.92億元、268.98億元、323.88億元,在個貸中的占比從18.11%提升至26.01%。
發行ABS有助于將部分個貸資產從資產負債表中移除,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減少資本占用,降低風險加權資產,帶來資金流入,間接支持資本充足水平。
溫州銀行的挑戰并不止于此,該行今年已經收到二張罰單,合計罰款260萬元。
7月14日,因未對理財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投資參照自營貸款管理,溫州銀行被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溫州監管分局罰款35萬元。這是該行今年收到的第二張罰單,早在4月,該行就因違反金融統計管理規定,被中國人民銀行溫州市分行罰款225萬元。
圖源:罐頭圖庫
溫州銀行也一直有IPO上市的夢想,只不過目前依舊還處于輔導階段。
早在2008年,溫州銀行就曾在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討論IPO事宜。2009年,溫州銀行通過上市輔導期。
2012年,溫州市政府出臺了“溫州金改12條細則”,其中提到,“推動溫州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增資擴股、上市融資”,但之后卻又沒了動靜。
2014年,市場傳聞稱溫州銀行的新上市計劃已遞交至溫州市銀監局,準備轉道港股實現登陸,但最終還是沒有下文。
直到2018年11月,溫州銀行召開2018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延長〈關于《溫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關于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票并上市方案的議案》的決議〉有效期的議案》等多項議案,其中,選擇中金公司作為保薦人為其提供第二次上市輔導服務。
2025年4月,因溫州銀行仍有部分自有房產、土地及租賃房產存在權屬瑕疵,仍然處于輔導階段。
綜合來看,溫州銀行業績增長較快,但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接近監管紅線,加上內控方面存在隱憂,或許會影響其IPO進程。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