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男背后的產業鏈:業績連續2年不達標 估值卻增長250%
如果明星們不會演戲,那就讓他們去演自己。
《奔跑吧,兄弟》無疑是“人設造星”的最強綜藝,不止讓浙江衛視大獲成功,也讓一些明星終于擁有了自己演藝生涯中的最好作品。制作方為了打破節目疲態的努力也可圈可點,光看圖筆者都覺得暗流涌動啊!
最新一期AB回歸“跑男”
就算沒有頂級顏值嬉笑怒罵在臺前風光,僅靠運營,《奔跑吧,兄弟》的線下生意也能快速發家致富,且毛利率能達到驚人的90%。
近日,新三板上的一家掛牌公司透露了其中奧妙。該公司將綜藝線下運營精細化、標準化,推出拍攝地營銷、旅游線路營銷、主題樂園營銷、“手游”授權、衍生品營銷等多種套餐,每一種動輒500萬元起步,部分高達2000萬/年。
這家公司就是《奔跑吧,兄弟》聯合出品方大業傳媒旗下的控股子公司大業創智。還不止是“跑男”,該公司已經成功復制了這種綜藝線下精細化營銷商業模式,陸續應用在《閃亮的爸爸》《我們的挑戰》等綜藝節目中,皆帶來不菲收益。
“請來我家拍,一期500萬元”
這早已經不是什么秘密,綜藝節目拍攝地已經成為綜藝營銷的新戰場。
還在《爸爸去哪兒》第二季,圈內就流傳出一些景區或地方政府為了招攬節目組、推廣本地旅游,不惜花重金邀請節目組入駐,全程提供免費服務。只是這些只處于消息流傳階段或松散交易狀態,一直沒有實證。
但是現在,隨著大業創智股轉書的公布,這一產業鏈逐漸浮出水面。
根據資料,在《奔跑吧,兄弟》節目中,拍攝地營銷是性價比最高、最受歡迎的服務。“長江黃金 3 號”景區、武漢萬達電影樂園、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張裕瑞那城堡酒莊、西安市明城墻、大唐芙蓉園等都成為首批嘗試的企業。
“跑男團”在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
拍攝地營銷的商業模式是這樣的:以拍攝地營銷推廣的形式展開與拍攝地的商業合作,收取贊助經費,而拍攝地有權以“《奔跑吧,兄弟》欄目拍攝地”的噱頭進行宣傳,授權期限為當期欄目播出日為起點順延 3 個月。
關于授權期限,筆者其實有點驚訝。筆者一直以為這種節目錄制地是“終身制”的,就像電影、電視劇取景地,沒想到綜藝這么嚴格,只有3個月授權期。
具體操作方法是公司根據節目主題要求,選取適合節目表現的拍攝城市景點,作為單期欄目中的場景地,進行欄目游戲的創作以及欄目拍攝。公司以拍攝地營銷推廣的形式,展開與拍攝地的商業合作,收取贊助經費。
作為一種新生的綜藝商業模式,起初客戶們對這種拍攝地營銷并不是很熱衷,大多持觀望態度。
《奔跑吧,兄弟》第一季,僅有武漢一個城市掏錢買單。根據股轉書上的“重大合同”一欄顯示,大業創智與代理公司江蘇孔雀飛歌有限公司簽訂了代理合同,合同金額為1000萬元。事實上,武漢的錄制被拆分成第一季第十期《楚漢之爭》和十一期《三校爭霸賽》播出,這樣算來,每一期的價格約為500萬元。
《楚漢之爭》這一季,節目中出現了超級豪華游輪“長江黃金3號”、武漢萬達電影樂園等武漢頗具特色的景點;而《三校爭霸賽》則聚焦武漢大學、地質大學和中南名族大學三所武漢高校。
“跑男團”在武漢萬達電影樂園
但有了第一季的示范效應,加上“跑男”爆紅,后面的拍攝地營銷顯然變得順暢許多。
根據資料,第二季的四川成都、第三季的河南洛陽和陜西西安三個地方加入,價格分別為500萬元、500萬元和600萬元。其中洛陽也是拍攝了兩期,分別為第一期《滿城盡待牡丹開》和第二期《勞動最光榮》。
拍攝地營銷是一個極容易復制的模式,大業創智迅速在江蘇衛視綜藝《我們的挑戰》中獲得拍攝地營銷收入1273.58萬元。這是《了不起的挑戰》第二季,也是一檔戶外真人秀節目,因此拍攝地營銷的發展空間很大。
綜藝線下營銷精細化,回報率超1000%
資料顯示,大業創智對《奔跑吧,兄弟》營銷的深耕并不局限于拍攝地營銷,還發展出“手游”授權、衍生品開發、主題樂園等6種模式,且每一種都實現了較高收益。
以“手游”為例,大業創智將《奔跑吧,兄弟》授權給第三方游戲開發公司,收取授權費以及游戲收入分成,同時還可獲得對“手游”內部植入廣告的衍生收益。
公告中的“重大合同”顯示,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一年內的“手游”授權費為1800萬/年,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上漲到2000萬/年,后者是由百度移動游戲開發的一款撕名牌“手游”。
同時大業創智還利用《奔跑吧,兄弟》這個IP進行主題樂園開發,將綜藝節目中的游戲元素授權打造線下樂園。
第一個達成合作的是2015年 8 月與河北野三坡旅游投資有限公司簽署的《野三坡奔跑吧兄弟樂園合作協議書》,合同協議價格高達1000萬元。
精細化的線下品牌授權運營是一種輕資產模式,毛利率有時竟然高達90%,近乎暴利。根據公司2016年年報顯示,《奔跑吧,兄弟》2016年就為大業創智帶來超億元收入。
不過這種暴利的事情,當然不是每個企業都能承辦的。除了自身努力外,關鍵得有一個“好爸爸”。
大業創智的控股股東就是大業傳媒集團,持有公司50.65%的股份。大業傳媒集團是《奔跑吧,兄弟》的聯合出品方之一,所以才能拿到線下運營權,交給大業創智去經營。
大業傳媒集團為了培養大業創智成長,在2014年和2015年都將“跑男”IP無償授權使用。直到大業創智做火了之后,大業傳媒集團才開始收取版權費,也僅僅收1000萬元/年。這與其過億版權授權收入相比,回報率超過1000%。
業績連續2年不達標,估值卻增長250%
綜藝線下運營的暴利生意,在幫助大業創智快速成長的同時,也給其自身和投資者都帶來了盲目樂觀的情緒。
2015年,伴隨《奔跑吧,兄弟》帶來的巨大成功,公司業績突飛猛進。當年12月,大業創智進行了一輪估值9億元的融資,承諾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凈利潤分別不少于6000萬元、7500萬元和9375 萬元。
但盲目樂觀帶來的是連續兩年業績不達標。根據公司信息,2015年和2016年分別實現凈利潤5673.29萬元和6750.73萬元。連續兩年低于承諾業績,將要觸發回購機制,也說明公司估值存在著嚴重的泡沫。
大業創智想來也意識到這種泡沫的嚴重性,在2017年上半年的第二次定增中,價格有明顯回調。在2017年2月19日公布的第一次定增方案中,以每股15元的價格發行不超過68萬股;而在2017年5月11日公布的第二次定增方案中,以每股12.58元每股發行不超過2860萬股股票,前后短短3個月時間,每股單價縮水16%。
在最新的第二次定增方案中,公司投后估值已經高達22億元,在業績連續兩年不及預期的情況下,估值一年多的時間上漲近250%。
只要“跑男”還能再戰,線下生意就財源滾滾,而資本更是趨之若鶩,愿者上鉤。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