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狀元都在搞新能源,讀書無用論是最大的謊言
越努力,越幸運
6月7日,是高考的第一天,牽動了無數師生、家長的心緒。他們用各種方式加油鼓勁,期盼旗開得勝。
這場無聲的戰役,是眾多學子人生的一個關鍵節點,摘得高分進入名校學府是他們共同的目標。有的人希望實現“清北夢”,有的人渴望在學業上更上一層樓,有的人則想翻盤人生,改寫命運。
比如今年最火熱的新能源領域,領軍人物王傳福、李斌、曾毓群,通過高考逆襲成功,走出偏遠鄉鎮,引領著中國科技的發展。
如今,上市公司創始人、首富等光環加身,這些企業家們逐漸被忽略的一個事實是,他們學生時期是個超級學霸,讀書助力了他們的成功。
考上名校是必要不充分條件
王傳福:比亞迪汽車的創始人
王傳福出生于安徽蕪湖的偏遠山村,家里人丁興旺,兄弟姐妹有8人,收入卻低得很。他從小就懂得“讀書是窮孩子唯一的出路”,學習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
還沒等到王傳福學有建樹,在他13、15歲的時候,父母親便相繼離世。
彼時,哥哥成了家里唯一的頂梁柱。懂事的王傳福便提出輟學打工,結果被嚴肅地教育了一番。通過不懈努力,1983年,王傳福考上了中南大學。
然而,上大學的費用仍舊是個問題,王傳福拿到錄取通知書也不敢跟家里講。其嫂子則“慷慨解囊”,當掉嫁妝也要供他升學。
大學畢業后,王傳福還被保送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讀研,學業結束留校任教。直到1995年,其才南下辦企業,深耕領域20余年,干出龍頭車企。
李斌:蔚來汽車的創始人
李斌出生在安徽的小鄉村,是個留守兒童,常跟外公出去放牛。
李斌的父母對其的期望是:能讀中專,學門技藝,早點工作就可以了。一開始,李斌照做了。讀書期間,他逃課、打游戲一樣不落,但唯獨對編程心有獨鐘。
有一天,他幡然醒悟,干編程也要提升自己。于是,他絕食抗議,回到高中,立志考北大。
1991年,李斌以全縣文科第一名的成績,考進北京大學社會學專業。
期間,他還輔修了計算機和法律,成為了當時北大唯一一個拿到計算機系統分析師證書的文科生。
何小鵬:“新勢力龍頭”小鵬汽車的創始人
何小鵬一直都是“好學生”,高中就讀于“湖北重點中學”黃石二中。
雖家境普通,但其志向高遠且明確,想去外省讀書,最好是北上廣,見識下外面的世界。
1995年,何小鵬如愿考上廣州的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學的是熱門的計算機專業。
這所學校有新能源汽車界的“黃埔軍校”之稱,為其日后創立小鵬汽車留下了重要鋪墊。
曾毓群:寧德時代的創始人
出生福建山村的曾毓群,體會過沒錢的苦。小時候,他的父母在外跑船,自己和姥姥“相依為命”,有時候窮到連飯都吃不飽。因此,他很信奉“讀書改變人生”。
1985年,曾毓群考進上海交通大學船舶工程專業,完成一次人生的巨大跨越。
畢業后,曾毓群干過10年工程師。1999年,靠著靈敏的商業嗅覺,他開始下海創辦電池廠,帶出了市值曾破萬億的上市公司。
2021年,曾毓群回饋母校,向上海交大捐贈市值高達 13.74億元的股票,成為中國高校迄今第三大捐贈。
李振國:隆基綠能的創始人
來自河南農村的李振國,祖輩都是農民出身,從小調皮貪玩,受過父親不少“毒打”。
嚴厲的教育下,1987年,李振國考上蘭州大學,成了當時罕見的名牌大學生。
報考的時候,李振國選的是化學,奈何分數不達標,被調劑到了物理系半導體材料專業。
在新生入學教育那天,他深深地被老校長江隆基的事跡所動容。于是,李振國與朋友約定好“如果以后創業,公司的名字一定要叫“隆基”。這才有了隆基綠能的誕生。
讀書無用是最大的謊言
從這些創始人的履歷就可以看出來:讀書無用論是詭辯,你必須十分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以前,文藝青年有一種說法,說多數高考狀元最后都淪為平庸之輩。這些說法在商界大概率是不成立的,你不是最頂上那幾個學校畢業的,估計連進門資格都沒有,或者得吃更多的苦頭。
這些學霸都是千軍萬馬中殺出的精英,干哪個行業都是行業巔峰,就算是創業這種人人都能干的活,他們依舊會干得比別人成功。
不是說你是高考狀元就必定是成功人士,而是只有當你積淀了知識,你才有寬廣的眼界,你才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機遇,這樣成功才更容易光顧你,正是所謂的越努力,越幸運。
你身處什么樣的環境,就會受到什么樣的影響,你身處名校,自然被優秀的人圍繞。你在名校認識的人會是你以后事業的人脈,是你生活上的朋友。功利點來說,你的學歷決定了你一開始的薪酬待遇,名校自然有優勢。
所以,對于大多數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沒有先天資源,那么后天唯一的出路,真的還是只能靠知識。高考還沒結束,現在大家繼續努力吧,逼自己一把,對自己狠一點,才能換一個不一樣的局面。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