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基金單日凈值暴漲75.9%!下半年價值投資或成主
如果下半年的走勢真如研報中的預判,在劉主席倡導價值投資的今天,不再讓投資者淪為市場的奉獻者,這可能是許多基金經理(特別是那些讓人虧錢的基金)該好好思考的問題。
驚詫!又有一只基金上演了單日凈值暴漲的戲碼。
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注意到,6月27日,華富元鑫A(002583.OF)的凈值從6月26日的1.093元迅速飆升至1.923元,單日凈值增長率高達75.9%,而該基金成立于去年8月,距今不到1年時間。
華富元鑫A的凈值走勢圖
自成立以來,華富元鑫A的凈值始終保持在基本平穩的狀態。但就在6月27日,一直以來的“平靜”走勢被打破,而對比當日全市場的其他基金,單日凈值增長率排在第二的中融中證煤炭B(150252.OF),增長率僅為4.44%。再看看華富元鑫A這華麗麗的陡升,也是堪稱空前絕后啊。
不過,作為同門兄弟華富元鑫C,在6月26日的凈值為1.092元,6月27日的凈值為1.093元,單日增長率僅為0.09%。相比之下,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
那這凈值上漲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昨天發生了一筆大額贖回,贖回費全部計入了剩下的份額里”,華富基金客服向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證實了華富元鑫A單日凈值暴漲的緣由。原來如此。
老實講,近來大額贖回導致基金單日凈值大漲的情況已經不算少見,但是單日凈值漲幅超過70%的,確為極品。
重倉熱門股,基金經理蹭熱點
在2016年年報里,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注意到,華富元鑫基金持有人戶數為163戶。其中,機構投資者持有份額占總份額的比例為99.79%。如果僅從華富元鑫A來看,持有人戶數為6戶,可見機構投資者所持份額占比高達99.98%。
業績表現方面,華富元鑫的業績比較基準為“滬深300指數收益率×50%+上證國債指數收益率×50%”。截至2016年年底,華富元鑫A凈值為1.009元,A份額累計凈值增長率為0.90%;而到了今年一季度末,華富元鑫A凈值為1.048元,A份額累計凈值增長率為3.87%。
作為一款靈活配置型基金,從其一季報來看,股票占36.23%、債券占62.16%,均占到了相當大的比重。
圖片來源:2017年1季報
在看其重倉股的名單,很是華麗,看到會做紅燒肉的王石沒有?看到愛上電視的董小姐沒有?女人用來補身體的東阿阿膠有沒有?還有那個會唱“無量春光燦爛,香醉人間三千年”的五糧液。
此刻,野馬君只想說一句,華富元鑫的基金經理,你的技能好強大啊,你不僅會選股啊,你選的都是能蹭熱點的股票呀!
回歸價值投資或成主流
有的基金會因大額贖回導致凈值暴漲,但是有的基金就沒有這么幸運了。
上半年即將過去至,備受市場關注的基金中考成績也已塵埃落定。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列出成立以來虧損最大的10只基金。這10只虧損最大的基金從成立至今下跌幅度都在40%以上,如果是在認購期內買入的投資者持有至今,短期內還是看不到解套的希望嘍。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不過,從產品成立到淪為最虧錢的基金,不少基金用時不到兩年,成立在牛市的高點,而又在后期操作不慎,是最傷人基金的共同特點。成為賺錢的基金,一方面需要買在低點并相對長期持有,另一方面要碰到能力出眾的基金經理掌舵才行。
比如說,工銀瑞信互聯網加(001409.OF)和長盛國企改革主題(001239.OF),這兩只是唯一成立至今跌幅依然在50%以上的主動型基金。
工銀瑞信互聯網加:
工銀瑞信互聯網加凈值走勢圖
工銀瑞信互聯網加2017年1季度重倉股
長盛國企改革主題:
長盛國企改革主題凈值走勢圖
長盛國企改革主題2017年1季度重倉股
其實,說到底,股災是公募行業最大的“天災”,即使2008年全市場的跌幅也在隨后的時間內逐步恢復,但股災至今已然接近2年時間,這些基金卻依然還有40%以上的凈值缺口,投資者要解套還需要很長時間。
此外,這些基金大多集中在互聯網+、國企改革等2015年較熱的板塊上,追逐短期熱點的跡象非常明顯。基金行業同質化現象確實嚴重,即當別家公司發行主題基金受捧后,該不該跟風發行相同類型的產品?
現在正處于二季度的尾巴,基金經理也有調倉換股的可能。不過,把1季度“工銀瑞信互聯網加”和“長盛國企改革主題”的重倉股,與文章開頭提到的華富元鑫重倉股做比較的話,算了,還是不比了,只說一句話:瞧瞧人家。
所以,能遇見一個會選股的基金經理真的很重要。
愛建證券分析師吳正武在研報中表示,2017年下半年,降杠桿擠泡沫伴隨經濟下行。
國內經濟高杠桿、高泡沫風險長期積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艱巨,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難度上升;經濟下行壓力大,宏觀經濟政策面臨兩難的情況增多,經濟增長速度預計從 2017 年第二季度開始重回下行走勢。
如果下半年的走勢真如研報中的預判,在劉主席倡導價值投資的今天,不再讓投資者淪為市場的奉獻者,這可能是許多基金經理(特別是那些讓人虧錢的基金)該好好思考的問題。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