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之后:6124點買入銀行股的股民終于解套了
6124已經過去10年了
近年來,銀行裁員、降薪、網點減少的信息屢屢上頭條。
然而,悄然之間一些銀行的復權股價開始創新高了——比10年前上一輪大牛市,6124點時的股價還高那么一點點。
今年上半年,招商銀行業績亮眼,凈利潤接近400億,增速觸底回升。招行的復權股價也終于在近期超過2007年超級大牛市時創下的歷史高位。
10年之后,在那一輪牛市頂點買入銀行股的投資者,算上分紅,終于“解套”,雖然也很慘,但總好過血本無歸,盡管跑不贏房價,跑不贏通脹,也跑不贏存款。
不只是招商銀行,今年以來,中國商業銀行整體不良率正掉頭向下;且在市場利率不斷走高的情況下,銀行息差也開始回升,資產收益率也有好轉的苗頭。
今年以來,盡管A股大幅跑輸港股和美股,但被唱衰許久的銀行股,整體上漲幅不錯。逆勢上揚的架勢還能持續嗎?
10年之后:6000點買的銀行股終于解套了
招商銀行近日發布公告稱,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126.66億,同比下跌0.22%;凈利潤為392.59億,同比上漲11.43%。上年同期,招行凈利潤增速僅為6.52%;事實上,今年上半年,其凈利潤增速已創下近年新高。下圖為面包財經根據財報繪制的招商銀行歷年上半年總營收與凈利潤:
招行業績的迅猛增長,使得其股價在業績公布后創下自2002年上市以來的歷史新高。事實上,不只是招商銀行,今年以來,多家銀行股價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大漲。即便是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復權股價也創下新高。
事實上,截至7月26日,工商銀行今年以來股價漲幅已高達31.7%;農業銀行漲幅達25.96%。
凈資產收益率回升:靠零售業務
招行業績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其年化后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19.11%,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0.04個百分點。這是招行凈資產收益率近年來首次出現回升。
凈資產收益率的回升,與招行零售業務的快速擴張不無關系。2016年招商銀行零售業務的稅前利潤占比為52.97%,而2007年時該數字還僅為22.52%。申萬宏源研報顯示,2016年底,招商銀行的零售貸款業務占比已高達47%。
而零售業務收益遠高于對公業務。長江證券研報顯示,2016年招商銀行零售業務ROE高達37.14%,且呈現逐步走高的態勢;同期,其對公ROE不斷下降,僅為13.76%。
事實上,不只是招商銀行,多家銀行正紛紛加大零售業務的發展。四大國有銀行更是利用其網點優勢大力發展零售業務。工商銀行稱,其正實施大零售、大資管等業務,促進盈利增長新格局的形成。2016年工商銀行大零售條線實現營業貢獻1961億,在其境內業務營業貢獻中占比提升至39.66%。
銀行零售業務被認為更能抵御市場經濟下行和經濟周期的風險。以招商銀行貸款類資產為例,2016年其零售貸款的不良率為1%,收益率為6.06%,同期,公司貸款的不良率為2.92%,收益率僅為4.25%。因此,銀行零售業務的發展,正不斷提高其抗風險能力。
加息環境下:重回利差擴大周期?
盈利增加很大程度上還要看“央媽”臉色,加息周期很可能會讓銀行的利差從此前的持續收窄變為擴大。
招商銀行今年上半年貸款和墊款總額為35399.38億,同比上漲8.53%(今年一季度為5.3%)。廣發證券研報稱,貸款增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預計與宏觀經濟趨穩,對公貸款增速回升有關,市場利率上升、息差改善有關。
銀行的業務本質是收集來源穩定且成本低廉的資金,并將其打包發放給收益高且信用較好的資金交易商。在不考慮信用風險的情況下,衡量銀行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標是凈利差和凈息差。
由于凈息差受到生息資產和計息負債相對規模的影響,而凈利差則直接反映銀行的收益和成本的息差,因此其更能代表銀行業的整體盈利水平。當下,中國實行基準利率下的市場化利率,銀行息差受到央行基準利率的影響。但值得關注的是,央行降息往往使得銀行的凈息差收窄,而加息則能擴大凈息差。
東北證券研報稱,出現這樣狀況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較高的基準利率能夠允許銀行在資金投放時有更大的議價空間,而由于監管所限,資金成本上升的幅度卻相對有限。
當下,中國在經歷多次降息后,市場利率開始出現上升。據央行數據,今年一季度,中國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53%,較去年底上升了26個百分點。事實上,今年一季度貸款利率已創下五個季度以來的新高。下圖為面包財經根據人民銀行數據繪制的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平均利率逐季走勢:
此外,今年3月中旬,央行全面上調公開市場逆回購中標利率及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利率,這預示著,市場利率開始回升,也意味著銀行利差擴大。
不良率企穩,市場開始樂觀
截至今年6月底,招行不良貸款率為1.71%,與2016年底相比,減少了0.16個百分點。值得關注的是,這是招商銀行不良貸款率已連續兩個季度下降。
不只是招行,中國整個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也出現企穩甚至下跌的走勢。據中國銀監會數據,截至今年3月底,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74%,與2016年9月底相比,下跌了0.02個百分點。這也是自2013年以來,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出現的罕見下跌。下圖為面包財經根據中國銀監會數據繪制的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走勢:
隨著宏觀經濟企穩,中國部分地區尤其是長三角地區的信用風險總體趨穩。主要業務在長三角地區的上海銀行和寧波銀行不良率極低。2017年一季度,上海銀行不良率僅為1.15%。上海銀行在2016年業績發布會上曾稱,2016年上海地區銀行業不良余額和不良率較上年均實現雙降。
當下,中國不少上市商業銀行的市凈率仍低于1。值得關注的是,即便在銀行業整體處于低迷的前幾年,其資產收益率仍遠好于其它行業。
2011年到2016年,銀行業凈資產收益率逐步回落,2016年下降到14.16%;但在持續下行的經濟環境中能夠保持凈資產收益率在15%左右,銀行業的盈利能力在所有行業中處于前列。只是此前對于不良率攀升和利差持續收窄的擔憂,讓市場有意無意中忽略了這一事實。
中報季來臨,伴隨著越來越多銀行披露業績,是否會有新一波上漲?
10年之后回到原點很慘嗎?看看曾經48塊中石油心情就好多了,現在的股價8塊多——回本不知道要等多少個10年。
本文作者:面包財經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信息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