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內容創作的B站,在變現上仍需改變
近段時間,馬保國被30秒擊倒后,他和他的視頻、語錄等成為了B站上各類視頻內容創作的素材。“耗子尾汁”的梗迅速火遍全網,成為年輕人互相交流的通用話語之一,與曾經的“干飯”、“臥槽無情”、“雨女無瓜”等成為等量級的網絡熱詞。
近段時間,馬保國被30秒擊倒后,他和他的視頻、語錄等成為了B站上各類視頻內容創作的素材。“耗子尾汁”的梗迅速火遍全網,成為年輕人互相交流的通用話語之一,與曾經的“干飯”、“臥槽無情”、“雨女無瓜”等成為等量級的網絡熱詞。
追熱點一直是B站視頻的創作模式之一,因為熱點往往附帶著巨大的流量,能夠引起大部分年輕人的好奇心,并且去關注和跟風,所以也為一部分up主實現漲粉、推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澎湃新聞顯示,B站用戶的畫像一般都是青少年,用戶的平均年齡在21歲左右,新增用戶平均年齡在20歲左右。
筆者認為,目前的消費市場越來越年輕化,很多商品的主力消費軍早已從70后、80后切換到了90后甚至00后的身上。那么B站的未來,也會圍繞“年輕化”來不斷探索發展。
B站蒸蒸日上,爆款IP不可少
天眼查APP顯示,在騰訊、阿里等資本多次投資下,B站早已從原本的的“小破站”脫胎換骨,目前B站涵蓋番劇、鬼畜、國創、動畫等多個內容分區,在游戲、增值服務、電商和廣告等業務方面也逐漸成熟。
據B站Q3財報顯示,截至9月30日,第三季度營收達到32.3億,同比增長74%。愛奇藝Q3財報顯示,第三季度營收72億,同比下降3%。與之相比,曾經的“小破站”似乎在扶搖直上。
拋去財報不講,B站為完善自身,也不斷的在IP產業鏈上尋求新的突破。在今年,B站與歡喜傳媒合作,首次推出了聯合獨播青春劇《風犬少年的天空》,目前觀看量超過3.8億。而在OGV(專業生產內容)領域,國創動畫《元龍》也在三個月內播放量突破2.6億次。
對于長視頻領域來說,打造IP產業鏈重要的意義就在于孵化更多的優質作品,一旦某一款作品能夠成為現象級產品,那么就會為企業本身帶來用戶的增長、營收的增長,甚至影響股價市值。
就像芒果TV的熱播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款IP產品給芒果超媒帶來了上百億市值上漲;再例如2019年的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50.7億,為光線傳媒實現了年度凈利8.68億元。
除去芒果tv打造了爆款IP,愛奇藝曾推出古裝劇《慶余年》和綜藝《中國有嘻哈》,優酷推出了探案系《狄仁杰之飛頭羅剎》,騰訊視頻也有動漫系《斗羅大陸》、《一人之下》等。
筆者認為,爆款IP的作用可以不斷的拔高品牌的形象,也會讓這款IP在一段時間內形成破圈效應,給品牌帶來額外的巨大收入,因此愛優芒騰嗶都愿意在這項業務上探索深耕。
雖然B站從財報上看處在相對上升發展的階段,但是在IP打造方面B站仍處在一定的劣勢位置,出圈的IP少并且落后其競爭對手是事實。
小眾化難生存,大眾化難留存
筆者認為,B站目前正處在一個“小眾化難生存,大眾化難留存”的尷尬位置上,而B站如何抉擇,也會影響未來的發展趨勢。
說它“小眾化難生存”并非偶然,早期的B站是二次元愛好者的聚集地,受眾集中于二次元愛好群體,這就決定了B站的流量基礎。
流量是互聯網時代重要的變現工具,不管是百度這樣的搜索平臺,阿里這樣的電商平臺,或者是騰訊這樣的社交平臺,都離不開巨大的流量支撐,對于互聯網行業來說,流量是商業化的基礎,有了流量才可以進行后續的分發、變現。
而B站前期由于用戶小眾化的特點,流量池小,很難產生大規模變現,不足以支撐整個平臺長期運作,因此就不得不探索更豐富的變現方式。
在B站十一周年活動上,CEO陳睿也曾就B站小眾化問題上表示出自己的看法:“如果B站不是向前發展,那么它就一定會越來越衰落,直至滅亡,永遠不可能停留在那個大家認為的不大不小剛剛好的那個階段。”
同樣的,在大眾化的業務上,用戶和競爭者是難以避開的因素。大眾化也可以說是B站破圈的重要業務,是B站在商業變現上的不斷布局,我們這里要說的大眾化業務的其中之一就是打造IP產業鏈。
上文提到B站與歡喜傳媒推出《風犬少年的天空》,破圈的IP能為B站集聚許多用戶,但是除去這部劇,未來能否創造出破圈的IP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能否留下這部分影視愛好者就很難說。
筆者認為之所以B站會在打造IP上處于同行的劣勢,是因為沒有抓住移動閱讀的“大腿”。在一定程度上,移動閱讀本身就為影視作品打下了一定的基礎。通過移動閱讀可以整合創作者資源,或者孵化優質創作者,從而提升在打造爆款IP上的優勢。
就像騰訊視頻背后有閱文集團、愛奇藝背后有掌閱科技、優酷背后有阿里文學,都為它們打造IP提供了先天的優勢。B站在移動閱讀上式微,但并不是沒有布局,而是B站的用戶更熱衷瀏覽視頻,文字閱讀的環節相對就被忽視。
B站在大眾化業務上除去IP產業鏈打造上的問題,在廣告業務和增值業務方面,也會因為用戶體驗問題出現一定的限制。
在廣告業務上,如果劇情當中植入廣告必然影響用戶的觀看體驗,對于彈幕類視頻起家的B站,其用戶或多或少都在彈幕上情有獨鐘,因此觀看者更注重相互交流。在十一周年活動上,有一段“不要飯圈”、“不要娛樂圈”的彈幕,用戶很希望得到自己興趣愛好之內的優質內容,而不是摻雜以利益為目的的劣質內容。
而增值業務中,其中大會員讓用戶產生了一定的不舒適感受。對于消費,用戶往往有自己的原則,他們更多的是愿意主動消費而不是被動支出,優質的內容可以打賞,劣質的內容不一定能使用戶產生消費的欲望。但是平臺為生存,這種商業形式也有些在所難免。
B站想要給用戶立下恪守初心的誓言,但是就像生活中少不了柴米油鹽一樣,企業想要生存就必須要盈利、變現。那么B站要如何能夠既營收,又不用擔心用戶呢?
內容打輸出,游戲打輔助,增加變現為目的
筆者認為,未來B站應以內容創作為主,以游戲業務為輔,更多的是在視頻內容的質量和變現渠道上的布局。
以B站的鬼畜區為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B站的一個品牌標簽,用戶是因為對這一分區的喜愛所以才聚集在B站。同時,B站的彈幕式交流也增加了用戶粘性,得以留存用戶,形成獨特的社區屬性。同理,B站的其他分區也存在同樣的情況。
基于社區屬性就會讓平臺與用戶的關系更加深度結合,所以無論怎么去改變都無法繞過用戶的興趣與喜好,有時候用戶不像是消費者,反而像是一個與平臺合作的對等身份,會參與到平臺的改變中來。
其實我們經常能看到up主在視頻中呼吁大家“一鍵三連”,分別就是收藏、點贊和打賞,平臺往往會根據打賞判斷內容質量,打賞越多推薦或許越多,所以這也不斷的激勵著用戶創作優質的作品。
除去需要提升內容質量,也需要布局變現渠道,畢竟一個企業不可能做空頭的慈善家,不盈利就很可能面臨業務崩盤的狀況。
此時我們再回過頭看B站財報透露的信息,三季度中B站游戲營收12.8億元,占據總營收40%,單體營收占比最高。因此,B站的內容創作未曾成為最大的營收支柱時,游戲業務仍應該擔負起企業發展的重心。
而對于B站來說,目前廣告業務也有很大的突破口,長視頻中,片頭和片中都是廣告植入的重要領地,但是基于用戶的呼聲,B站很難在目前去下手。因此,通過up主植入廣告將會是B站未來持續的布局。
筆者認為,雖然要去迎合用戶的需求,但是平臺的運轉仍需要考慮資金盈利等,直播、大會員這類增值服務和廣告以及電商等可以進行商業變現,而以內容創作貼合用戶需求可以產生長久持續的發展動力。
財經自媒體“靈貓財經”,訂閱號:靈貓財經,個人微信號:lmcj011,轉載保留版權,違者必究。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