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戰狼2》投資局:21家公司抱團參與,8億保底,再經多次“加磅”
《戰狼2》引入多家投資方的做法,還有《京城81號》Ⅱ、《絕世高手》《繡春刀2》等影片,它們背后分別站著20多家出品公司,《建軍大業》背后甚至有將近40家公司參與。
作者:徐露
來源:娛樂資本論
今年的暑期檔,《戰狼2》應該是最具風頭的影片,沒有之一。
就在今天下午,業內的微信群開始轉發一張好萊塢《綜藝報道》的截圖,《戰狼2》首周末票房登頂全球票房第一。
可以說這是個皆大歡喜的局面?!稇鹄?》用實際票房對一年多以來,電影市場“拐點論”“陰霾論”進行了有力的駁斥,也讓背后的出品、保底發行方拿到了雙贏的局面。今日早盤,北京文化一字漲停,捷成股份出現3.47%的增幅,出品方之一橙子映象背后的股東光線傳媒也在下午1點左右出現了5.74%的漲幅。
一方面,北京文化和聚合影聯在首周就卸下了8億票房保底包袱;另一方面,票房超過12億的部分,吳京等各家出品方將拿到更高比例的分成!
不過,河豚君發現兩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戰狼2》在被北京文化、聚合影聯保底發行的情況下,又陸續進入幾家出品方,甚至保底隊伍中后來也加入了鹿鳴影業、啟泰文化、啟迪影業等幾家公司。
事實上,去年北京文化發布公告,與關聯公司聚合影聯按照8億票房保底《戰狼2》,并墊付不超過6000萬的宣傳營銷和發行費用。
影片主控方在已經確定收益的情況下,為什么允許多家公司分享自己的收益?
類似《戰狼2》這般引入多家投資方的做法,還有《京城81號》Ⅱ、《絕世高手》《繡春刀2》等影片,它們背后分別站著20多家出品公司,《建軍大業》背后甚至有將近40家公司參與。
一些業內人士已經明顯感覺到,這種現象在以前并不常見。過去的電影中,出品方一般也就三五家公司,而在最近一兩年,優質電影項目背后的出品方名單越來越長。
到底是市場不景氣引發的抱團取暖,還是業內新流行的一種投資策略?
《戰狼2》背后的14家出品方、7家發行方“軍團”是怎么來的?
“你看這些年被資本綁架的電影全死了。所以我不能被資本’強奸’,我要睡了資本?!痹诮邮軍蕵焚Y本論采訪時,吳京快人快語。
他確實做到了。截止今晚22點,《戰狼2》的票房已經超過12.5億。
參與這場盛宴的不僅有登峰國際以及春秋時代幾家“老”出品方,還包括萬達影業、博納影業等多家“新面孔”,甚至還有在保底之后入局的公司。
明知《戰狼2》是賺錢的片子,北京文化8億保底已經讓原出品方在影片未開拍之前就鎖定2.7億元收入,為何還要在保底之后引入眾多出品方?
因為吳京缺錢!
在2016年的華表獎頒獎現場,吳京透露《戰狼2》已經開拍,河豚君曾問吳京,《戰狼1》的時候很缺錢,第二部應該有很多投資方追著投吧?
“《戰狼2》依然很缺錢!”吳京說。
由于北京文化在《戰狼2》開拍前保底,吳京并未預計到后面影片拍攝會超支,影片制作成本從1.5億漲到了2億。有消息稱,吳京甚至拿自己的別墅抵押融了8000萬。
一家出品方曾向河豚君透露,當時北京文化給出了10億和8億兩個保底方案,而8億是綜合各方面風險后,得出的比較低的預期。
吳京也承認:“即便北京文化8億保底,我也依然賺不到錢。”
這樣看來,在北京文化保底之后,吳京再引入其他投資方分擔一下成本也有情可原。
有業內人士透露,《戰狼2》的出品方多,其實也有一部分是處于資源和人情的考慮。
圍繞著吳京的公司登峰國際,深入觀察《戰狼2》背后的出品方和發行方,似乎能隱約看到影視圈內復雜的關系脈絡。
其中,春秋時代作為《戰狼1》的出品方和登峰國際合作密切。去年春秋時代主控的《大話西游3》中也有登峰國際的身影。
星紀元影視也是《戰狼1》的聯合出品方之一,并且專注于軍旅題材影視劇,曾經出品《與狼共舞》《我是特種兵之火鳳凰》等軍旅劇。
而上市公司捷成世紀原本是CCTV、湖南衛視等電視臺的設備供應商,同時也是星紀元影視的母公司。
還有,嘲風影業也曾經是《戰狼1》的聯合出品方,曾在2016年4月把《我的岳父會武術》中的投資份額以2900萬價格轉讓給北京文化。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同意萬達影業加入出品方陣營,明顯是看中了萬達在影院排片方面的優勢。
《戰狼2》背后到底有多少家保底方?
在數量龐大的出品方之外,河豚君發現,《戰狼2》的保底方也增加了數量。
根據知情人士透露,《戰狼2》的保底收益分了4個等級,8億之下,8億到12億,12到15億,15億以上,每個等級額收益比例不一樣。
在這個保底的盤子里,河豚君發現,啟泰文化和啟迪影業都是新面孔。
去年8月,北京文化發布公告與聚合影聯一起為《戰狼2》保底8億。其中1.4億是由北京文化來保,剩下的1.3億有6000萬是宣發費,由啟泰文化和聚合影聯各保了一半,每家出資6500萬。
啟泰文化是在影片保底后不久,就從影聯手中拿到了份額。
“從《百鳥朝鳳》到《大話西游》加長版,再到《血戰鋼鋸嶺》《繡春刀2》,我們已經和聚合影聯有了很好的合作默契并達成了戰略合作關系。”內部人士透露。
但另一家保底方啟迪影視則是在看完影片,粗剪之后才參與到保底中來的,并且是以固定收益的方式參與。
“在《戰狼2》中相當于債權合作,收取固定利息;《繡春刀2》的保底我們也是在看完片之后才參與進去的,掛聯合出品方的名字。”一位公司內部人士透露。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啟泰文化還是啟迪影視參與保底,都是以平價轉讓的方式從影聯手中購買投資份額,而非以前溢價流轉的方式。
“國家金融監管的嚴格,而且這幾家主出品方都不是金融企業,沒有用原來那種把影片切分成不同份額,溢價轉讓的方式,純粹是分擔聚合影聯的風險?!鄙鲜鲋槿耸糠Q。
“有些項目1.5億拍了兩年,但是主控方因為資金周轉不靈,準備2億賣給你,這算是溢價嗎?1.5億資金加上兩年的資金使用費,肯定不止2億啊,如果評估影片品質過關,這個接盤俠就當得不虧?!币晃粯I內人士稱。
在實際操作中,一般情況下,部分先進入的出品方會把原先的投資額加上12%~30%轉讓給后進入的出品方,具體浮動多少要看資金占用的時間長短。
《絕世高手》《建軍大業》多家出品方僅持有1%以下股權,
是抱團取暖還是利益捆綁?
以前,一部電影通常只有4~5家出品、發行方,涵蓋制片、院線、發行、宣傳即可。
但一些業內人士已經明顯感覺到,這種現象在以前并不常見。過去的電影中,出品方一般也就三五個名字,而在最近幾年,大導演的影片出品方名單越來越長。
《戰狼2》背后才14家出品方,7家發行方,這還不是最夸張的。年初的《西游伏妖篇》光出品方就達到21家,不久前上映的《絕世高手》也有21家出品方,甚至《建軍大業》背后站著31家出品公司。
在影視媒體壹娛觀察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一部影片,除去其自己保留的股權,剩下的股權分給了一些關系較好的公司、個人、基金等,而這些分散出去的股權在層層轉手之后,現在已經被分成了將近200份投資股權。
還有一些和片方或者導演關系好的個人,可能在開拍前就拿到了小部分股權,然后轉手就賣給下家,自己賺中間的差價,實際的錢都不用出。
根據河豚君了解,在出品方變多的情況下,主控方的項目份額并沒有減少很多,反而是后來入局的公司拿到的份額比較小。
“《絕世高手》中,往外分了600萬份額,每家60萬拿1%,像小米影業基本都是拿了很少的比例?!币晃粯I內人士透露。
《建軍大業》就更夸張了。
中影集團董事長喇培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建軍大業》中不少投資方只有0.5%的份額。因為有將近40家投資方想投資這部影片。
“如果這個給10%,那個給5%,能有這么多的投資方嗎?這么好的項目,而且還有很重大的意義。這些人都不在乎這部片子投資是不是能賺錢,就是恨不得0.5%也行,只要能參與,片頭有他們公司的名字,就心滿意足了。所以我們做片頭、片尾字幕都很費勁,唯恐落了一個人?!崩嗫嫡f。
以前,幾家出品方就能碼起一個電影項目盤子,也想把更多利益留給自己,并不想跟被人分攤,但在市場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大家都想提前轉嫁風險,引入越來越多的投資方。
現在,再好的片子也很難精確預計票房。所以,出品方愿意用釋放極少的份額吸引多家投資方,將更多的資源集中在一起。
此外,在整體市場好項目稀缺的情況下,引入更多投資方也會處于部分資源置換的考慮。
“比如,你給我一點份額,讓我賺一點錢,我下一部片子,你想投資的話,我可以給你開放份額。這種情況下,相互交換兩千萬資金的投資份額,可能都不用過賬,但是兩家出品方都會在雙方的項目中露出。說句不好聽的,一家出品方就包場,還能包很多票房出來呢?!鄙鲜鰳I內人士透露。
不僅業內的公司在搶資源,隨著這兩年更多的金融資本介入電影產業,好項目正在被各路資本爭搶。
“很多上市公司也是到處找項目,能投進去一個好項目,股市上就很好講故事了。”聚合影聯一位發行人士表示。
隨著影視資源集中度的不斷提升,未來,數量龐大的出品方軍團會越來越常見。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